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811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6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吸附脱硫剂的组成为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氧化镍和氧化钼,以氧化物计,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的含量为40‑85wt%,氧化镍的含量为10‑35wt%;氧化钼的含量为0‑25wt%。吸附脱硫剂的比表面积为150‑220m

A desulphurizing treatment method for FCC gasoline

Desulfurization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ing method of FCC gasoline, using a fixed bed reactor; composition of desulphurization agent for aluminum spinel containing zinc Zinc Oxide, nickel oxide and molybdenum oxide, oxide, zinc content of aluminum spinel to Zinc Oxide's 40 85wt%, content of nickel oxide is 10 35wt%; the content of molybdenum oxide is 0 25wt%.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agen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50 22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催化裂化汽油各馏分的吸附脱硫过程。
技术介绍
相对国外汽油而言,我国汽油来源复杂,性质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硫和烯烃含量上,其中硫含量较国外明显偏高。为了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在国内开展汽油深度脱硫研究,获得一条行之有效的脱硫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国内汽油组成中约70%左右为催化裂化汽油,因此,国内汽油的脱硫关键就在于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目前,我国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主要通过加氢脱硫工艺,虽然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的优点,但是面对日益严格的汽油质量升级要求,其配套催化剂已经很难同时满足深度脱硫和低烯烃饱和的使用要求。为此,炼化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开展了新型脱硫技术的研究,其中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凭借其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化学氢耗低和辛烷值损失小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对于此技术所使用的脱硫吸附剂,就现已公开的报道来看,其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穿透硫容较低和单程运行时间较短等问题。目前,氧化锌和氧化铝的复合材料常作为脱硫催化材料用于加氢脱硫和吸附脱硫领域。该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包括浸渍法、机械混合法、共沉淀法和胶溶法。其中,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是以氧化铝作为前驱物,通过调整其比表面积来制备锌铝复合材料,但是该复合材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锌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使用过程中极易导致氧化锌的流失,为此,可通过高温焙烧促使二者形成锌铝尖晶石来避免氧化锌的流失;而共沉淀法和胶溶法是采用含铝和锌的化合物通过沉淀或胶溶来制备锌铝前躯体,铝和锌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反应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可避免使用过程中的氧化锌流失,但是胶溶法制备出的材料比表面积最低,使其作为脱硫材料使用时受到制约。US5525210公开了一种FCC汽油脱硫的方法,其主要活性组分是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L酸,如氧化锌,所采用的方法是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其中浸渍法制备材料在815℃焙烧后比表面积为142m2/g,而采用共沉淀法在704℃焙烧后比表面积为74m2/g。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不仅焙烧温度较高,而且制备出的锌铝材料比表面积也偏低。CN200710045746.4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催化裂化助剂,该助剂包含锌铝尖晶石和均匀分散的氧化锌以及任选的至少一种稀土金属元素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由具有类水滑石结构的锌铝层状物质与任选的稀土水合氧化物的混合物经焙烧而制得,化学式为ZnAl2O4·(1-9)ZnO·(0-0.5)RE2O3;其制备方法是将氢氧化钠和可溶性无机钠盐滴加到锌盐、铝盐和稀土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溶液的pH值为8-11,在500-1000℃焙烧1-4h。该助剂成型后与常规FCC催化剂和/或活性强化助剂掺合应用于催化裂化过程中,具有降低汽油硫含量功能并具有优异的水热稳定性。为得到锌铝尖晶石结构,该材料需要在较高温度焙烧,焙烧后比表面积最大为120m2/g。CN201210178395.5公开了一种纳米锌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锌盐加入水中溶解,加入铝源,搅拌10~30分钟,加入扩孔剂,搅拌,在20~100℃老化30~60分钟,干燥,500~1200℃焙烧;原料摩尔配比为Zn∶Al∶水=1∶2∶16~35;以氧化锌的质量为100%计算,扩孔剂的加入量为0.5~30%;扩孔剂为蔗糖、丙三醇、碳酸铵、碳酸氢铵、聚苯乙烯乳液、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合成的锌铝尖晶石的比表面积从60到300m2/g。该方法投料的锌铝配比较低并且制备过程添加扩孔剂,仅得到锌铝尖晶石,不包含均匀分散的氧化锌。