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18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1:58
吸附处理装置(100)具备筒状转子(90),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筒状转子(90)中多个吸附体(30)被配置为具有筒孔(90a)的筒状;通过圆筒状转子(90)的旋转,多个吸附体(30)交替地通过第1区域(R1)以及第2区域(R2);第1区域(R1)是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4)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5)与多个吸附体(30)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的区域;第2区域(R2)是流体从筒孔(90a)的两侧的开口流出、从筒状转子(9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吸附体(30)的区域,或者是从筒孔(90a)的两侧的开口流入的流体,从筒状转子(9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吸附体(30)的区域。

Adsorption treatment device

\u5438\u9644\u5904\u7406\u88c5\u7f6e(100)\u5177\u5907\u7b52\u72b6\u8f6c\u5b50(90)\uff0c\u4ee5\u53ca\u76f8\u4e92\u88ab\u533a\u5206\u5f00\u7684\u7b2c1\u533a\u57df(R1)\u548c\u7b2c2\u533a\u57df(R2)\uff1b\u7b52\u72b6\u8f6c\u5b50(90)\u4e2d\u591a\u4e2a\u5438\u9644\u4f53(30)\u88ab\u914d\u7f6e\u4e3a\u5177\u6709\u7b52\u5b54(90a)\u7684\u7b52\u72b6\uff1b\u901a\u8fc7\u5706\u7b52\u72b6\u8f6c\u5b50(90)\u7684\u65cb\u8f6c\uff0c\u591a\u4e2a\u5438\u9644\u4f53(30)\u4ea4\u66ff\u5730\u901a\u8fc7\u7b2c1\u533a\u57df(R1)\u4ee5\u53ca\u7b2c2\u533a\u57df(R2)\uff1b\u7b2c1\u533a\u57df(R1)\u662f\u5185\u5468\u4fa7\u6d41\u8def\u5f62\u6210\u90e8\u4ef6(4)\u4ee5\u53ca\u5916\u5468\u4fa7\u6d41\u8def\u5f62\u6210\u90e8\u4ef6(5)\u4e0e\u591a\u4e2a\u5438\u9644\u4f53(30)\u7684\u4e00\u90e8\u5206\u6c14\u5bc6\u6216\u6db2\u5bc6\u5730\u8fde\u901a\u7684\u533a\u57df\uff1b\u7b2c2\u533a\u57df(R2)\u662f\u6d41\u4f53\u4ece\u7b52\u5b54(90a)\u7684\u4e24\u4fa7\u7684\u5f00\u53e3\u6d41\u51fa\u3001\u4ece\u7b52\u72b6\u8f6c\u5b50(90)\u7684\u5916\u5468\u4fa7\u5411\u5185\u5468\u4fa7\u88ab\u5bfc\u5165\u5438\u9644\u4f53(30)\u7684\u533a\u57df\uff0c\u6216\u8005\u662f\u4ece\u7b52\u5b54(90a)\u7684\u4e24\u4fa7\u7684\u5f00\u53e3\u6d41\u5165\u7684\u6d41\u4f53\uff0c\u4ece\u7b52\u72b6\u8f6c\u5b50(90)\u7684\u5185\u5468\u4fa7\u5411\u5916\u5468\u4fa7\u88ab\u5bfc\u5165\u5438\u9644\u4f53(30)\u7684\u533a\u57df\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处理大流量流体的吸附处理装置。以往,作为处理含有低浓度的被处理物质的大流量被处理液体的方法,有吸附浓缩处理法。该处理方法中,在连续旋转的吸附体的吸附区域中通入大风量的被处理流体,将被处理流体中所含的被处理物质吸附除去。另一方面,从通入被处理流体的吸附区域,至另一部分独立的脱附区域,通入少量加热流体,使大风量的被处理流体所含的被处理物质移动至小风量的加热流体。如此,生成含有高浓度被处理物质的小风量的所谓浓缩流体,将该浓缩流体另行处理2次,据此,可降低总的处理成本。在被处理流体是气体,被处理流体中所含的被处理物质为有机溶剂(VOC)时,利用了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VOC废气处理装置。该VOC废气处理装置中,使用了蜂窝形状的吸附材。此外,被处理流体为气体,被处理流体所含的被处理物质为水分时,利用了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中,使用了蜂窝形状的吸附材。如上述的VOC废气处理装置以及除湿装置,作为具备蜂窝形状吸附材的吸附处理装置,一般地,已知有利用特殊一体成型的圆盘状吸附体的圆盘形(碟型)吸附处理装置,或日本专利特开昭63-84616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公昭60-3499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那样的,将多个固定形状吸附材嵌入圆筒状转子的圆筒状转子型(圆筒型)吸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8461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公昭60-349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例如,将含有VOC的工厂废气通过吸附浓缩处理时,该废气中在VOC之外,还含有使吸附性能降低的气态物质。吸附性能降低的吸附体需要更换。碟型吸附处理装置所具备的吸附体,由于是特殊一体成型,制造成本相对高。进一步地,更换该吸附体时,需要整体更换,更换作业花费劳力。另一方面,圆筒型吸附处理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吸附体由于分别具有固定形状,因而其制造成本可降低。此外,更换该吸附体时,由于可以只更换一部分,更换作业可容易地进行。气态物质以外的要因有时也会让吸附性能降低,例如,作为其中一个要因,可举出雾或粉尘。被处理流体包含雾或粉尘时,可导致吸附体产生孔堵塞。碟型吸附装置中,是在划分吸附区域和脱附区域的密封材与吸附体直接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吸附体。因此有时被处理流体中所含的雾或粉尘通过密封材强行附着至吸附体上,助长了吸附体的孔堵塞。另一方面,圆筒型吸附处理装置中,由于划分吸附区域和脱附区域的密封材没有直接接触,不会助长雾或粉尘导致的吸附体的孔堵塞。如上所述,若考虑吸附性能,处理含有对吸附体施加影响的物质的被处理流体时,可以说圆筒型吸附处理装置比碟型吸附处理装置更合适。近年,需要增加吸附处理装置的处理流量。对于圆筒型吸附处理装置,处理流量受通过圆筒状转子的筒孔的被处理流体量的影响,因而通过增大圆筒状转子的内径、增大筒轴方向的高度,可增加处理流量。但是,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以将圆筒状转子设置在可绕筒轴旋转的平台上,使筒轴朝向垂直方向的方式构成圆筒型吸附处理装置时,通过增大内径、增大筒轴方向的高度,由于高度限制或宽度等的规定,输送上产生了问题。因此,上述那样增大内径或高度后的圆筒状转子并不实用。进一步地,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形成为使被处理流体仅从圆筒状转子的筒轴方向上的一侧流出时,流出口附近的一侧上,流体的流动阻力较小,离流出口较远的圆筒状转子的筒轴方向上的另一侧上,流体的流动阻力较大。圆筒状转子的高度增大时,这样的流动阻力的差导致的影响增大,使流体通过圆筒状转子时,圆筒状转子的高度方向上容易产生流量分布。其结果是,吸附体上吸附的被处理物质的量在高度方向上产生分布,处理上会现不均匀。此外,由于圆筒状转子的高度增大,筒轴会从铅直方向偏离,圆筒状转子有时无法稳定旋转。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处理装置,其具有实用的大小、可让被处理流体的处理流量增加。