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79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型计算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位于所述转轴左侧,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大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钢管进行折弯整形,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钢管折弯过程中由于内侧凹陷造成折弯处流通面积减少的现象。

A kind of metal mold bending and shap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tal mold plastic bend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rotary bearing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aft bending and shaping mechanism, power mechanism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the bending shaping mechanism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 comprises a microcomputer; the pow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motor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motor shaft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the power output shaft of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pinion gear,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the small gear match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bend and repair the steel pipe, but also effectivel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the reduction of the circulation area due to the inner depression in the bending process of the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整形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管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管路连接件,由钢管折弯而形成的弯头,相对于采用成品的弯头连接,不仅加工速度较快,同时能够减少接头的数量,防止发生泄露,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折弯钢管的折弯机在折弯钢管的过程中,钢管的折弯处尺寸不够精确,使折弯处不够美观,在折弯处的流通面积减少,造成管路中流体的阻力较大,不能达到预定的流速或者流量。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的折弯整形结构,能够避免钢管折弯处流通面积减少,从而造成管路中流体的阻力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不仅能够对钢管进行折弯整形,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钢管折弯过程中由于内侧凹陷造成折弯处流通面积减少的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型计算机;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中部的承载台,设置在所述转轴顶部的平台,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一对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部左侧的充气模块,两个限位柱之间放置钢管,所述钢管右侧固紧在卡箍内,所述钢管的右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右端的右堵头;所述充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部左侧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的第一自动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自由端内侧的第二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左端的左堵头,所述左堵头下部开设充气孔,所述左堵头内设置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一端与所述充气孔相连,所述进气道另一端与所述钢管的内腔相连,所述进气孔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有压力表和气泵;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位于所述转轴左侧,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大齿轮。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上部右侧设置第三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三自动伸缩杆上端设置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切割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自由端内侧设置第四自动伸缩杆,所述第四自动伸缩杆端部设置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砂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转轴右侧设置挡块,所述挡块内侧设置与所述大齿轮相配合的内齿。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限位柱顶部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限位柱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三自动伸缩杆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目前的钢管在折弯处容易向内侧凹陷造成流通面积减少,进而造成管路中流体的阻力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设置在底座上的转轴用于带动设置在转轴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转动,而折弯整形机构用于折弯钢管,设置在底座上的动力机构用于为转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以及用于控制折弯整形机构和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包括微型计算机。其中,折弯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中部的承载台,设置在转轴顶部的平台,前后对称设置在平台上的一对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承载台上部左侧的充气模块,两个限位柱之间放置钢管,而钢管右侧固紧在卡箍内以起到固定待折弯钢管的右侧,并在钢管的右端设置用于密封钢管右端的右堵头。另外,充气模块包括设置在承载台上部左侧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的第一自动伸缩杆,以及设置在第一自动伸缩杆自由端内侧的第二自动伸缩杆,在第二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用于密封钢管左端的左堵头,并在左堵头下部开设充气孔,在左堵头内设置进气道,而且进气道一端与充气孔相连,进气道另一端与钢管的内腔相连,同时进气孔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有压力表和气泵,这样在折弯钢管之前能够通过气泵向钢管内充入气体,从而进入钢管内的气体能够在折弯过程中为钢管提供一个向外的压力,进而避免钢管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流通面积减少造成钢管内侧凹陷的问题。另外,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动力电机,而且动力电机位于转轴左侧,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并在转轴上设置与小齿轮相配合的大齿轮,这样动力机构能够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实现对钢管的折弯。本技术不仅能够对钢管进行折弯整形,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钢管折弯过程中由于内侧凹陷造成折弯处流通面积减少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包括底座1,通过回转支承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转轴3,设置在所述转轴3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微型计算机;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3中部的承载台5,设置在所述转轴3顶部的平台6,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平台6上的一对限位柱7,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台5上部左侧的充气模块,两个限位柱7之间放置钢管8,所述钢管8右侧固紧在卡箍9内,所述钢管8的右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8右端的右堵头10;所述充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台5上部左侧的支架11,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的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的第一自动伸缩杆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12自由端内侧的第二自动伸缩杆13,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13的自由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8左端的左堵头14,所述左堵头14下部开设充气孔15,所述左堵头14内设置进气道16,所述进气道16一端与所述充气孔15相连,所述进气道16另一端与所述钢管8的内腔相连,所述进气孔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有压力表17和气泵18;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动力电机19,所述动力电机19位于所述转轴3左侧,所述动力电机19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20,所述转轴3上设置与所述小齿轮20相配合的大齿轮21。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设置在底座上的转轴用于带动设置在转轴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转动,而折弯整形机构用于折弯钢管,设置在底座上的动力机构用于为转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以及用于控制折弯整形机构和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包括微型计算机。其中,折弯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中部的承载台,设置在转轴顶部的平台,前后对称设置在平台上的一对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承载台上部左侧的充气模块,两个限位柱之间放置钢管,而钢管右侧固紧在卡箍内以起到固定待折弯钢管的右侧,并在钢管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型计算机;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中部的承载台,设置在所述转轴顶部的平台,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一对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部左侧的充气模块,两个限位柱之间放置钢管,所述钢管右侧固紧在卡箍内,所述钢管的右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右端的右堵头;所述充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部左侧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的第一自动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自由端内侧的第二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左端的左堵头,所述左堵头下部开设充气孔,所述左堵头内设置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一端与所述充气孔相连,所述进气道另一端与所述钢管的内腔相连,所述进气孔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有压力表和气泵;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位于所述转轴左侧,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与所述小齿轮相配合的大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模具折弯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部的折弯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型计算机;所述折弯整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中部的承载台,设置在所述转轴顶部的平台,前后对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一对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部左侧的充气模块,两个限位柱之间放置钢管,所述钢管右侧固紧在卡箍内,所述钢管的右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右端的右堵头;所述充气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部左侧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的第一自动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自动伸缩杆自由端内侧的第二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二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设置用于密封所述钢管左端的左堵头,所述左堵头下部开设充气孔,所述左堵头内设置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一端与所述充气孔相连,所述进气道另一端与所述钢管的内腔相连,所述进气孔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有压力表和气泵;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同泓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