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91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身、盖体和内芯,壳身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壳身的底壁上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上设有贯通所述壳身的第一安装孔,内芯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内芯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凸起相对且适配的定位凹槽,第二安装孔与定位凹槽连通,内芯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散热盲孔,内芯的上端面与侧壁的相交处设有两相对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包括平行于内芯上端面的支承面以及与内芯上端面连接的导向面,导向面与支承面连接,盖体上设有与第一缺口相对且适配的第二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散热性好、电磁力大的汽车电磁阀芯铁芯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电磁阀的铁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阀中,铁芯的磁通面普遍为平面、磁气隙处于两平面之间。在汽车有限的安装空间内,铁芯的体积和磁通面小,磁通面小使得铁芯的电磁力小、启动电压高。电磁阀在工作时,铁芯上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导致铁芯的温度升高,使得铁芯的电磁力减小,在ECU发出的电信号下无法正常开启。另外,现有的电磁阀铁芯结构复杂,安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性好、电磁力大的汽车电磁阀芯铁芯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包括壳身、盖体和内芯,壳身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壳身的底壁上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上设有贯通所述壳身的第一安装孔,内芯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内芯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凸起相对且适配的定位凹槽,第二安装孔与定位凹槽连通,内芯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散热盲孔,散热盲孔的开口直径大于该散热盲孔的底壁直径,内芯的上端面与侧壁的相交处设有两相对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包括平行于内芯上端面的支承面以及与内芯上端面连接的导向面,导向面与支承面连接,导向面与支承面的夹角为110°~165°,盖体上设有与第一缺口相对且适配的第二缺口,盖体上还设有通孔,内芯的上端面伸入该通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产品安装过程中,将缠绕有导线的内芯直接放置在壳身中,并使得定位凸起位于定位凹槽中,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的侧壁相抵触,使得内芯不会在壳身中滑动;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线由出线孔伸出;之后将盖体盖于壳身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使得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互配合并接触,通过支承面支撑盖体,通过导向面与支撑面的角度为110°~165°,使得盖体能方便的放在内芯上、使得导向面对盖体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盖体在内芯上滑动、使得盖体与内芯的接触面增加,增加了盖体与内芯连接处的密封性。产品整体的安装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壳身和盖体对内芯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便于将产品整体连接在电磁阀上。优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呈十字状,使得产品整体能套于与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相适配的十字状轴上,从而使得产品整体不会在十字轴上转动,避免产品整体转动使得电磁力不稳定;优选第二安装孔的侧壁上设有由内芯的上端面延伸至定位凹槽的预留槽,便于将产品整体由第二安装孔在内芯上端面的开口套入十字状轴。内芯的上端面为磁通面,通过内芯的上端面伸入壳盖上的通孔中,避免盖体阻碍内芯而导致电磁力减小。通过在内芯的上端面设置散热盲孔,从而增加了内芯的表面积,有利于内芯的散热,避免内芯过热而导致电磁力减小。优选散热盲孔呈圆台状且散热盲孔的开口直径大于散热盲孔的底壁直径,使得热量能快速从散热盲孔中散发出去,散热盲孔的散热效率高,能有效的降低内芯上的温度,保证内芯在工作状态时具有较大的电磁力。附图说明图1为壳身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内芯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芯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壳身、内芯与盖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壳身;2、盖体;3、内芯;4、出线孔;5、定位凹槽;6、散热盲孔;7、第一缺口;8、第二缺口;9、导向面;10、支承面;11、通孔;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定位凸起;15、预留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包括壳身1、盖体2和内芯3,壳身1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4,壳身1的底壁上设有定位凸起14,定位凸起14上设有贯通所述壳身1的第一安装孔12,内芯3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2相对的第二安装孔13,内芯3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凸起14相对且适配的定位凹槽5,第二安装孔13与定位凹槽5连通,内芯3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散热盲孔6,散热盲孔6的开口直径大于散热盲孔6的底壁直径;内芯3的上端面与侧壁的相交处设有两相对的第一缺口7,第一缺口7包括平行于内芯3上端面的支承面10以及与内芯3上端面连接的导向面9,导向面9与支承面10连接,导向面9与支承面10的夹角为110°~165°,盖体2上设有与第一缺口7相对且适配的第二缺口8,盖体2上还设有通孔11,内芯3的上端面伸入该通孔11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产品安装过程中,将缠绕有导线的内芯3直接放置在壳身1中,并使得定位凸起14位于定位凹槽5中,定位凸起14与定位凹槽5的侧壁相抵触,使得内芯3不会在壳身1中滑动;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线由出线孔4伸出;之后将盖体2盖于壳身1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使得第一缺口7和第二缺口8相互配合并接触,通过支承面10支撑盖体2,通过导向面9与支撑面的角度为110°~165°,使得盖体2能方便的放在内芯3上、使得导向面9对盖体2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盖体2在内芯3上滑动、使得盖体2与内芯3的接触面增加,增加了盖体2与内芯3连接处的密封性。产品整体的安装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壳身1和盖体2对内芯3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便于将产品整体连接在电磁阀中的连接轴上。优选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均呈十字状,使得产品整体能套于与第一安装孔12及第二安装孔13相适配的十字状轴上,从而使得产品整体不会在十字轴上转动,避免产品整体转动使得电磁力不稳定;优选第二安装孔13的侧壁上设有由内芯3的上端面延伸至定位凹槽5的预留槽15,便于将产品整体由第二安装孔13在内芯3上端面的开口套于十字状轴。内芯3的上端面为磁通面,通过内芯3的上端面伸入壳盖上的通孔11中,避免盖体2阻碍内芯3而导致电磁力减小。通过在内芯3的上端面设置散热盲孔6,从而增加了内芯3的表面积,有利于内芯3的散热,避免内芯3过热而导致电磁力减小,使得内芯3在工作状态时具有较大的电磁力。优选散热盲孔6呈圆台状且散热盲孔6的开口直径大于散热盲孔6的底壁直径,使得热量能快速从散热盲孔6中散发出去,散热盲孔6的散热效率高,能有效的降低内芯3上的温度,保证内芯3在工作状态时具有较大的电磁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包括壳身、盖体和内芯,壳身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其特征在于:壳身的底壁上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上设有贯通所述壳身的第一安装孔,内芯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内芯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凸起相对且适配的定位凹槽,第二安装孔与定位凹槽连通,内芯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散热盲孔,散热盲孔呈圆台状,散热盲孔的开口直径大于该散热盲孔的底壁直径,内芯的上端面与侧壁的相交处设有两相对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包括平行于内芯上端面的支承面以及与内芯上端面连接的导向面,导向面与支承面连接,导向面与支承面的夹角为110°~165°,盖体上设有与第一缺口相对且适配的第二缺口,盖体上还设有通孔,内芯的上端面伸入该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磁阀铁芯结构,包括壳身、盖体和内芯,壳身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其特征在于:壳身的底壁上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上设有贯通所述壳身的第一安装孔,内芯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内芯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凸起相对且适配的定位凹槽,第二安装孔与定位凹槽连通,内芯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散热盲孔,散热盲孔呈圆台状,散热盲孔的开口直径大于该散热盲孔的底壁直径,内芯的上端面与侧壁的相交处设有两相对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胡荣根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精工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