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431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结构,具体是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包括脚踏、夹板和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板,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踏,所述夹板对应与所述曲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曲柄上对应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设置有第二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之间设有第三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两面的齿数比为3:2;实现细调角度在5度到15度之间,角度调节的范围增大,且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调节,结构强度大。

The pedal angle gear type fin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ot pedal structure, concrete is fine structure angle gear, including foot, splint and crank, wherein one end of the cr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plat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edal of the crank, a first tuning angle gear connecting positions of the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crank. The crank angl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gea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fine tuning angle gear, third fine angle ge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angle gear fine tuning angle gear, the tooth number two of the third fine angle gear ratio is 3:2; achieve fine angle in 5 degrees to 15 degrees, the scope of angle adjustment increases, and the use of gear adjustment between the structure,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结构,具体是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齿轮式脚踏的角度调节通常受制于材料强度、加工精度和尺寸大小,致使脚踏的角度调节被限制的10度,不能按照驾驶者的意愿进行更为精细的角度调节,现有的无极调节机构无法在较高的调节位置上进行调节,并且结构的强度也不够,且加重驾驶者的疲劳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细调角度型、且强度高、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的脚踏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包括脚踏、夹板和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板,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对应与所述曲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曲柄上对应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设置有第二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之间设有第三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两面的齿数比为3:2。优选,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啮合的一面设有24个齿轮,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啮合的另一面设有36个齿轮,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和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均为锥齿轮。优选,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的外侧面凸伸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表面凹凸设置。优选,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和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通过一螺丝连接在一起。优选,所述脚踏与所述曲柄的连接处设有接头,所述接头通过螺丝将所述脚踏固定在所述曲柄上。优选,所述接头上包括有上下贯穿的凹槽和设于所述凹槽两侧的侧面,所述脚踏凸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接头的一侧面贯穿有第一通孔,所述脚踏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并将所述脚踏与所述接头连接。优选,所述脚踏的表面为凹凸设置。本技术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细调角度在5度到15度之间,角度调节的范围增大,且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调节,结构强度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细调角度型齿轮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细调角度型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脚踏-1,接头-10,凹槽-100,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1,夹板-2,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曲柄-3,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调节件-310,螺丝-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包括脚踏1、夹板2和曲柄3,所述曲柄3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板2,所述曲柄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踏1,所述夹板2对应与所述曲柄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所述曲柄3上对应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设置有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之间设有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两面的齿数比为3:2,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与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啮合的一面设有24个齿轮,即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的两个齿轮之间的角度为15度,当欲将角度调节为15度时,只需要将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向左旋转一段,即15度即可实现齿轮15度的调节,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啮合另一面设有36个齿轮,即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的两个齿轮之间的角度为10度,当欲将角度调节为10度时,将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向左旋转一段,即10度即可实现齿轮10度的调节,当欲将齿轮角度调节为5度时,将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向右旋转1段,再将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向左旋转1段,此时为15度-10度=5度,并且,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旋转方向不固定,两个结构都能进行反方向的旋转;通过细调角度齿轮的调节,实现细调角度在5度到15度之间,角度调节的范围增大,且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调节,结构强度大,提供符合驾驶者意愿的骑乘姿势,减轻驾驶时的疲劳感,进而提高驾驶时的安全系数,为驾驶者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和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均为锥齿轮,利用锥齿轮进行啮合并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整个结构的强度增强,啮合稳定,且锥齿轮在运行啮合时噪声小,工作效率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的外侧面凸伸调节件310,所述调节件310的表面凹凸设置,这一结构设置方便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进行调节,利用凹凸设置的表面方便调节,防止调节过程中产生打滑。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细调角度齿轮20、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30和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31通过一螺丝4连接在一起,用于将三个结构连接在一起,在驾驶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脚踏1与所述曲柄3的连接处设有接头10,所述接头10通过螺丝4将所述脚踏1固定在所述曲柄3上,所述接头10进一步固定所述脚踏1,并将所述脚踏1与所述曲柄3固定在一起,使得整个结构的强度增加。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头10上包括有上下贯穿的凹槽100和设于所述凹槽100两侧的侧面,所述脚踏1凸伸入所述凹槽100内,所述接头10的一侧面贯穿有第一通孔101,所述脚踏1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01处设置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01设置,螺丝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1与所述第二通孔11并将所述脚踏1与所述接头10连接,这一结构设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1和所述第二通孔11与螺丝4的固定配合,使得所述脚踏1、所述接头10与所述曲柄3稳定连接,防止在驾驶者骑行过程中发生脱落,稳定性能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脚踏1的表面为凹凸设置,方便驾驶者放置,且凹凸设置使得摩擦力增大,使得驾驶者的脚步不易于从脚踏1上掉落,安全性能增高。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

【技术保护点】
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包括脚踏、夹板和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板,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对应与所述曲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曲柄上对应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设置有第二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之间设有第三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两面的齿数比为3:2。

【技术特征摘要】
1.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包括脚踏、夹板和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板,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对应与所述曲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曲柄上对应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设置有第二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之间设有第三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两面的齿数比为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啮合的一面设有24个齿轮,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与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啮合的另一面设有36个齿轮,所述第一细调角度齿轮、所述第二细调角度齿轮和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均为锥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调角度型齿轮的脚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细调角度齿轮的外侧面凸伸有调节件,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仙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腾昶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