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461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包括:护筒,所述出发棒能够放置于所述护筒内,且所述护筒设有进气口;电离气体供给装置,与所述护筒的进气口相连通、以向所述护筒内提供电离气体。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出发棒上的静电,进而避免产生气泡或杂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预制棒是制造石英系列光纤的核心原材料,主要成分是合成石英。而出发棒是全合成法生产预制棒的材料,出发棒由芯层和包层两层组成,芯层由GeO2和SiO2组成,芯层的折射率差为0.3%,包层为SiO2或SiO2和氟元素组成。在全合成方法生产光纤预制棒的时候,通常先加工好出发棒,冷却后,装入塑料袋中,需要使用时,除去塑料袋,把出发棒固定在外包层沉积设备上,通过喷灯喷射SiO2微粒子到出发棒表面,在出发棒的外面生成一层SiO2,然后将此制品玻璃化形成光纤预制棒。在出发棒的搬运和去除塑料袋的时候,由于表面静电的原因,会导致灰尘和异物吸附在出发棒的表面,松散体堆积完成并烧结后,在出发棒的表面由于灰尘和异物的吸附,会产生气泡或杂质,影响了光纤的品质。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出发棒容易带静电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出发棒上的静电,进而避免产生气泡或杂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包括:护筒,所述出发棒能够放置于所述护筒内,且所述护筒设有进气口;电离气体供给装置,与所述护筒的进气口相连通、以向所述护筒内提供电离气体。优选地,所述护筒的两端设有供所述出发棒的尾棒部伸出的通孔,所述护筒将所述出发棒的芯棒部分罩在内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护筒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有多层用于支撑所述护筒的固定爪。优选地,电离气体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氮气和电离气体的混合气体。优选地,所述电离气体供给装置设有用于过滤掉所述混合气体中夹杂的杂质的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电离气体供给装置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护筒内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优选地,所述放置架包括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都设有多层所述固定爪,所述护筒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根立柱的所述固定爪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出发棒在车床上加工完成后,冷却到适当温度,将护筒移动到车床边,把出发棒放置在护筒内,这样可以使芯棒不会暴露在空气中,防止搬运过程杂质和异物在芯棒表面吸附。将加装了护筒的出发棒搬运到特定位置后,可以连通电离气体供给装置向护筒内部供应电离气体。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的气体为中性的,当分子获得一定能量时,就会分离成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使气体成为导电体,这种导电体的气流会吸收并带走芯棒表面的静电,从而到达消除芯棒表面静电的目的,电离气体的产生,采用自发式电离的方式,使气体通过高压电场产生电离气体。需要使用出发棒的时候,将护筒和出发棒搬运到目标设备处,然后拆除护筒。这样可以确保搬运过程中,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不会在出发棒表面吸附。通过本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出发棒表面的静电,减少由于静电造成的杂质和异物的吸附,在出发棒移动的过程中,芯棒始终处于护筒的保护中,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被护筒隔绝。所以,可以确保出发棒表面的洁净度,解决预制棒芯包界面杂质和气泡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护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放置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离气体供给装置示意图;图1-图3中:护筒—11、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出发棒—13、进气口—14、尾棒部—15、底座—16、立柱—17、固定爪—18、过滤器—19、。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出发棒上的静电,进而避免产生气泡或杂质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包括护筒11和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护筒1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用于将出发棒13放置在护筒11的空腔结构内,而且护筒11设有进气口14。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与护筒11的进气口14相连通,以向护筒11内提供电离气体。如此设置,当出发棒13在车床上加工完成后,冷却到适当温度,将护筒11移动到车床边,把护筒11固定到出发棒13上,出发棒13的芯棒部分在护筒11内部,这样可以使芯棒不会暴露在空气中,防止搬运过程杂质和异物在芯棒表面吸附。将加装了护筒11的出发棒13搬运到特定位置后,可以连通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向护筒11内部供应电离气体。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的气体为中性的,当分子获得一定能量时,就会分离成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使气体成为导电体,这种导电体的气流会吸收并带走芯棒表面的静电,从而到达消除芯棒表面静电的目的,电离气体的产生,采用自发式电离的方式,使气体通过高压电场产生电离气体。需要使用出发棒13的时候,将护筒11和出发棒13搬运到目标设备处,然后拆除护筒11。这样可以确保搬运过程中,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不会在出发棒13表面吸附。通过本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出发棒13表面的静电,减少由于静电造成的杂质和异物的吸附,在出发棒13移动的过程中,芯棒始终处于护筒11的保护中,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被护筒11隔绝。所以,可以确保出发棒13表面的洁净度,解决预制棒芯包界面杂质和气泡的问题。为了方便搬运,护筒11的两端设有供出发棒13的尾棒部15伸出的通孔,护筒11将出发棒13的芯棒部分罩在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出发棒13的两端为尾棒部15,两端的尾棒部15之间为芯棒部分,芯棒部分容易产生造成静电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将芯棒部分罩在护筒11内,避免了吸附杂质的问题。而且,出发棒13的两端的尾棒部15露在护筒11的两端,可方便搬运。另外,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放置护筒11的放置架,放置架设有多层用于支撑护筒11的固定爪18。如此设置,放置架上可以放置多个护筒11和出发棒13。当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放置架放置多个出发棒13,便于放置和搬运出发棒13。上述放置架包括底座16、固定设置在底座16上的两根立柱17,两个立柱17分别设置在底座16的靠近两端的位置,两根立柱17上都设有多层固定爪18,护筒11的两端或者出发棒13的两端可分别搭接在两根立柱17的固定爪18上。另外,本实施例中,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可以用于供给氮气和电离气体的混合气体。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用于供应其它类的电离气体。为了避免电离气体中含有杂质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还可以设有用于过滤掉所述混合气体中夹杂的杂质的过滤器19。电离气体供给装置12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护筒11内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导入气体的流量以使芯棒护筒11内相对压力为10~50pa为宜。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所述出发棒能够放置于所述护筒内,且所述护筒设有进气口;电离气体供给装置,与所述护筒的进气口相连通、以向所述护筒内提供电离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所述出发棒能够放置于所述护筒内,且所述护筒设有进气口;电离气体供给装置,与所述护筒的进气口相连通、以向所述护筒内提供电离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的两端设有供所述出发棒的尾棒部伸出的通孔,所述护筒将所述出发棒的芯棒部分罩在内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护筒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有多层用于支撑所述护筒的固定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发棒表面静电去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章明伟陆夏冰王帅孙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