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601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具体涉及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器、锅炉本体、烟风道、锅炉节能器、控制系统,锅炉本体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锅内设置有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通过控制系统与燃烧器信号连接;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波形炉胆、回燃室、后烟箱,所述的燃烧器穿过前烟箱与波形炉胆联通;波形炉胆与回燃室连接,回燃室与前烟箱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与后烟箱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通过与烟风道与锅炉节能器连接;所述的回燃室为半环状,其进气端与出气端均朝向左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锅炉节能器提高热转化效率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
本技术涉及锅炉,具体涉及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
技术介绍
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现有的锅炉在热交换效率上较低,使用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解决目前的锅炉在热交换效率以及安全性能上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器、锅炉本体、烟风道、锅炉节能器、控制系统,所述的锅炉本体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锅内设置有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通过控制系统与燃烧器信号连接;所述的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波形炉胆、回燃室、后烟箱,所述的燃烧器穿过前烟箱与波形炉胆连通;波形炉胆与回燃室连接,回燃室与前烟箱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与后烟箱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通过与烟风道与锅炉节能器连接;所述的回燃室为半环状,其进气端与出气端均朝向左边。本技术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燃料从燃烧器喷出,被点燃后在波形炉胆中微正压燃烧,再进入回燃室,使未充分燃烧的燃料继续充分燃烧,回燃室为环状,避免高温烟气对回燃室的直接冲撞,提高安全性能。燃烬后的高温烟气由回燃室转弯180°通过烟管进入前烟箱,再通过烟管转弯180°进入后烟箱,最后通过锅炉节能器进一步热交换后排入大气。烟气经过多次转弯,多次循环进行热交换,提高热转化效率,再采用锅炉节能器进一步热交换,减少热量的浪费,同时波形炉胆增加了传热面积,也满足了炉胆受热后的自由膨胀,使得使用更加可靠。并且当锅内的水位过低或者压力过大时,控制系统控制燃烧器停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作为优选,所述的燃烧器与波形炉胆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台形炉胆,所述的第一圆台形炉胆小端与燃烧器连接,大端与波形炉胆连接;所述的波形炉胆与回燃室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台形炉胆,所述的第二圆台形炉胆大端与波形炉胆连接,小端与回燃室连接。燃料由燃烧器喷出后,经过第一圆台形炉胆迅速增大空间,减小压强使燃气迅速分散使之迅速充分燃烧,再经过第二圆台形炉胆迅速缩小空间,增大压强,使烟气喷入回燃室后再迅速分散,使之更加充分燃烧。作为优选,所述的烟管为螺纹烟管。螺纹烟管可以大大强化传热,从而可减少受热面积,使锅炉结构紧凑,节省钢材。作为优选,所述的烟风道外缠绕有螺旋水管,由烟风道与锅炉节能器的连接处盘旋至烟风道与后烟箱的连接处,螺旋水管靠近烟风道与锅炉节能器的连接处为进水端,螺旋水管靠近烟风道与后烟箱的连接处为出水端;所述的螺旋水管进水端连接有水泵,出水端连接至锅炉本体的锅中。烟气进入锅炉节能器前温度不宜太高,采用螺旋水管对烟风道内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将热量吸收后通入锅炉本体的锅中,既不浪费热量也不浪费水。作为优选,所述的烟风道及螺旋水管外设置有保温箱。保温箱将烟风道及螺旋水管密封在内,可减少热量的散失。作为优选,所述的锅炉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固定于地面,底座上设置滑轨,锅炉本体与底座通过滑轨连接,另设置有固定件用于固定。一般锅炉均固定于地面,进行检修时很不方便,因此将底座与锅炉本体分离,锅炉本体与底座通过滑轨连接,方便将锅炉本体滑出移动进行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技术增加锅炉节能器提高热转化效率以及安全性;本技术使燃料更加充分的燃烧;本技术采用螺旋水管对烟风道内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将热量吸收后通入锅炉本体的锅中,既不浪费热量也不浪费水;本技术将烟风道及螺旋水管密封在内,可减少热量的散失;本技术方便将锅炉本体从底座动滑出移动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图2、图3示出了此种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实施例1: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器1、锅炉本体2、烟风道3、锅炉节能器4、控制系统,所述的锅炉本体2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5、波形炉胆6、回燃室7、后烟箱8,所述的燃烧器1穿过前烟箱5与波形炉胆6连通;波形炉胆6与回燃室7连接,回燃室7与前烟箱5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5与后烟箱8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8通过与烟风道3与锅炉节能器4连接;所述的回燃室7为半环状,其进气端与出气端均朝向左边。