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578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旨在克服当前四驱混合动力汽车不能实现发动机最优控制问题及不能实现停车发电的问题,其包括发动机、行星排、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三号离合器、四号离合器、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齿轮Ⅰ、齿轮Ⅱ、齿轮Ⅲ、齿轮Ⅳ、齿轮Ⅴ、齿轮Ⅵ。通过控制不同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分离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的模式。

A four drive hybrid power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ur drive hybrid power system.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4WD HEV engine can not achiev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and can not realize the parking problems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including engine, planetary, a motor, a motor, No. two, No. two clutch, clutch, clutch, No. three, No. four, No. two, a clutch brake, brake, gear, gear 1 II, III, IV, gear gear gear gear V and VI. Different modes can be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joint / separation state of different clutches and brak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
,更确切的说,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各国政府都在制定政策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因为兼具低油耗、低排放与续驶里程长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各国汽车企业与研究所的研究热点。其中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优点,更是三者中被研究的重点。四驱车辆相比两驱车辆有更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而传统的四驱车辆燃油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多。将混合动力技术应用在四驱车辆上,可以简化四驱车辆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四驱车辆的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381177A的一种电动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混联式四驱混合动力系统,该构型中一个电机驱动后轮,发动机和另一个电机通过行星排装置驱动前轮,该构型不能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398847U一种四驱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公开了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该构型的两个后轮上有两个轮毂电机实现后轮驱动,发动机和另一电机通过行星排装置驱动前轮,该构型中行星排齿圈连接前驱动桥的差速器,使得发动机的转矩与路载不解耦,不能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同时该构型不能实现停车发电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以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以及停车发电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9)、一号电机(7)、二号电机(5)、行星排、一号离合器(16)、二号离合器(18)、三号离合器(1)、四号离合器(3)、一号制动器(6)、二号制动器(8)、齿轮Ⅰ(17)、齿轮Ⅱ(21)、齿轮Ⅲ(13)、齿轮Ⅳ(19)、齿轮Ⅴ(15)、齿轮Ⅵ(20)、前轴差速器(14)、后轴差速器(2)、前轮(12)、后轮(4);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22)与一号电机(7)的转子相连,行星架(10)与发动机(9)的输出轴相连,齿圈(11)与齿轮Ⅰ(17)相连;所述二号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Ⅵ(20)相连;所述一号离合器(16)一端与齿轮Ⅲ(13)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Ⅴ(15)相连;所述二号离合器(18)一端与齿轮Ⅱ(21)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Ⅳ(19)相连;所述三号离合器(1)一端与右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2)相连;所述四号离合器(3)一端与左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相连(2);所述齿轮Ⅰ(17)分别与齿轮Ⅱ(21)和齿轮Ⅲ(13)啮合;所述齿轮Ⅳ(19)与齿轮Ⅵ(20)啮合;所述齿轮Ⅴ(15)与前轴差速器(14)啮合;所述齿轮Ⅵ(20)分别与齿轮Ⅳ(19)和后轴差速器(2)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制动器(6)设置在所述太阳轮(22)的连接轴上,用于锁止所述太阳轮(22)的转动,所述二号制动器(8)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0)的连接轴上,用于锁止所述行星架(10)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四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下列6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后驱模式、功率分流前驱模式、功率分流四驱模式、纯电动四驱模式、停车发电模式、再生制动模式。当处于后驱动模式时,所述一号离合器(16)分离、所述二号离合器(18)分离,所述三号离合器(1)和所述四号离合器(2)接合,所述一号制动器(6)和二号制动器(8)均不锁止。当处于功率分流前驱模式时,所述一号离合器(16)和二号离合器(18)均接合,所述三号离合器(1)和四号离合器(2)均分离,所述一号制动器(6)和二号制动器(8)均不锁止。当处于功率分流四驱模式时,所述一号离合器(16)接合、二号离合器(18)分离、三号离合器(1)和四号离合器(2)均接合,所述一号制动器(6)和二号制动器(8)均不锁止。当处于纯电动四驱模式时,所述一号离合器(16)接合,二号离合器(18)分离,所述三号离合器(1)和是四号离合器(2)均接合,所述一号制动器(6)不锁止,二号制动器(8)锁止。当处于停车发电模式时,所述一号离合器(16)分离,二号离合器(18)接合,所述三号离合器(1)和四号离合器(2)均分离,所述一号制动器(6)锁止,二号制动器(8)不锁止。