CN201310625314.6公开了一种强吸附、高可见光降解性能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三元类水滑石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焙烧获得的高比表面介孔结构锌铝尖晶石和氧化锌、氧化镍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用于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本专利技术利用硝酸锌、硝酸镍、硝酸铝、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分别配制成盐溶液和碱溶液,在80℃并磁力搅拌下,用恒流泵将其混合;反应混合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于130-180℃下水热处理5-10h;抽滤、洗涤、干燥即得前驱体,将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在400-600℃下焙烧2-6小时,即得产物,锌、镍、铝离子摩尔比为1-3:1-3:1-3,比表面积大于150m2/g。该方法合成三元类水滑石前驱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水热处理,并且处理时间较长。CN200310121344.X公开了一种掺杂铝的纳米级氧化锌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锌的可溶性盐与掺杂元素铝、镓、铟、钇、钪、锡、锗、硅的可溶性盐的混合盐溶液和沉淀剂同时滴加到水中,在控制整个反应体系的温度40-75℃和pH值7.0-7.5的条件下,产生共沉淀生成掺杂的氧化锌前驱体碱式碳酸锌,通过在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氛下焙烧,获得了掺杂的超细氧化锌导电粉体材料,但该法制备的材料是应用于导电材料,掺杂元素的添加摩尔量仅为锌和掺杂元素总摩尔量的0.1-10%。CN200510028233.3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烟气高效硫转移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锌、镁和铝为活性组元,以铈和钒为助剂,在60-80℃、pH值8-10的条件下,将锌盐、镁盐、铝盐和铈盐的混合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得到的共沉淀产物在400-600℃焙烧6-8h,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锌镁铝铈类水滑石,锌、镁、铝三种金属的摩尔比为1.0:1.0-4.5:1.0-2.0,采用该材料制备的硫转移剂具有高效的SOx吸附和脱附性能及良好的机械强度。CN200910087590.5公开了一种重整原料油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制备方法涉及共混法、共熔法和共沉淀法,其特征在于重量组成为:ZnO:10%-40%、NiO:15%-22%、Al2O3:10%-17%、SiO2:5%-22%,余量为不可免的杂质。CN201310089762.9公开了一种纳米尺寸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分步沉淀制备方法,是采用金属的可溶性盐和碱为原料,通过分步沉淀反应使构成LDH层板的金属离子分别沉淀,并在第二步沉淀过程中生产LDH,比表面积为140-280m2/g。相对于共沉淀法,该专利技术虽然采用了两次沉淀,但是制备的LDH材料比表面积较高,但该专利技术反应时间较长,实施例中给出的反应时间在10小时以上。《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助剂的研究-锌铝尖晶石的合成及其裂化脱硫性能》(作者:王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年19卷2期):公开一种锌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将偏铝酸钠溶液和硝酸锌溶液按m(Al2O3)/m(ZnO)=9的比例,分别以相同的速率滴加到40℃的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6%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8.6,生成的沉淀物经老化15min后,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9.0。沉淀物经3次以上的重复过滤、洗涤,以除去Na+。最后将沉淀物在120℃下干燥4h,再于700℃下焙烧2h。样品的比表面积基本都在160m2/g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吸附脱硫剂,适用于催化裂化汽油各馏分的吸附脱硫过程。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温和的操作条件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吸附脱硫剂的组成为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氧化镍和氧化钼,以氧化物计,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的含量为40‑85wt%,氧化镍的含量为10‑35wt%;氧化钼的含量为0‑25wt%;吸附脱硫剂的比表面积为150‑22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吸附脱硫剂的组成为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氧化镍和氧化钼,以氧化物计,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的含量为40-85wt%,氧化镍的含量为10-35wt%;氧化钼的含量为0-25wt%;吸附脱硫剂的比表面积为150-220m2/g,反应吸附脱硫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0-450℃,反应压力0.5-3.0MPa,体积空速2-10h-1,氢油体积比0.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反应器为固定床绝热反应器或固定床等温反应器;反应温度是300-3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压力是0.5~0.8MPa,体积空速是5~8h-1,氢油体积比是0.2~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的含量为40-80w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锌铝尖晶石的氧化锌的含量为45-75w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脱硫剂比表面积为180-220m2/g。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脱硫剂比表面积为200-220m2/g。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君常晓昕吴杰李自夏高源冯琪李景锋初伟王廷海向永生王书峰黄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