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型电极支撑的陶瓷电解质电池堆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电解质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型电极支撑的陶瓷电解质电池堆。
技术介绍
陶瓷电解质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基本结构单元包括致密的陶瓷电解质,多孔阳极以及多孔阴极,阳极中通入燃料,阴极中通入氧化剂气体,通过电解质与电极三相界面处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子,形成外部电子回路,最终产生电能与热能。平板型陶瓷电解质电池是目前该类电池的一种主要结构单元。根据强度支撑分类,平板型陶瓷电解质电池主要包括电解质支撑、阳极支撑以及阴极支撑三种类型。图1是一种阴极支撑型的陶瓷电解质电池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该电池厚度约为400~1000μm,其中3、6分别为上、下盖板,通过3,6外连接管路的方式,通入燃料与氧化剂气体,另外,3和6兼具电子收集与气体通道作用,1、9分别为燃料气进出口,8为氧化剂气体进口,2为阳极集流柱,7为阴极集流柱,10为起电子调控用的电子负载,11、13分别为导线,4、5分别为金属连接件,12为包括电解质、多孔阳极以及多孔阴极的电池结构单元,4、5和12之间利用密封玻璃高温烧结密封。然而,由于电池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型电极支撑的陶瓷电解质电池堆,包括电池结构单元以及金属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结构单元是中空上下分布的电极支撑型结构,即,所述电池结构单元中,支撑电极层、电解质层以及非支撑电极层沿厚度方向上下层叠,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层与第二电解质层,第一电解质层位于支撑电极层的上表面,第二电解质层位于支撑电极层的下表面;非支撑电极层包括第一非支撑电极层与第二非支撑电极层,第一非支撑电极层位于第一电解质层的上表面,第二非支撑电极层位于第二电解质层的下表面;支撑电极层设置中空通道,该通道在支撑电极层的侧面具有进出口端;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第二金属连接件和第三金属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型电极支撑的陶瓷电解质电池堆,包括电池结构单元以及金属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结构单元是中空上下分布的电极支撑型结构,即,所述电池结构单元中,支撑电极层、电解质层以及非支撑电极层沿厚度方向上下层叠,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层与第二电解质层,第一电解质层位于支撑电极层的上表面,第二电解质层位于支撑电极层的下表面;非支撑电极层包括第一非支撑电极层与第二非支撑电极层,第一非支撑电极层位于第一电解质层的上表面,第二非支撑电极层位于第二电解质层的下表面;支撑电极层设置中空通道,该通道在支撑电极层的侧面具有进出口端;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第二金属连接件和第三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位于第一非支撑电极层上表面;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设置用于气体进出并可在其内部流通的第一气体通路;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内凹结构,使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的周围与第一非支撑电极层密封接触、第一金属连接件的内部与第一非支撑电极层形成第一中空腔体;所述的第一中空腔体与第一气体通路相连通;气体的流通方向为:气体自第一气体通路入口进入,流通至第一中空腔体,扩散进入电池结构单元,剩余气体和/或反应后尾气自第一气体通路出口排出;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位于第二非支撑电极层下表面;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设置用于外界气体进出并在其内部流通的第二气体通路;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内凹结构,使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的周围与第二非支撑电极层密封连接、第二金属连接件的内部与第二非支撑电极层形成第二中空腔体;所述的第二中空腔体与第二气体通路相连通;气体的流通方向为:气体自第二气体通路入口进入,流通至第二中空腔体,扩散进入电池结构单元,剩余气体和/或反应后尾气自第二气体通路出口排出;所述第三金属连接件为两块,一块是第三金属连接件A,密封连接在支撑电极层的侧面的进口端,另一块是第三金属连接件B,密封连接在支撑电极层的侧面的出口端;所述第三金属连接件A内部设置第三气体通路A,该第三气体通路A连通孔洞进口端,用于气体进入并流通至中空通道;所述第三金属连接件B内部设置第三气体通路B,该第三气体通路B连通孔洞出口端,用于剩余气体和/或反应后尾气自中空通道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电极支撑的陶瓷电解质电池堆,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金属连接件与第一非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田,刘武,喻荣,官万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