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FOMM专利>正文

方向盘以及使用该方向盘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2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基座部(11),其连结于调整车轮舵角的转向轴;左辐条部(12L),其固定设置于基座部(11)上并向左方延伸;右辐条部(12R),其固定设置于基座部(11)上并向右方延伸;左握杆部(13L),其固定设置于左辐条部(12L)上;右握杆部(13R),其固定设置于右辐条部(12R)上;以及加速握柄(14L/14R),其为驾驶者调整车轮的驱动力时,在握住左握杆部(13L)及右握杆部(13R)中的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13R)的状态下被操作。

Steering wheel and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s using the steering wheel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base portion (11), the steering shaft connected to the wheel to adjust the rudder angle; left spoke (12L), the fixed on the base part (11) and extending to the left; right spoke (12R), which is fixed on the base part (11) and to the right; the left holding rod part (13L), which is fixed on the left spoke (12L); the right holding rod part (13R), which is fixed on the right spoke (12R);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handle (14L/14R), which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river to adjust the wheel, a holding rod part in hold the left and right grip (13L) department (13R) in one side of the holding rod part (13L/13R) is operated under the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方向盘以及使用该方向盘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关于一种方向盘以及使用该方向盘的车辆的一种控制装置及一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者等正在开发使用轮内马达的超小型电动车辆。一直以来,无论是引擎车辆还是电动车辆,加速踏板都与制动踏板并排配置。如JP2013-193705A所记载,即使是以轮内马达为驱动源的电动车辆也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且说若以轮内马达为驱动源,则不需要相当于引擎车辆的引擎室的空间,在这点上,可将驾驶座配置于前方。藉此,可扩大室内空间。然而,若将驾驶座配置于前方,轮室就会凸设于驾驶者的脚旁,难以并排配置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本专利技术为着眼于这种以往的问题点所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难以并排配置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的车辆的方向盘以及使用该方向盘的车辆的一种控制装置及一种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如下的解决手段来解决前述课题。再者,虽然为了容易理解而在说明书中附上使用的符号,但并不受此符号限定。此外,附上符号而说明的构造,无论是适当替代还是改良都可以。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为方向盘,其具有:基座部(11),其连结于调整车轮舵角的转向轴;左辐条部(12L),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基座部(11)上并向左方延伸;右辐条部(12R),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基座部(11)上并向右方延伸;左握杆部(13L),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左辐条部(12L)上;右握杆部(13R),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右辐条部(12R)上;以及加速握柄(14L或14R),其为驾驶者调整车轮的驱动力时,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13L)及前述右握杆部(13R)中的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的状态下被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一形态中,前述加速握柄(14L或14R)设置成和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一起被握住。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二形态中,前述加速握柄(14L或14R)设置成驾驶者从正面看时,至少一部分隐藏于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二或第三形态中,前述加速握柄(14L或14R)比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更靠近前述基座部(11)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一形态中,前述加速握柄(14L或14R)设置成根部位于前述基座部(11)。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五形态中,前述加速握柄(14L或14R)设置成随着驾驶者以手指操作,与驾驶者手指的接触量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五或第六形态中,前述加速握柄(14L或14R)设置成随着驾驶者边闭合手指边操作,与驾驶者手指的接触量减少,若驾驶者再闭合手指,就离开驾驶者的手指,回到未被操作的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一至第七之任一形态中,具有:左喇叭开关(15L),其设于驾驶者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13L)的状态下,能够用左手的大拇指操作的地方;以及右喇叭开关(15R),其设于驾驶者在握住前述右握杆部(13R)的状态下,能够用右手的大拇指操作的地方。本专利技术的第九形态为方向盘,其在第一至第八的任一形态中,进一步具有:加速握柄(14R或14L),其为驾驶者调整车轮的驱动力时,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13L)及前述右握杆部(13R)中另一方的握杆部(13R或13L)的状态下被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形态为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使用第九形态的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量检测部(S100或S2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另一操作量检测部(S200或S1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另一方的握杆部(13R或13L)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以及运转模式设定部(S300),其在以前述操作量检测部(S100或S2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及以前述另一操作量检测部(S200或S1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的两者都大于加速模式判定量时,使运转模式成为加速运转模式,在至少任一者小于加速模式判定量时,使运转模式成为一般运转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形态为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使用第九形态的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量检测部(S100或S2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另一操作量检测部(S200或S1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另一方的握杆部(13R或13L)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以及驱动力控制部(S400),其在以前述操作量检测部(S100或S2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及以前述另一操作量检测部(S200或S1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之中,基于大的操作量,控制车轮的驱动力。