解决课题的手段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的吸附处理装置具备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具有筒孔的筒状、可绕筒轴旋转的中空转子,其内周界定所述筒孔;通过使所述筒状转子旋转,多个所述吸附体交替地通过所述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所述筒孔两端开口;所述第1区域是多个吸附体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在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上互相相对而设的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所述多个吸附体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而移动;所述第2区域是流体以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孔两端的开口流出的方式,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所述吸附体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所述筒孔两端的开口流入、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所述吸附体的区域。上述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的吸附处理装置中,上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在上述筒孔的两端的上述开口之间,沿着上述筒轴方向从一侧的上述开口延伸到另一侧的上述开口的部分,优选从上述筒孔的两侧的上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向外部延出。此外,上述第1区域优选是通过上述内周侧部件内部的流体,从上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上述吸附体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上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上述吸附体,从而被导入上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上述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的吸附处理装置中,优选上述筒状转子的上述筒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的吸附处理装置优选以下形态:筒状转子优选进一步含有被分别配置在相互邻接的吸附体之间的多个分隔体,通过上述的多个分隔体,形成了多个供配置上述各吸附体的多个空间部,上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上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相对的内周侧开口端部。此时,优选在位于上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上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上述转子的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上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置有沿着上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内周侧弯曲面。进一步地,上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优选含有与上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相对的外周侧开口端部。此时,优选在位于上述筒状转子的上述旋转方向前方侧的上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上述筒状转子的上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上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有沿着上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外周侧弯曲面。此外,在位于上述筒状转子内周侧部分的上述分隔体上,优选设有从上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从上述分隔体向上述筒状转子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内侧密封部件,在位于上述筒状转子外周侧部分上的所述分隔体上,优选设有从上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从上述分隔体向上述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密封部件。进一步地,此时,优选伴随着上述筒状转子的旋转,上述内侧密封部件相对于上述内周侧弯曲面滑动,上述外侧密封部件相对于上述外周侧弯曲面滑动,据此,多个上述空间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上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气密或液密地连通。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的吸附处理装置具备多个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附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处理装置,其具备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具有筒孔的筒状、可绕筒轴旋转的中空转子,其内周界定所述筒孔;通过所述筒状转子旋转,多个所述吸附体交替地通过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所述筒孔两端开口;在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上互相相对地设置有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所述第1区域是多个吸附体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所述多个吸附体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而移动;所述第2区域是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以便流体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孔两端的开口流出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所述筒孔两端的开口流入、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8 JP 2015-1088841.一种吸附处理装置,其具备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具有筒孔的筒状、可绕筒轴旋转的中空转子,其内周界定所述筒孔;通过所述筒状转子旋转,多个所述吸附体交替地通过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所述筒孔两端开口;在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上互相相对地设置有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所述第1区域是多个吸附体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所述多个吸附体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而移动;所述第2区域是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以便流体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孔两端的开口流出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所述筒孔两端的开口流入、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包含在所述筒孔两端的所述开口之间,沿着所述筒轴方向从一侧的所述开口向另一侧的所述开口延伸的部分,且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从所述筒孔两端的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向外部延伸;所述第1区域是通过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内部的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或是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从而