本技术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燃料从燃烧器1喷出,被点燃后在波形炉胆6中微正压燃烧,再进入回燃室7,使未充分燃烧的燃料继续充分燃烧,回燃室7为环状,避免高温烟气对回燃室7的直接冲撞,燃烬后的高温烟气由回燃室7转弯180°通过烟管进入前烟箱5,再通过烟管转弯180°进入后烟箱8,最后通过锅炉节能器4进一步热交换后排入大气。烟气经过多次转弯,多次循环进行热交换,提高热转化效率,再采用锅炉节能器4进一步热交换,减少热量的浪费,同时波形炉胆6增加了传热面积,也满足了炉胆受热后的自由膨胀,使得使用更加可靠。并且当锅内的水位过低或者压力过大时,控制系统控制燃烧器1停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实施例2: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器1、锅炉本体2、烟风道3、锅炉节能器4、控制系统,所述的锅炉本体2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5、波形炉胆6、回燃室7、后烟箱8,所述的燃烧器1穿过前烟箱5与波形炉胆6连通;波形炉胆6与回燃室7连接,回燃室7与前烟箱5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5与后烟箱8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8通过与烟风道3与锅炉节能器4连接。所述的燃烧器1与波形炉胆6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台形炉胆9,所述的第一圆台形炉胆9小端与燃烧器1连接,大端与波形炉胆6连接;所述的波形炉胆6与回燃室7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台形炉胆10,所述的第二圆台形炉胆10大端与波形炉胆6连接,小端与回燃室7连接;所述的回燃室7为半环状,其进气端与出气端均朝向左边。本技术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燃料从燃烧器1喷出,经过第一圆台形炉胆9迅速增大空间,减小压强使燃气迅速分散使之迅速充分在波形炉胆6中微正压燃烧,再经过第二圆台形炉胆10迅速缩小空间,增大压强,再进入回燃室7,使未充分燃烧的燃料继续充分燃烧,回燃室7为环状,避免高温烟气对回燃室7的直接冲撞,燃烬后的高温烟气由回燃室7转弯180°通过烟管进入前烟箱5,再通过烟管转弯180°进入后烟箱8,最后通过锅炉节能器4进一步热交换后排入大气。烟气经过多次转弯,多次循环进行热交换,提高热转化效率,再采用锅炉节能器4进一步热交换,减少热量的浪费,同时波形炉胆6增加了传热面积,也满足了炉胆受热后的自由膨胀,使得使用更加可靠。并且当锅内的水位过低或者压力过大时,控制系统控制燃烧器1停止,避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

【技术保护点】
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器(1)、锅炉本体(2)、烟风道(3)、锅炉节能器(4)、控制系统,所述的锅炉本体(2)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锅内设置有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通过控制系统与燃烧器(1)信号连接;所述的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5)、波形炉胆(6)、回燃室(7)、后烟箱(8),所述的燃烧器(1)穿过前烟箱(5)与波形炉胆(6)连通;波形炉胆(6)与回燃室(7)连接,回燃室(7)与前烟箱(5)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5)与后烟箱(8)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8)通过与烟风道(3)与锅炉节能器(4)连接;所述的回燃室(7)为半环状,其进气端与出气端均朝向左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器(1)、锅炉本体(2)、烟风道(3)、锅炉节能器(4)、控制系统,所述的锅炉本体(2)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锅内设置有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水位液面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通过控制系统与燃烧器(1)信号连接;所述的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5)、波形炉胆(6)、回燃室(7)、后烟箱(8),所述的燃烧器(1)穿过前烟箱(5)与波形炉胆(6)连通;波形炉胆(6)与回燃室(7)连接,回燃室(7)与前烟箱(5)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5)与后烟箱(8)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8)通过与烟风道(3)与锅炉节能器(4)连接;所述的回燃室(7)为半环状,其进气端与出气端均朝向左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大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1)与波形炉胆(6)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台形炉胆(9),所述的第一圆台形炉胆(9)小端与燃烧器(1)连接,大端与波形炉胆(6)连接;所述的波形炉胆(6)与回燃室(7)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台形炉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现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兴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