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羿专利>正文

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761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塑料元件(2)和弹性辅助组件,弹性辅助组件包括支座和一端连接在支座上的弹簧(1),塑料元件(2)连接在支座与弹簧(1)之间使弹簧(1)处于蓄能状态,并在过热时受拉断裂,使弹簧(1)释放能量,所述的弹簧(1)及支座上均设有用于与报警器连接的电极(5),两个电极(5)在弹簧(1)释放能量时接触,接通报警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适用性广、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占用空间小、常温可靠性及报警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误触率低。

An overheating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ermal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plastic element (2) and elastic auxiliary components, elastic auxiliary assembly includes a spring support and is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 (1), plastic components (2) is connected in the seat and the spring (1) between the spring (1) in the storage state, and in overheating when the tension fracture of the spring (1) release of energy, the spring (1) and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d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n alarm (5), two (5) electrode in the spring (1) with the release of energy, to switch on the alar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wide applicability,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layout, small occupied space, reliable room temperature, high alarm reliability, fast response speed and low false touch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热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辅助过热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温度失控将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过热保护,指温度超过某一阈值时就启动相应的保护功能。目前过热保护一般使用热敏感的电子元件或者双金属片来组建过热保护电路,实现过热保护的功能,具有智能化、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是目前的主流技术。但是电子元器件及双金属片存在可靠性问题,一旦失效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电动汽车是主流,它的优点是节约燃油能源、减少废气排放、效率高、噪声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据统计,2016年国内外共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35起,涉事车辆共计46辆,行业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从起火原因来看,由自燃引发的事故为9起,占31%,可见由动力电池原因导致的自燃仍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首要原因。动力电池起火的具体案例有电池过充电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有电芯电极连接处松动,继而热控片不起作用,导致电池发热,从而发生火灾的。如果能够有一个辅助的可靠过热报警系统,在常规控制系统失效时向安全管理系统提供过热信息,将会提高电池系统整体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适用性广、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占用空间小、常温可靠性及报警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误触率低的过热保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塑料元件和弹性辅助组件,所述的弹性辅助组件包括支座和一端连接在支座上的弹簧,所述的塑料元件连接在支座与弹簧之间使弹簧处于蓄能状态,并在过热时受拉断裂,使弹簧释放能量,所述的弹簧及支座上均设有用于与报警器连接的电极,两个电极在弹簧释放能量时接触,接通报警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座包括一呈“匚”字型的支座本体,所述的支座本体由连接板及设置在连接板两端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组成,所述的弹簧和塑料元件设置在支座围成的半包围状空间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簧包括板弹簧或螺旋弹簧;当所述的弹簧为板弹簧时,板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和第一翼板的连接处,两个电极分别设置在板弹簧及第一翼板上,塑料元件设置在板弹簧和第二翼板之间,使板弹簧处于朝向第二翼板弯曲的蓄能状态;当所述的弹簧为螺旋弹簧时,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翼板的内侧面上,两个电极分别设置在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和第二翼板的内侧面上,塑料元件穿设在螺旋弹簧中,塑料元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翼板上,塑料元件的另一端与螺旋弹簧上设有电极的一端连接,使螺旋弹簧处于压缩的蓄能状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的弹簧为板弹簧时,所述的板弹簧及第一翼板均采用金属材质,并且分别作为一个电极,并且板弹簧的自由端和第一翼板的自由端均设有凸起部;当所述的弹簧为螺旋弹簧时,所述的第二翼板采用金属材质,并作为一个电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元件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与支座和弹簧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元件呈长柱状、哑铃状、多层薄膜状或丝束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元件呈长柱状或哑铃状,当塑料元件呈长柱状时,侧面有至少一个缺口,作为过热熔化时的易断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元件呈多层薄膜状或丝束状;当塑料元件呈多层薄膜状时,所述的塑料元件包括多片平行设置的塑料薄膜,相邻两片塑料薄膜间隔有间隙;当塑料元件呈丝束状时,所述的塑料元件包括多根塑料纤维丝,各塑料纤维丝之间隔有间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塑料纤维丝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于塑料纤维丝的直径。