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BOPP)薄膜生产线的 电晕电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电晕电极驱动装置在牵引破膜时因电晕电极不 能及时打开而挂膜抱辊,每次破膜处理时间也较长。而这种情况由于该装置设计上结构的 不合理造成的,当出现此情况时设备维修十分困难。现有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牵引破膜 时,破膜信号立即传输到数据库,随后电磁阀得到“指示”气缸活塞杆升出来顶起电极转轴 的支板,电极打开;当破膜处理结束后,气缸活塞杆退回,电晕电极靠螺旋弹簧复位。气缸活 塞杆直线运动,缸体固定,顶起电晕电极沿着电极转轴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即电极合上、打 开。气缸活塞杆端部和电极转轴不连接,见附图说明图1。但因为.螺旋弹簧的弹性时间+久了就有 所失效,所以电极不能完全复位。但更换.螺旋弹簧时,需要将电极、电极转轴等零部件拆 掉。由于生产线的空间较小维修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晕电极驱动 装置,该装置能使电极及时打开和复位,且易于设备维修。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的电晕电极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电极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活动联接机构联接,气缸的缸体底部与支架板的活动联接机构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铸红,朱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