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4752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0:01
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将伺服电机看作均质物体,进行过热保护时,首先测定被测电机的热模型参数,然后计算当前工况下的稳态温升Δ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伺服系统故障保护应用领域,涉及伺服电机热模型的测定及过热保护,为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伺服系统实际应用中,伺服电机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定子绕组、磁钢、轴承、光电编码器等关键零部件疲劳,电机绝缘能力的下降,影响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直接发生绝缘损坏、绕组短路、电机烧毁等故障。因此必须对伺服电机进行过热保护,以提高伺服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定子绕组中内埋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是最常见的过热保护方案,其优点在于可实时监控电机温度并进行保护;缺点在于增加了系统成本、增加了外部接口与接线;传感器本身的可靠性、外部接线的完整性、信号抗干扰性都会影响过热保护的可靠性。另一种常见的电机过热保护方案是基于I-t或者I2-t反时限的电流过载保护机制,例如中国专利CN102810850A《一种电机运行过载保护方法》和专利申请CN104935224A《交流同步电机及其过载保护方法》;由于过载保护这类方案仅依赖于电流信号,容易出现过热保护时温度偏差比较大的情形。也有通过建立电机热模型来推定电机温度进行电机过热保护的方案,例如中国专利CN103368499A《通过推定的温度进行电动机过热保护的电动机控制装置》,但其仅对电流及其高次谐波引起的铜耗进行建模,但未考虑铁耗、机械损耗等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电机过热保护机智存在的缺陷,需要提出新的电机过热保护方法,简化过热保护的系统成本,提高过热保护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将伺服电机看作均质物体,温升变化Δτ满足式(1):式中Δτ∞为稳态温升,Tth为热时间常数,t为时间,根据伺服电机热损耗的构成知识,建立稳态温升与电机电流及转速的关系式(2):式中Irms为电机相电流的有效值,ωrms为电机转速的有效值,k1、k2为正相关系数,λ为指数幂;进行过热保护时,首先测定被测电机的热模型参数Tth、k1、k2和λ,然后根据式(2)计算当前工况下的稳态温升Δτ∞;再根据式(1)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温升变化Δτ,判断是否满足过热保护条件。所述测定被测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参数具体为:步骤101,使伺服电机工作在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的工况下,记录时间-温升变化数据直至达到热平衡,测定热时间常数Tth;步骤102,使伺服电机运行在某转速下,选取2~3个转矩点进行加载测试,记录各转矩点下的稳态温升;步骤103,更换运行转速,重复步骤102;步骤104,使用步骤102、103的测试数据,根据式(2),求解系数k1、k2和λ。本专利技术基于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实时估算电机内部温升,用户电机的过热保护。通过实测数据测定热模型参数,并构建被测电机的热模型。由于采用实测的先验数据,使得建模的准确度高,也提升了温升估算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电机过热保护时,无需额外的温度传感器,节省了系统成本;2)传统基于反时限电流过载保护机制,仅考虑了铜耗对温升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温升建模更接近实际热模型,并兼顾了模型的精度与效率;3)本专利技术建模方法简便,通过常规加载测试获取的数据,便可测定热模型的具体参数;4)本专利技术建立的热模型结构,易于单片机编程实现,可由伺服系统软件实现电机的过热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伺服电机发热过程的曲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流程中,测定被测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参数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测定被测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参数时,测定绘制的温升-时间曲线。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判断当前的温升是否触发了电机过热保护的条件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伺服电机在运行时,内部存在多种损耗,包括:(1)定子绕组的铜耗;(2)定子铁芯中磁场交变引起的铁耗;(3)机械风阻摩擦损耗;(4)高次谐波磁场引起的杂散损耗(可视作高频铁耗)。