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15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由通气设备接口、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导管本体、通气导管、环形槽、显影标记、球囊、侧孔组成,通气导管的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近头端设置环形槽,球囊套于通气导管外,两端密封固定并分别设置显影标记,通气导管穿出球囊的部分设有侧孔并逐渐内收形成梯形状,导管本体与通气导管平行设置,导管本体的头端开口于球囊内,尾端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气导管采用前端镂空后端整体的设计,即保证了导管的灵活性又兼备了推送强度;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在球囊扩张狭窄气道的同时给予通气支持,极大的保障了患者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价廉高效。

An airway balloon dilatation catheter with synchronous venti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ynchronous ventilation airway balloon dilatation catheter, composed of ventilation equipment interface, pressure valve and the pressure water interface, catheter body, ventilation ducts, annular groove, developing markers, balloon, side hole, the end of the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catheter connection device interface, near the head end is set in an annular groove, balloon ventilation duct, fixed and sealed at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developing markers, ventilation catheter balloon pierc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hole and gradually formed adduction ladder shape, catheter body and a ventilation pipe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catheter body opening at the end of the ballo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end of a pressure valve and a pressurized water gun interfac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design of the front end hollowing and the rear end as an integral part, which ensure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ipe and the pushing strength. More importantly, it realizes the ventilation support for balloon dilatation and narrow airway, and greatly ensures the safety of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price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
本技术属于小型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气道狭窄是十分棘手的临床疾病,主要分为良性气道狭窄和恶性气道狭窄。良性气道狭窄主要见于肺结核引起的瘢痕狭窄和长期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继发的近声门下区域的肉芽增生、璞样狭窄及瘢痕挛缩;而恶性气道狭窄主要由各种恶性肿瘤外压、浸润所致。我国是结核和肺癌大国,有庞大的病患人群。随着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也大量增加。因此气道狭窄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球囊扩张是治疗气道狭窄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段。而目前使用的球囊扩张导管虽然可以实现局部扩张功能,但由于无法同步给予通气支持,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导致扩张操作失败。尤其对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导致主气道狭窄的患者,球囊扩张导致患者完全窒息,严重威胁患者安全。因此,开发一种不仅能安全通气且灵活可控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极大地保证了患者安全。本技术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主要由通气设备接口、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导管本体、通气导管、环形槽、显影标记、球囊、侧孔组成,通气导管为金属材质,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近头端设置多个环形槽,球囊套于通气导管外,两端密封固定,在密封固定处分别设置显影标记,用于在X线下定位球囊位置,通气导管穿出球囊的部分设有至少一个侧孔并逐渐内收形成梯形状以保证导管置入的低阻力和通气时的顺畅;环形槽为镂空状,相邻两个环形槽的镂空方向相反,但其轴线与通气导管的轴线相吻合,以实现扩张球囊导管前端柔软灵活同时又不会被各种气道结构压扁而导致通气不畅;导管本体与通气导管平行设置,导管本体的头端开口于球囊内,尾端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通气导管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并不设置环形槽,主要目的是保障导管整体具备一定的强度,有助于操作人员在推送导管时有较好的操控性,可顺利通过狭窄部位。