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形态为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使用第九形态的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量检测部(S100或S2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另一操作量检测部(S200或S1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另一方的握杆部(13R或13L)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以及驱动力控制部(S400),其在以前述操作量检测部(S100或S2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及以前述另一操作量检测部(S200或S1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之中,对于大的操作量及小的操作量,分别乘以1的补码关系的系数后将两者相加而求出综合操作量,基于前述综合操作量控制车轮的驱动力。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形态为车辆的控制方法,其使用第九形态的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量检测步骤(S100或S2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另一操作量检测步骤(S200或S1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另一方的握杆部(13R或13L)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以及运转模式设定步骤(S300),其在以前述操作量检测步骤(S100或S2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及以前述另一操作量检测步骤(S200或S1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的两者都大于加速模式判定量时,使运转模式成为加速运转模式,在至少任一者小于加速模式判定量时,使运转模式成为一般运转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形态为车辆的控制方法,使用第九形态的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量检测步骤(S100或S2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L或13R)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L或14R)的操作量;另一操作量检测步骤(S200或S1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另一方的握杆部(13R或13L)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14R或14L)的操作量;以及驱动力控制步骤(S400),其在以前述操作量检测步骤(S100或S2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及以前述另一操作量检测步骤(S200或S100)检测出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之中,基于大的操作量,控制车轮的驱动力。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形态为车辆的控制方法,使用第九形态的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量检测步骤(S100或S200),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方向盘以及使用该方向盘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部,其连结于调整车轮舵角的转向轴;左辐条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基座部上并向左方延伸;右辐条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基座部上并向右方延伸;左握杆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左辐条部上;右握杆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右辐条部上;以及加速握柄,其为驾驶者调整车轮的驱动力时,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及前述右握杆部中其中一方的握杆部的状态下被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20 JP 2015-085544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部,其连结于调整车轮舵角的转向轴;左辐条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基座部上并向左方延伸;右辐条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基座部上并向右方延伸;左握杆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左辐条部上;右握杆部,其固定设置于前述右辐条部上;以及加速握柄,其为驾驶者调整车轮的驱动力时,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及前述右握杆部中其中一方的握杆部的状态下被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前述加速握柄设置成和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一起被握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前述加速握柄设置成驾驶者从正面看时,至少一部分隐藏于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背后。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前述加速握柄比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更靠近前述基座部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前述加速握柄设置成根部位于前述基座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前述加速握柄设置成随着驾驶者以手指操作,与驾驶者手指的接触量减少。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前述加速握柄设置成随着驾驶者边闭合手指边操作,与驾驶者手指的接触量减少,若驾驶者再闭合手指,就离开驾驶者的手指,回到未被操作的初始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有:左喇叭开关,其设于驾驶者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的状态下,能够用左手的大拇指操作的地方;以及右喇叭开关,其设于驾驶者在握住前述右握杆部的状态下,能够用右手的大拇指操作的地方。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加速握柄,其为驾驶者调整车轮的驱动力时,在握住前述左握杆部及前述右握杆部中另一方的握杆部的状态下被操作。10.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量检测部,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其中一方的握杆部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另一操作量检测部,其检测在握住前述另一方的握杆部的状态下被操作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以及运转模式设定部,其在以前述操作量检测部检测出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及以前述另一操作量检测部检测出的加速握柄的操作量的两者都大于加速模式判定量时,使运转模式成为加速运转模式,在至少任一者小于加速模式判定量时,使运转模式成为一般运转模式。1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量检测部,其检测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卷日出夫大邻幸范森田隆之新井浄泽出宪昭秋田纮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OMM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