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件黏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7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切件黏贴工装,涉及工装技术领域。模切件黏贴工装,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环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固定产品的滑动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防止所述滑动座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内侧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竖向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模切件定位区,所述模切件定位区与所述产品上的模切件放置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模切件黏贴的过程中对模切件进行定位和导向,降低了模切件的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速度,减少了物料报废损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切件黏贴工装
本技术涉及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模切件黏贴工装。
技术介绍
模切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结构件。模切件是指将双面胶、泡棉或纸质用品等板料,使用模切刀根据产品形状进行轧切而获得的产品,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模切件主要用于粘结、隔热、遮光、防水以及防尘等。由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尺寸规格的限制,模切件的尺寸通常不会太大,有些情况下甚至会使用宽度小于1mm的窄模切件进行组装,而模切件本身材质较软、容易变形,组装难度较大。例如,某款电子产品需要在宽度为0.9mm的泡棉槽中黏贴泡棉胶,实现产品的防水功能,组装时,需将泡棉胶连同离型纸从底纸上撕下,黏贴到主壳体的黏贴槽中,然后撕下离型纸,组装上壳体或下壳体。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将泡棉胶黏贴到主壳体泡棉槽这一工序,手动组装速度慢,且泡棉易粘侧壁、物料报废率高。而泡棉本身易变形,无法使用自动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切件黏贴工装,它可以在模切件黏贴的过程中对模切件进行定位和导向,降低了模切件的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速度,减少了物料报废损耗,节约了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切件黏贴工装,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环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固定产品的滑动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防止所述滑动座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内侧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竖向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模切件定位区,所述模切件定位区与所述产品上的模切件放置槽相对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模切件定位区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放置槽相对应设置,所述模切件放置在所述凸台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模切件的回吸孔,所述回吸孔与抽气装置相连通。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吸孔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板之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向外凸出的定位台,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定位台约束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吸孔包括沿所述凸台向下延伸的竖向孔及与所述竖向孔连通且横向延伸至所述固定座外侧表面的横向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模切件黏贴工装,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环形的固定座;固定座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固定产品的滑动座;固定座与滑动座之间设有防止滑动座脱出的限位结构;固定座的内侧与滑动座和底板之间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竖向伸缩的弹性件;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模切件定位区,模切件定位区与产品上的模切件放置槽相对应。在进行黏贴模切件时,首先将模切件连同离型纸以离型纸在下模切件在上的方式放置在固定座的模切件定位区,然后将需要黏贴模切件的产品放置在滑动座上,手动或借助外力压下滑动座,保压数秒后松开,滑动座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升复位,同时,模切件的黏贴完成。通过以上的工作过程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模切件黏贴的过程中对模切件进行定位和导向,有效去除了人工黏贴时出现的模切件易黏侧壁的现象,降低了模切件的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速度,减少了物料报废损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模切件定位区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台,凸台与放置槽相对应设置,模切件放置在凸台上。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使用凸台将模切件放置到产品的模切件放置槽内,能够对模切件起到精确定位的作用,解决了物料报废率高及组装难度大的问题,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凸台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模切件的回吸孔,回吸孔与抽气装置相连通,回吸孔包括沿凸台向下延伸的竖向孔及与竖向孔连通且横向延伸至固定座外侧表面的横向孔。通过使用抽气装置抽取回吸孔内的空气,使得回吸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通过气压差来保证模切件的定位摆放,采用这样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模切件精确定位的问题。由于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位于固定座和底板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目的是为了平衡滑动座运动过程中形成气压差,使滑动座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保证黏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本技术的工作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模切件黏贴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工作稳定可靠,降低了模切件的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速度,减少了物料报废损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切件黏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切件黏贴工装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11.凸台,12.凹槽,13.开口槽,14.回吸孔,2.滑动座,21.定位台,3.底板,4.弹簧,5.螺钉,6.产品,61.放置槽,7.模切件,8.离型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技术模切件黏贴工装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如图1至图4所示,模切件黏贴工装,包括底板3和固定安装在底板3上的环形的固定座1;固定座1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固定产品6的滑动座2;固定座1与滑动座2之间设有防止滑动座2脱出的限位结构;固定座1的内侧与滑动座2和底板3之间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竖向伸缩的弹性件,本实施例优选弹性件为弹簧4;固定座1的顶部设有模切件定位区,模切件定位区与产品6上的模切件放置槽61相对应。如图2和图3所示,模切件定位区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台11,凸台11与放置槽61相对应设置,模切件7放置在凸台11上;凸台11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模切件7的回吸孔14,回吸孔14与抽气装置相连通;回吸孔14包括沿凸台11向下延伸的竖向孔及与竖向孔连通且横向延伸至固定座1外侧表面的横向孔;回吸孔14沿固定座1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如图2所示,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动座2的底部向外凸出的定位台21,及设置在固定座1的内壁上的凹槽12,定位台21约束安装在凹槽12内。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座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槽13,开口槽13位于固定座1和底板3之间。在进行黏贴模切件时,首先将模切件7连同离型纸8以离型纸8在下模切件7在上的方式放置在固定座1的模切件定位区的凸台11上,由于凸台11内设置有回吸孔14,通过抽气装置抽取回吸孔14内的空气,使得回吸孔14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通过气压差保证模切件7和离型纸8在凸台11上的定位摆放,然后将需要黏贴模切件7的产品6固定放置在滑动座2上,手动或借助外力压下滑动座2,保压数秒后松开,滑动座2在弹簧4的作用下上升复位,同时,模切件7黏贴到放置槽61内,模切件7的黏贴工作完成。本技术可以在模切件黏贴的过程中对模切件7进行定位和导向,有效去除了人工黏贴时出现的模切件7易黏侧壁的现象,提高了组装速度,减少了物料报废损耗,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切件黏贴工装

【技术保护点】
模切件黏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环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固定产品的滑动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防止所述滑动座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内侧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竖向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模切件定位区,所述模切件定位区与所述产品上的模切件放置槽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切件黏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环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竖向滑动安装有用于固定产品的滑动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防止所述滑动座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内侧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竖向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模切件定位区,所述模切件定位区与所述产品上的模切件放置槽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件黏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件定位区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放置槽相对应设置,所述模切件放置在所述凸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件黏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模切件的回吸孔,所述回吸孔与抽气装置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祥垚夏召祥邵明保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