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839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墩防撞装置技术领域。柔性防撞装置,包括与桥墩内部接触的内减震套,设置在减震套外表面的板梁减震结构,套设在板梁减震结构外的外减震套,所述的板梁结构包括与内减震套贴合的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之间彼此平行,所述的横梁与缓冲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等间距的设置在横梁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的对桥墩进行保护,针对船体与桥墩发生三种不同程度的碰撞进行保护,保证轻度刮碰可恢复,中度刮碰不损害船体,重度刮碰不损害桥墩。

Flexible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ridge pier anticollision device. Flexible anti-collision device, including an internal damping sleeve and the contact inside the pier, s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ock-absorbing sleeve outside the plate beam structure, external damping sleeve is sleeved on the plate beam structure of plate beam structure comprises a buffer plate and internal damping. The beam buffer plat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the direction between the cross beam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 reinforcing rib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beam and the buffer plate, stiffener spacing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beam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piers, protect against thre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llision between the hull and the pier, ensure that the slight scraping and collision can be resumed, and moderate scraping and bumping does not damage the hull, and severe scraping and bumping does not damage the p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船撞桥事故在世界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发生,船撞桥事故的频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高。由船撞桥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是惊人的。很多船撞桥事故轻则损失数万元,重则人员伤亡、损失以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十亿美元计,大量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因此对桥梁采取防撞措施尤为必要,其根本目的是:防止桥梁因船舶撞击力超过桥墩的设计承载力,而造成结构毁坏,同时尽可能地保护船舶,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防撞设施的型式不同,其工作机理就不同,或阻止船舶撞击力传到桥墩,或通过缓冲消能延长船舶撞击时间、减小船舶撞击力,最终达到保护桥梁安全的目的。现有的通航桥梁防撞装置多采用在承台或桥墩周围套上钢结构套箱,该消能设施利用钢材塑性变形破损消能,当船舶撞击钢套箱防撞装置时,防撞结构外层非连续(间断的)结构钢板发生大的变形,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并且延长了接触时间,使撞击力峰值得以降低,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和相互作用,从而拨动船头方向,减少了船舶与结构间的能量交换。但钢套箱通常承受单次撞击,撞损后维修较困难;同时碰撞时船体易受损伤;另外钢材常年在水中易锈蚀,维护费用较高,故采用新材料设计开发新型防撞系统迫在眉睫。近年以来,川槎大桥多次被船只碰撞,2013年至2016年4月有6起比较严重的碰撞事件。经检测,川槎大桥有9片T梁受损,为确保桥梁安全,对该桥进行了半围闭维修加固。今年进入汛期,南方暴雨频降。极端罕见强降雨的袭击,增加了广深高速桥梁遭船舶撞击的风险。广深高速公路为联系广州、深圳特区、香港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公路广东省的重要路段。作为最繁忙的交通大动脉,广深高速高峰期车流量超过10万辆/天,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柔性防撞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柔性防撞装置,包括与桥墩内部接触的内减震套,设置在减震套外表面的板梁减震结构,套设在板梁减震结构外的外减震套,所述的板梁结构包括与内减震套贴合的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之间彼此平行,所述的横梁与缓冲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等间距的设置在横梁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减震套包括弹性外套、弹性内套以及设置在弹性外套和弹性内套之间的铰接支撑件,所述的铰接支撑件包括中部设有的铰接轴和铰接在铰接轴上的两条侧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外套和弹性内套的材质为弹性橡胶。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减震套材质为PPZC复合材料,所述的内减震套内部结构为呈蜂窝状材质。