优选地,环形槽宽度为0.5-4mm,占圆周长的30-70%,相邻环形槽的间距为1-10mm。本设计将通气导管4的一段做成槽的目的就是为了局部强度下降,实现弯曲。优选地,所述的球囊扩张后的直径选择在10—20mm范围内,长度选择在20—60mm范围内,球囊两端固定于通气导管的位置设置有两个显影标记用于在X线下定位球囊位置。本技术设计的通气导管采用前端镂空后端整体的设计,即保证了导管的灵活性又兼备了推送强度,二者均为球囊扩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在球囊扩张狭窄气道的同时给予通气支持,极大的保障了患者安全。通气导管的一端可以连接麻醉机、高频喷射呼吸机和人工球囊,极大地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球囊内的通气导管采用设有环形槽,前端镂空设计保证了球囊的灵活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价廉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形槽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可以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主要由通气设备接口1、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导管本体3、通气导管4、环形槽5、显影标记6、球囊7、侧孔8组成,通气导管4为金属材质,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1,距头端1/3处设置有多个环形槽5,球囊7套于通气导管4外,两端密封固定,在密封固定处分别设置显影标记6,用于在X线下定位球囊位置,通气导管4穿出球囊7的部分设有至少一个侧孔8并逐渐内收形成梯形状以保证导管置入的低阻力和通气时的顺畅;环形槽5为镂空状,相邻两个环形槽5的镂空方向相反,但其轴线与通气导管的轴线相吻合,以实现扩张球囊导管前端柔软灵活同时又不会被各种气道结构压扁而导致通气不畅;导管本体3与通气导管4平行设置,导管本体3的头端开口于球囊7内,尾端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优选地,环形槽5宽度为0.5-4mm,占圆周长的30-70%,相邻环形槽的间距为1-10mm。本设计将通气导管4的一段做成槽的目的就是为了局部强度下降,实现弯曲。优选地,所述的球囊扩张后的直径选择在10—20mm范围内,长度选择在20—60mm范围内,球囊两端固定于通气导管的位置设置有两个显影标记用于在X线下定位球囊位置。通气导管4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1,并不设置环形槽5,主要目的是保障导管整体具备一定的强度,有助于操作人员在推送导管时有较好的操控性,可顺利通过狭窄部位。球囊7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如聚酰胺类高分子材料、改性聚酰胺类高分子材料、聚酰胺类高分子复合材料。球囊7为完成扩张功能,设计所能承受的爆破压力在6-20atm范围内。本技术主要用于在通气状态下完成球囊扩张治疗。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将导管本体经鼻或经口送至声门,在气管镜直视下推过声门进入气道内进行扩张,或者从气管镜工作孔道置入异物钳,夹住导管尖端带入气道内狭窄部位。将通气设备与通气导管连接后开始通气。同时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逐渐给球囊注水加压以完成球囊扩张。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引导导丝:即经气管镜置入引导导丝穿过狭窄部位,退出气管镜,将导丝穿入通气导管(E),沿导丝送入球囊扩张导管,气管镜直视下推至狭窄部位。退出引导导丝,将通气设备与通气导管连接后开始通气。同时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逐渐给球囊注水加压以完成球囊扩张。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价廉高效。扩张时,生理盐水通过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从导管本体3进入球囊7内,通气设备接头1用于连接通气设备,支持麻醉机、高频喷射呼吸机以及人工球囊等的连接。为了保障扩张导管远端有足够的柔软度和灵活性可以通过不规则的狭窄部位或到达角度较大的支气管并且保证导管近端有足够的强度可以直接推送,本技术设计采用了头端带有环形槽的整体的金属通气导管4,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通气导管也可采用多段式设计,即从通气导管的头端至尾端采用强度逐渐增加的不同材料以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实现在气道狭窄扩张的同时给予通气支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由通气设备接口(1)、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导管本体(3)、通气导管(4)、环形槽(5)、显影标记(6)、球囊(7)、侧孔(8)组成,通气导管(4)的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1),近头端设置环形槽(5),球囊(7)套于通气导管(4)外,两端密封固定,在密封固定处分别设置显影标记(6),通气导管(4)穿出球囊(7)的部分设有侧孔(8)并逐渐内收形成梯形状,导管本体(3)与通气导管(4)平行设置,导管本体(3)的头端开口于球囊(7)内,尾端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所述的环形槽(5)为镂空状,相邻两个环形槽(5)的镂空方向相反,但其轴线与通气导管(4)的轴线相吻合;环形槽(5)宽度为0.5‑4mm,占圆周长的30‑70%,相邻环形槽(5)的间距为1‑10mm;所述的球囊(7)扩张后的直径选择在10—20mm范围内,长度选择在20—60mm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由通气设备接口(1)、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导管本体(3)、通气导管(4)、环形槽(5)、显影标记(6)、球囊(7)、侧孔(8)组成,通气导管(4)的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1),近头端设置环形槽(5),球囊(7)套于通气导管(4)外,两端密封固定,在密封固定处分别设置显影标记(6),通气导管(4)穿出球囊(7)的部分设有侧孔(8)并逐渐内收形成梯形状,导管本体(3)与通气导管(4)平行设置,导管本体(3)的头端开口于球囊(7)内,尾端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旸张浩李雯沈华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