有利于空气与各塑料纤维丝的接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元件采用熔化温度与设定的过热温度相匹配的塑料材料,所述的塑料材料包括聚己内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或聚甲醛。本技术的塑料元件的材料根据其所应用的工况温度要求选择不同熔化温度的塑料材料,如聚己内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或聚甲醛等,也可以通过共混、填充、交联、增强、共聚等工艺,得到所需熔化温度的塑料材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材料中还含有增强纤维,所述的增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增强纤维一般采用短切纤维的形式。避免对装置的报警可靠性造成影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弹簧预先固定一定的变形量,利用塑料元件为弹簧的蓄能提供支撑,当周边温度上升到塑料元件的熔化温度时,塑料元件熔化,失去支撑作用,弹簧释放能量,弹性辅助装置产生动作,使两个电极接触连接,从而接通报警器电路,从而能够输出报警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2)支座采用呈“匚”字型的半包围的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对其中的弹簧和塑料元件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采用螺旋弹簧,并将塑料元件穿设在螺旋弹簧内时)。弹簧和塑料元件布局合理,有效利用了“匚”字型支座内的空间,结构紧凑,能够有效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地,通过将弹簧或支座的某部分本身作为一个电极,能够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结构的紧凑性。(3)本技术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有利于空气与塑料元件的接触,过热时热量能够有效传递至塑料元件,提高了装置的报警可靠性。(4)本技术的塑料元件平时处于受拉状态,过热时,受拉断裂,弹簧释放能量,可靠性高。进一步地:当塑料元件呈多层薄膜状或丝束状的形式时,能够有效增大塑料元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塑料元件对温度的敏感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响应速度和报警可靠性。而且这种情况下,在不影响装置的响应速度和报警可靠性的同时,塑料元件可以通过采用较多的薄膜层数或塑料纤维丝数,具备较大的强度冗余,增强常温下塑料元件的强度,防止误触发,提高装置的常温可靠性。当塑料元件采用哑铃状或带缺口的长柱状时,具有易断点,能够提高响应速度和报警可靠性。(5)通过将连接部与支座和弹簧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卡接连接或螺钉连接),设计成易更换的结构形式,使塑料元件可以作为耗材更换,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同时,一个弹性辅助组件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塑料元件,实现对不同工况温度的匹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6)塑料元件通过增强纤维增强后,不影响材料的熔点,但是可以提高材料在低温时的强度,克服塑料元件的长期蠕变现象,在塑料元件直径较小的情况下,便可以保证在常温下具有较强的强度,不会意外断裂误触发,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减少了塑料元件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塑料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塑料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弹簧,2为塑料元件,21为塑料薄膜,22为塑料纤维丝,31为连接板,32为第一翼板,33为第二翼板,4为连接部,5为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塑料元件2和弹性辅助组件,弹性辅助组件包括支座和一端连接在支座上的弹簧1,塑料元件2连接在支座与弹簧1之间使弹簧1处于蓄能状态,并在过热时受拉断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过热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元件(2)和弹性辅助组件,所述的弹性辅助组件包括支座和一端连接在支座上的弹簧(1),所述的塑料元件(2)连接在支座与弹簧(1)之间使弹簧(1)处于蓄能状态,并在过热时受拉断裂,使弹簧(1)释放能量,所述的弹簧(1)及支座上均设有用于与报警器连接的电极(5),两个电极(5)在弹簧(1)释放能量时接触,接通报警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元件(2)和弹性辅助组件,所述的弹性辅助组件包括支座和一端连接在支座上的弹簧(1),所述的塑料元件(2)连接在支座与弹簧(1)之间使弹簧(1)处于蓄能状态,并在过热时受拉断裂,使弹簧(1)释放能量,所述的弹簧(1)及支座上均设有用于与报警器连接的电极(5),两个电极(5)在弹簧(1)释放能量时接触,接通报警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包括一呈“匚”字型的支座本体,所述的支座本体由连接板(31)及设置在连接板(31)两端的第一翼板(32)和第二翼板(33)组成,所述的弹簧(1)和塑料元件(2)设置在支座围成的半包围状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1)包括板弹簧或螺旋弹簧;当所述的弹簧(1)为板弹簧时,板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31)和第一翼板(32)的连接处,两个电极(5)分别设置在板弹簧及第一翼板(32)上,塑料元件(2)设置在板弹簧和第二翼板(33)之间,使板弹簧处于朝向第二翼板(33)弯曲的蓄能状态;当所述的弹簧(1)为螺旋弹簧时,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翼板(32)的内侧面上,两个电极(5)分别设置在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和第二翼板(33)的内侧面上,塑料元件(2)穿设在螺旋弹簧中,塑料元件(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翼板(32)上,塑料元件(2)的另一端与螺旋弹簧上设有电极(5)的一端连接,使螺旋弹簧处于压缩的蓄能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羿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