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231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连接有中间曲梁,中间曲梁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垂直,中间曲梁中部具有弯向上横梁的上凸部和弯向下横梁的下凸部,上凸部和上横梁以纤维绳连接,下凸部和下横梁以纤维绳连接;所述上横梁设有机盖锁安装孔和前保险杠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设有导风板安装孔和前横梁连接孔,所述上横梁的内侧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的预留安装槽,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具有纵向的预留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精巧,节约材料成本、轻量化、强度高,且拓展了适用车型范围,具有优异的综合使用性能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A lightweight adjustable automotive front end fr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ghtweight adjustable automobile front frame comprises a main frame, the main frame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beam and a lower beam, Zuo Zongliang and the right longitudinal beams surrounded the rectangular structure,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beams connect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beam, the middle beam with the two ends of a left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right longitudinal beam the vertical, curved beam with intermediate middle convex bending to the beam on the convex and curved down beam, on the convex part and the upper beam is connected to the fiber rope, a lower convex part and the lower beam to fiber rope connection; the upper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lock mounting hole and the front bumper mounting hole. The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beams with longitudinal air guiding plate mounting hole and the front beam connecting hole, where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beam has a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verse installation slot,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central longitudinal beam has a longitudinal groove for the installa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design, saving material cost, light weight and high intensity, and extends the applicable vehicle range. It ha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high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轻量化成为汽车开发的大趋势,同时汽车成本的控制也极为关键。现有的汽车前端框架为金属框架结构,由许多金属零件经复杂工艺形成,并随车身进行电泳、涂装,然后在总装生产线上将各种零件分别安装到金属前端框架上。这种汽车车头前端架属于车身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现有汽车车头前端架存在零件成型工艺复杂、重量重、制造成本高、零件集成度低、总装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由于汽车前端框架大都采用矩形方框结构,汽车引擎盖板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在设计装配过程中存在引擎盖锁拉力不足,有潜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并且有时候会导致汽车主框架断裂或者发生形变。同时,前端框架的水箱上横梁以及大灯横梁的结构、位置需要根据不同车型来进行变更,可调整性也是极为重要。根据这两点,开发出一种高强度、轻量化和灵活变化的汽车前端框架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增加汽车前端框架的强度、轻量化性能,并赋予其灵活变化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连接有中间曲梁,所述中间曲梁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垂直,中间曲梁的中部具有弯向上横梁的上凸部和弯向下横梁的下凸部,上凸部和上横梁之间以纤维绳连接,下凸部和下横梁之间以纤维绳连接;所述上横梁上设有一排机盖锁安装孔,所述下横梁的外侧面设有前保险杠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设有导风板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设有前横梁连接孔,所述上横梁的内侧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的预留安装槽,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具有纵向的预留安装槽。