这些损耗都会转变成热量,以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向周围介质传播散发,使得电机各部件的温度升高;除损耗之外,电机温升还受热阻、散热条件等影响,当内部发热与外部散热达到平衡状态时,电机的内部温度亦趋于稳定。虽然伺服电机内部由多种材料组成,其导热能力也各不相同,但由于结构安装紧凑,气隙很小,仍可近似看作均质物体,其温升变化满足关系式(1)式中Δτ∞称为稳态温升,Tth称为热时间常数,其发热过程如图1所示,是一阶指数曲线,通常当t=(3~4)Tth时温升就基本稳定。根据伺服电机热损耗的构成知识,铜耗与定子电枢电流有效值的平方成正比,而其他损耗与电机转速相关,诸如机械风阻摩擦损耗、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等均与转速正相关。因此建立稳态温升与电机电流及转速的关系式(2)式中Irms为电机相电流的有效值,ωrms为电机转速的有效值,k1、k2为正相关系数,λ为指数幂。本专利技术基于伺服电机的热模型机理,通过估算当前运行工况下的实时温升,用于伺服电机的过热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首先测定被测电机的热模型参数Tth、k1、k2、λ;然后根据式(2)计算当前工况下的稳态温升Δτ∞;再根据式(1)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温升Δτ,判断是否满足过热保护条件。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测定被测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参数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步骤101,使伺服电机工作在额定转速、额定转矩的工况下,记录时间-温升变化数据直至达到热平衡,根据图1,测定热时间常数Tth;步骤102,使伺服电机运行在某转速下,选取2~3个转矩点进行加载测试,记录各转矩点下的稳态温升;这里的转速在额定转速以下即可,包含额定转速;步骤103,更换运行转速,重复上述步骤,更换后的转速与之前的转速的跨度在500~1000RPM,根据后续的计算求解需求,一般重复1~2次即可;步骤104,使用步骤102、103的测试数据,根据式(2),近似求解系数k1、k2、λ。下面以附图为基础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某款被测电机铭牌如下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5.4A额定转速3000RPM额定转矩3.1N.m额定功率1KW参考图2流程,首先测定该电机热模型的相关参数,包括电机的热时间常数Tth、与电流相关的系数k1、与转速相关的系数k2、λ。测定该电机热模型的相关参数具体如图3,实施步骤101,使电机运行在额定工况下(3000RPM、3.1N.m),直至热平衡状态,将实测数据绘制温升—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测得该电机的热时间常数Tth=29min。实施步骤102、103,使电机分别运行在1000RPM、2000RPM,加载转矩依次为50%额定转矩、100%额定转矩、120%额定转矩,测试数据见表1。表1实施步骤104,根据表1的测试数据,近似求解出系数k1=1.828、k2=0.03473、λ=0.75。将上述求解的系数代入式(2),与表1相比,验证计算得到的温升误差在工程应用允许的范围内,见表2。表2至此,热模型参数Tth、k1、k2、λ确定,完成了此款电机热模型的建立,可以基于该模型进行电机过热保护。由于是依据S1工作制(连续运行模式)的测试数据建立电机的热模型,而实际伺服电机通常工作在S6工作制(断续运行模式),转速和转矩都是瞬时变化的,通过对一段时间取有效值进行等效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时间段步长取为30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是将伺服电机看作均质物体,温升变化△τ满足式(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是将伺服电机看作均质物体,温升变化△τ满足式(1):式中△τ∞为稳态温升,Tth为热时间常数,t为时间,根据伺服电机热损耗的构成知识,建立稳态温升与电机电流及转速的关系式(2):式中Irms为电机相电流的有效值,ωrms为电机转速的有效值,k1、k2为正相关系数,λ为指数幂;进行过热保护时,首先测定被测电机的热模型参数Tth、k1、k2和λ,然后根据式(2)计算当前工况下的稳态温升△τ∞;再根据式(1)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温升变化△τ,判断是否满足过热保护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过热保护方法,其特征是测定被测伺服电机的热模型参数具体为: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峰齐丹丹钱巍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