当处于再生制动模式时,所述一号离合器(16)接合,二号离合器(18)分离,所述三号离合器(1)和四号离合器(2)均接合,所述一号制动器(6)不锁止,二号制动器(8)锁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分离状态,所述二号电机(5)即可以单独驱动后轮,也可以在功率分流前驱模式中参与前轮的驱动,使得发动机(9)的转速与转矩均能相对于路面解耦,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分离状态,可以实现停车发电功能,作为移动电站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后驱模式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流前驱模式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流四驱模式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四驱模式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停车发电模式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再生制动模式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中:1.三号离合器;2.后轴差速器;3.四号离合器;4.后轮;5.二号电机;6.一号制动器;7.一号电机;8.二号制动器;9.发动机;10.行星排行星架;11.行星排齿圈;12.前轮;13.齿轮Ⅲ;14.前轴差速器;15.齿轮Ⅴ;16.一号离合器;17.齿轮Ⅰ;18.二号离合器;19.齿轮Ⅳ;20.齿轮Ⅵ;21.齿轮Ⅱ;22.行星排太阳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以实现发动机最优控制及实现停车发电的功能。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9)、一号电机(7)、二号电机(5)、行星排、一号离合器(16)、二号离合器(18)、三号离合器(1)、四号离合器(3)、一号制动器(6)、二号制动器(8)、齿轮Ⅰ(17)、齿轮Ⅱ(21)、齿轮Ⅲ(13)、齿轮Ⅳ(19)、齿轮Ⅴ(15)、齿轮Ⅵ(20)、前轴差速器(14)、后轴差速器(2)、前轮(12)、后轮(4);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22)与一号电机(7)的转子相连,行星架(10)与发动机(9)的输出轴相连,齿圈(11)与齿轮Ⅰ(17)相连;所述二号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Ⅵ(20)相连;所述一号离合器(16)一端与齿轮Ⅲ(13)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Ⅴ(15)相连;所述二号离合器(18)一端与齿轮Ⅱ(21)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Ⅳ(19)相连;所述三号离合器(1)一端与右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2)相连;所述四号离合器(3)一端与左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相连(2);所述齿轮Ⅰ(17)分别与齿轮Ⅱ(21)和齿轮Ⅲ(13)啮合;所述齿轮Ⅳ(19)与齿轮Ⅵ(20)啮合;所述齿轮Ⅴ(15)与前轴差速器(14)啮合;所述齿轮Ⅵ(20)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9)、一号电机(7)、二号电机(5)、行星排、一号离合器(16)、二号离合器(18)、三号离合器(1)、四号离合器(3)、一号制动器(6)、二号制动器(8)、齿轮Ⅰ(17)、齿轮Ⅱ(21)、齿轮Ⅲ(13)、齿轮Ⅳ(19)、齿轮Ⅴ(15)、齿轮Ⅵ(20)、前轴差速器(14)、后轴差速器(2)、前轮(12)、后轮(4);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22)与一号电机(7)的转子相连,行星架(10)与发动机(9)的输出轴相连,齿圈(11)与齿轮Ⅰ(17)相连;所述二号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Ⅵ(20)相连;所述一号离合器(16)一端与齿轮Ⅲ(13)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Ⅴ(15)相连;所述二号离合器(18)一端与齿轮Ⅱ(21)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Ⅳ(19)相连;所述三号离合器(1)一端与右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2)相连;所述四号离合器(3)一端与左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相连(2);所述齿轮Ⅰ(17)分别与齿轮Ⅱ(21)和齿轮Ⅲ(13)啮合;所述齿轮Ⅳ(19)与齿轮Ⅵ(20)啮合;所述齿轮Ⅴ(15)与前轴差速器(14)啮合;所述齿轮Ⅵ(20)分别与齿轮Ⅳ(19)和后轴差速器(2)齿轮啮合;所述一号制动器(6)设置在所述太阳轮(22)的连接轴上,用于锁止所述太阳轮(22)的转动,所述二号制动器(8)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0)的连接轴上,用于锁止所述行星架(10)的转动;所述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下列6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后驱模式、功率分流前驱模式、功率分流四驱模式、纯电动四驱模式、停车发电模式、再生制动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9)、一号电机(7)、二号电机(5)、行星排、一号离合器(16)、二号离合器(18)、三号离合器(1)、四号离合器(3)、一号制动器(6)、二号制动器(8)、齿轮Ⅰ(17)、齿轮Ⅱ(21)、齿轮Ⅲ(13)、齿轮Ⅳ(19)、齿轮Ⅴ(15)、齿轮Ⅵ(20)、前轴差速器(14)、后轴差速器(2)、前轮(12)、后轮(4);所述行星排的太阳轮(22)与一号电机(7)的转子相连,行星架(10)与发动机(9)的输出轴相连,齿圈(11)与齿轮Ⅰ(17)相连;所述二号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Ⅵ(20)相连;所述一号离合器(16)一端与齿轮Ⅲ(13)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Ⅴ(15)相连;所述二号离合器(18)一端与齿轮Ⅱ(21)相连,另一端与齿轮Ⅳ(19)相连;所述三号离合器(1)一端与右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2)相连;所述四号离合器(3)一端与左后轮相连,另一端与后轴差速器相连(2);所述齿轮Ⅰ(17)分别与齿轮Ⅱ(21)和齿轮Ⅲ(13)啮合;所述齿轮Ⅳ(19)与齿轮Ⅵ(20)啮合;所述齿轮Ⅴ(15)与前轴差速器(14)啮合;所述齿轮Ⅵ(20)分别与齿轮Ⅳ(19)和后轴差速器(2)齿轮啮合;所述一号制动器(6)设置在所述太阳轮(22)的连接轴上,用于锁止所述太阳轮(22)的转动,所述二号制动器(8)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0)的连接轴上,用于锁止所述行星架(10)的转动;所述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下列6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后驱模式、功率分流前驱模式、功率分流四驱模式、纯电动四驱模式、停车发电模式、再生制动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大凤王新明李广含曾小华董兵兵孙可华李立鑫王振伟崔皓勇黄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