本专利技术为柔性防撞装置,该装置的减震效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缓冲在于弹性外套,弹性外套和弹性内套的材质为弹性橡胶,由于船在碰撞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存在正面的直接碰撞,大多情况下是以刮碰为主,刮碰的危害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刮碰对桥墩的危害性较小,一般情况弹性外套面对刮碰时,撞击在侧板的侧边上,两条侧板则绕铰接轴旋转,弹性外套和弹性内套都被拉长,积聚了弹性势能弹出船体,弹性外套和弹性内套将船体弹出时,回复弹性势能,第二层在于板梁结构,对于中度刮碰,在碰撞过程中存在,两条侧板绕铰接轴旋转至两侧板闭合,两侧板闭合后,船体得到了一定的缓冲,为了便于理解刮碰的过程,将碰撞的过程中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分为垂直于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和沿柔性防撞装置表面的切向力,沿柔性防撞装置表面的切向力由外减震套进行缓冲,对于垂直于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由横梁作为支撑,由于碰撞的过程中剪应力较强,在难以削减沿柔性防撞装置表面的切向力的情况下,横梁进行进行折断的方式进行缓解切向力,其中横梁内钢筋网格产生塑性形变,对于垂直于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超过支撑负荷时横梁首先进行弯折,其次再将加强肋内的钢筋网络进行弯折,对船体的动能进行消耗,已达到对船体和桥墩的保护,第三层在于内减震套,当面对重度刮碰时,第一层和第二层已经被摧毁,对内减震套采用蜂窝状结构,当船体破坏缓冲板,进入内减震套时,船体对蜂窝状结构进行破坏能快速的对船体的动能进行消耗,减轻船体对桥墩的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的对桥墩进行保护,针对船体与桥墩发生三种不同程度的碰撞进行保护,保证轻度刮碰可恢复,中度刮碰不损害船体,重度刮碰不损害桥墩。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外减震套的结构实体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内减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板梁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柔性防撞装置,包括与桥墩内部接触的内减震套5,设置在内减震套5外表面的板梁减震结构,套设在板梁减震结构外的外减震套2,所述的外减震套2包括弹性外套21、弹性内套以23及设置在弹性外套和弹性内套之间的铰接支撑件,所述的弹性外套21和弹性内套23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的铰接支撑件包括中部设有的铰接轴24和铰接在铰接轴24上的两条侧板22,所述的内减震套5材质为PPZC复合材料,所述的内减震套5内部结构为呈蜂窝状材质,所述的板梁结构包括与内减震套5贴合的缓冲板6,所述的缓冲板6上等间距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的横梁1,所述的横梁1之间彼此平行,所述的横梁1与缓冲板6之间设有加强肋3,所述的加强肋3等间距的设置在横梁1的两侧。本专利技术为柔性防撞装置,该装置的减震效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缓冲在于弹性外套21,弹性外套21和弹性内套23的材质为弹性橡胶,由于船在碰撞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存在正面的直接碰撞,大多情况下是以刮碰为主,刮碰的危害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刮碰对桥墩的危害性较小,一般情况弹性外套21面对刮碰时,撞击在侧板22的侧边上,两条侧板22则绕铰接轴24旋转,弹性外套21和弹性内套23都被拉长,积聚了弹性势能弹出船体,弹性外套21和弹性内套23将船体弹出时,回复弹性势能,第二层在于板梁结构,如图5所示为板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对于中度刮碰,在碰撞过程中存在,两条侧板22绕铰接轴24旋转至两侧板22闭合,两侧板22闭合后,船体得到了一定的缓冲,为了便于理解刮碰的过程,将碰撞的过程中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分为垂直于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和沿柔性防撞装置表面的切向力,沿柔性防撞装置表面的切向力由外减震套2进行缓冲,对于垂直于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由横梁1作为支撑,由于碰撞的过程中剪应力较强,在难以削减沿柔性防撞装置表面的切向力的情况下,横梁1进行进行折断的方式进行缓解切向力,其中横梁1内钢筋网格7产生塑性形变,对于垂直于柔性防撞装置的受力超过支撑负荷时横梁首先进行弯折,其次再将加强肋内的钢筋网络7进行弯折,对船体的动能进行消耗,已达到对船体和桥墩的保护,第三层在于内减震套,如图4所示为内减震套的蜂窝状结构示意图,当面对重度刮碰时,第一层和第二层已经被摧毁,对内减震套采用蜂窝状结构,当船体破坏缓冲板6,进入内减震套5时,船体对蜂窝状结构进行破坏能快速的对船体的动能进行消耗,减轻船体对桥墩的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有效的对桥墩进行保护,针对船体与桥墩发生三种不同程度的碰撞进行保护,保证轻度刮碰可恢复,中度刮碰不损害船体,重度刮碰不损害桥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柔性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桥墩内部接触的内减震套,设置在内减震套外表面的板梁减震结构,套设在板梁减震结构外的外减震套,所述的板梁结构包括与内减震套贴合的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之间彼此平行,所述的横梁与缓冲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等间距的设置在横梁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桥墩内部接触的内减震套,设置在内减震套外表面的板梁减震结构,套设在板梁减震结构外的外减震套,所述的板梁结构包括与内减震套贴合的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之间彼此平行,所述的横梁与缓冲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等间距的设置在横梁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减震套包括弹性外套、弹性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佘乐卿吴丙贵郑宏鸿陈洪艳徐光中黄尚林廖赞先李忠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