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alance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can improve the design freedom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balance device has left balance shaft (21L, 21R), which has a weight portion (21a) and arranged on a weight portion (21a) axis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rotation axis (19b) and lateral axis (19a); rear shell (22R), which is surrounded by the rear axle (19b). The peripheral and rotatably supporting the rear shaft part (19b) of the bearing retaining part (22Rd); the front shell (22F), which is rotatably supporting the front axle of the bearing retaining part (19a) (22F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平衡装置采用整体一体铸造而成的铝压铸品来作为收纳平衡轴的壳体。平衡轴从设置于壳体的两个轴承部中的一个轴承部沿旋转轴方向插入而组装于壳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864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现有的平衡装置中,在将平衡轴从轴承部插入壳体内的结构方面,平衡轴的最大外径受轴承部的内径限制。因此,为了确保所需要的不平衡量,不得不延长平衡轴的轴长。如果延长平衡轴的轴长,则与其他部件之间在布局上有很多限制,有可能限制内燃机内的设计自由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燃机内的设计自由度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具有:第一壳体,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承平衡轴的第一轴部的第一轴承部;第二壳体,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承平衡轴的第二轴部的第二轴承部。专利技术的效果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内燃机内的设计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是发动机1的局部正剖视图。图2是发动机1沿图1的S2-S2线的剖视图。图3是发动机1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平衡轴,其具有平衡配重和设置于所述平衡配重的旋转轴方向两侧的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第一壳体,其具有包围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且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一轴部的第一轴承部;第二壳体,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二轴部的第二轴承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8 JP 2015-1080461.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平衡轴,其具有平衡配重和设置于所述平衡配重的旋转轴方向两侧的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第一壳体,其具有包围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且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一轴部的第一轴承部;第二壳体,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二轴部的第二轴承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轴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部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轴及所述平衡配重一体成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组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沿与所述平衡轴垂直的方向组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承部及所述第二轴承部固定有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中至少一者为滚动轴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都是所述滚动轴承。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是所述滚动轴承,在所述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承而与所述平衡配重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仅由所述第一轴承支承的悬臂平衡配重。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是滑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正晴,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