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式壁结构
本技术属于颗粒余热换热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膜式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颗粒余热回收多采用双层流化床换热方式,但是,双层流化床换热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气体的比热容远远小于固体的比热容,回收固体颗粒余热需要的流化介质数量巨大,换热器自身流化能耗消耗过高。2)由于流化床换热器床温恒定,冷热源之间换热温差较大,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较大,余热回收过程效率较低。目前,也有采用振动膜式壁直接回收颗粒余热的技术,但存在技术缺陷如下:颗粒层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颗粒料层内部冷热颗粒之间的掺混速度较慢,掺混不够均匀,由于颗粒导热速率低于掺混传热速率,所以,现有振动膜式壁颗粒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壁结构,该膜式壁结构安装在炉体内能够对颗粒的余热进行回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膜式壁结构,包括:正置环形膜式壁和倒置环形膜式壁,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和倒置环形膜式壁均包括:第一环形管道以及直径大于该第一环形管道的第二环形管道,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的第一环形管道位于其第二环形管道的正上方,所述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式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置环形膜式壁(1)和倒置环形膜式壁(10),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和倒置环形膜式壁(10)均包括:第一环形管道(12)以及直径大于该第一环形管道(12)的第二环形管道(11),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的第一环形管道(12)位于其第二环形管道(11)的正上方,所述倒置环形膜式壁(10)的第一环形管道(12)位于其第二环形管道(11)的正下方,且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和倒置环形膜式壁(10)的第一环形管道(12)和第二环形管道(11)之间均连通有多根第三管道(13),每一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2)、第二环形管道(11)和第三管道(13)围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式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置环形膜式壁(1)和倒置环形膜式壁(10),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和倒置环形膜式壁(10)均包括:第一环形管道(12)以及直径大于该第一环形管道(12)的第二环形管道(11),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的第一环形管道(12)位于其第二环形管道(11)的正上方,所述倒置环形膜式壁(10)的第一环形管道(12)位于其第二环形管道(11)的正下方,且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和倒置环形膜式壁(10)的第一环形管道(12)和第二环形管道(11)之间均连通有多根第三管道(13),每一所述第一环形管道(12)、第二环形管道(11)和第三管道(13)围成的封闭形状的内壁之间均无缝连接有一金属板(14);所述正置环形膜式壁(1)还包括:分料集水箱(2),所述分料集水箱(2)固装在第一环形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兵,邢宏伟,张玉柱,赵涛,刘跃,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