被导入到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筒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所述筒状转子进一步含有分别配置在相互邻接的吸附体之间的多个分隔体,经由所述多个分隔体形成供分别配置多个所述吸附体的多个空间部,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相对的内周侧开口端部;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所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所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置有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内周侧弯曲面;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相对的外周侧开口端部;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所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所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有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外周侧弯曲面;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内周侧部分的所述分隔体上设有内侧密封部件,所述内侧密封部件从所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从所述分隔体向所述筒状转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外周侧部分的所述分隔体上设有外侧密封部件,所述外侧密封部件从所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从所述分隔体向所述径向外侧突出;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所述内侧密封部件相对于所述内周侧弯曲面滑动,所述外侧密封部件相对于所述外周侧弯曲面滑动,由此,多个所述空间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气密或液密地连通。5.一种吸附处理装置,其具备多个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具有筒孔的筒状、可绕筒轴旋转的中空转子,其内周界定所述筒孔;通过多个所述筒状转子旋转,多个所述吸附体交替地通过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所述筒孔两端开口,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以多个所述筒状转子各自具有的所述筒孔相互连通的方式并列配置于水平方向;所述第1区域是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所含的多个所述吸附体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多个所述吸附体伴随着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而移动,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包含横跨了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部分的方式设置于相连通的多个所述筒孔内,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所述第2区域是流体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以便流体通过相连通的多个所述筒孔中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部分,从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位于一端的所述筒状转子上不存在相邻的所述筒状转子的一侧的所述筒孔开口,以及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位于另一端的所述筒状转子上不存在相邻的所述筒状转子的一侧的所述筒孔开口流出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位于一端的所述筒状转子上不存在相邻的所述筒状转子的一侧的所述筒孔开口,以及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位于另一端的所述筒状转子上不存在相邻的所述筒状转子的一侧的所述筒孔开口流入,通过相连通的多个所述筒孔中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部分,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多个流路形成部件,所述多个流路形成部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对应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从下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向外部延伸: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位于一端的所述筒状转子上不存在邻接的所述筒状转子的一侧的所述筒孔的所述开口,和水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位于另一端的所述筒状转子上不存在邻接的所述筒状转子的一侧的所述筒孔的所述开口;所述第1区域是流体通过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内部后,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以便导入到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多个所述筒状转子分别进一步含有被分别配置在相互邻接的所述吸附体之间的多个分隔体;经由所述的多个分隔体形成供分别配置多个所述吸附体的多个空间部;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相对的内周侧开口端部,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所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所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置有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内周侧弯曲面;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相对的外周侧开口端部;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所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所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有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外周侧弯曲面;在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各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部分的所述分隔体上设有内侧密封部件,所述内侧密封部件从所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从所述分隔体向所述筒状转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在多个所述筒状转子中,各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部分的所述分隔体上设有的外侧密封部件,所述外侧密封部件从所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从所述分隔体向所述径向外侧突出;伴随着多个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所述内侧密封部件相对于所述内周侧弯曲面滑动,所述外侧密封部件相对于所述外周侧弯曲面滑动,据此,多个所述空间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气密或液密地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和之加贺田辰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