作为优选,所述上凸部具有对称的两个,中间曲梁在靠近上凸部处分别开有一排上拉孔,所述下凸部具有一个,中间曲梁在靠近下凸部处开有一个下拉孔,两个上凸部与上横梁以两条上纤维绳连接。上凸部、下凸部和上拉孔、下拉孔的设置模仿拉索桥结构,使得纤维绳配合中间曲梁,强度缓冲而可调。进一步,所述下横梁内侧具有一排调节位,所述下拉孔穿有两条下纤维绳,下纤维绳下端与两个调节位以螺栓连接。调节位及其与纤维绳螺栓连接可调性增强。作为优选,所述下横梁与左纵梁、右纵梁的连接角附近还分别具有一个纵向的和横向的预留安装槽。下横梁也设置预留安装槽,如此整个框架四周都有了预留安装槽,对不同车型的适用性大大提高。作为优选,所述主框架与中间曲梁一体注塑加工成型。一体注塑强度有保障。作为优选,所述主框架与中间曲梁的材质为LFT-PP塑料,所述纤维绳的材质为碳纤绳。LFT-PP塑料广泛应用于车辆结构性塑料件,碳纤绳强度有保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强度足够、可调性强、适用范围广。横梁和纵梁,以及主框架和中间曲梁的配合紧密,总体结构性强度较好,也是保证强度下最为轻量化的设计,仅有一根中间梁;中间曲梁与纤维绳的连接配合上下的横梁的方式既有强度增强性又有缓冲性,还轻量化,设计巧妙;机盖锁安装孔、前保险杠安装孔、导风板安装孔、前横梁连接孔的设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前提下,且不影响强度;预留安装槽大大拓展了适用车型的范围。本专利技术设计精巧,真正做到了节约材料成本和轻量化的设计,强度较高的前提下还拓展了适用车型范围,具有优异的综合使用性能和较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10-纤维绳,11-上横梁,12-下横梁,13-左纵梁,14-右纵梁,2-中间曲梁,201-上拉孔,202-下拉孔,21-上凸部,22-下凸部,3-上纤维绳,4-下纤维绳,5-机盖锁安装孔,6-保险杠安装孔,7-导风板安装孔,8-前横梁连接孔,9-预留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由上横梁11、下横梁12、左纵梁13、右纵梁14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左纵梁13和右纵梁14之间连接有中间曲梁2,所述中间曲梁2两端分别与左纵梁13和右纵梁14垂直,中间曲梁2的中部具有弯向上横梁11的上凸部21和弯向下横梁12的下凸部22;所述上凸部21具有对称的两个,中间曲梁2在靠近上凸部21处分别开有一排上拉孔201,所述下凸部22具有一个,中间曲梁2在靠近下凸部22处开有一个下拉孔202,两个上凸部21与上横梁11的两端,以两条上纤维绳3连接,所述下横梁12内侧具有一排调节位121,所述下拉孔202穿有两条下纤维绳4,下纤维绳4下端与两个调节位121以螺栓连接,两条下纤维绳4与下横梁12构成等腰三角形(下纤维绳4为腰),上纤维绳3或下纤维绳4均称纤维绳10;所述上横梁11上设有一排机盖锁安装孔5,所述下横梁12的外侧面设有前保险杠安装孔6,所述左纵梁13和右纵梁14上设有导风板安装孔7,所述左纵梁13和右纵梁14的外侧面设有前横梁连接孔8,所述上横梁11与两纵梁连接角的外侧面还具有大灯安装孔,所述上横梁11的内侧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的预留安装槽9,左纵梁13和右纵梁14的中部具有纵向的预留安装槽9,所述下横梁12与左纵梁13、右纵梁14的连接角靠纵梁端,分别具有一个纵向的预留安装槽9,在下横梁12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横向的预留安装槽9;所述主框架1与中间曲梁2一体注塑加工成型,所述主框架1与中间曲梁2的材质为LFT-PP塑料,所述纤维绳10的材质为碳纤绳。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连接有中间曲梁,所述中间曲梁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垂直,中间曲梁的中部具有弯向上横梁的上凸部和弯向下横梁的下凸部,上凸部和上横梁之间以纤维绳连接,下凸部和下横梁之间以纤维绳连接;所述上横梁上设有一排机盖锁安装孔,所述下横梁的外侧面设有前保险杠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设有导风板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设有前横梁连接孔,所述上横梁的内侧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的预留安装槽,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具有纵向的预留安装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连接有中间曲梁,所述中间曲梁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垂直,中间曲梁的中部具有弯向上横梁的上凸部和弯向下横梁的下凸部,上凸部和上横梁之间以纤维绳连接,下凸部和下横梁之间以纤维绳连接;所述上横梁上设有一排机盖锁安装孔,所述下横梁的外侧面设有前保险杠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设有导风板安装孔,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外侧面设有前横梁连接孔,所述上横梁的内侧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的预留安装槽,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具有纵向的预留安装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可调节汽车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部具有对称的两个,中间曲梁在靠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