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类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35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类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取;(2)粉碎;(3)预处理;(4)双酶糖化;(6)灭菌;(7)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P-01的扩大培养和应用;(8)发酵;(9)蒸馏;其特征是:预处理采用白腐真菌固态培养降解稻草的方法进行木质素降解处理,具体步骤(一)菌种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  chrysosporium)该菌种由中国农科院上海食用菌所惠赠,为一种真菌,在特定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产生分解木质素的酶类,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二)特定的培养基生成条件①向每100克干稻草中加入2克的葡萄糖和0.3克的氯化铵,水100克,混匀,121℃下灭菌2h,接入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培养降解;②培养降解的条件:接种量为5%,37-39℃,pH自然,料容比为1∶5(料干重:容器体积),周期为30天。本方法能够提高乙醇产出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燃料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
技术介绍
在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存在严重危机和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燃料乙醇以其可再生、无环境污染、在机动车中使用技术过关等优点备受政府和社会重视。然而传统的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采用淀粉质原料如小麦、玉米、薯干等,或者糖质原料如甘蔗糖蜜、甜菜糖蜜等,需要消耗大量的农作物,生产成本较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植物纤维资源十分丰富,仅农作物秸秆每年产量就达7亿吨,目前的利用主要是农村炊事用,部分还田,少量通过气化、固化来作能源用,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如果采用秸秆类纤维原料来生产燃料乙醇将对资源和社会均将产生良好的效益。近些年有人专利技术了从纤维中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其主要工艺如下(1)选取原料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自然干燥后,备用。(2)粉碎秸秆稻草经锤式粉碎机粉碎、过筛成20~40目稻草粉。(3)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主要是木质素降解处理。(4)双酶糖化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45℃、pH4.5、150rpm、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糖化,获得还原糖。(5)过滤对秸秆的糖化液经过滤后除去固态不溶物后成为澄清的糖化液。(6)灭菌经添加营养物质调整后的糖化液要经过121℃,30min灭菌处理。(7)发酵采用P-01对初始糖浓度为6%糖化液在30℃发酵,周期为84h。(8)蒸馏本操作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塔式或柱式蒸馏,与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的蒸馏方式完全相同。上述工艺虽然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出燃料乙醇,但由于原料的预处理方法不到位,影响乙醇燃料的产出率,以至于使生产乙醇的费用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秸秆类纤维原料的预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后,能够提高乙醇产出率、降低成本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自然干燥后,备用;(2)粉碎秸秆稻草经锤式粉碎机粉碎、过筛成20~40目稻草粉;(3)预处理原料经白腐真菌在固态培养方式下进行木质素降解处理; (4)双酶糖化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45℃、pH4.5、150rpm、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糖化,获得还原糖;(5)过滤对秸秆的糖化液经过滤后除去固态不溶物后成为澄清的糖化液;(6)灭菌经添加营养物质调整后的糖化液要经过121℃,30min灭菌处理;(7)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P-01的扩大培养和应用用基本培养基对P-01进行扩大培养,之后按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基本培养基A(g/100ml)MgSO4·7H2O 0.05,CaCl2·H2O 0.01,KH2PO40.1,(NH4)2SO40.5,NaCl 0.01,琼脂2.0,pH5.0;(8)发酵采用P-01对初始糖浓度为6%糖化液在30℃发酵,周期为84h;(9)蒸馏本操作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塔式或柱式蒸馏,与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的蒸馏方式完全相同。本技术的关键集中在原料预处理阶段,采用生物方法固态培养降解稻草,利用微生物破坏木质纤维素结构的完整并使部分木质素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木质纤维素更易于在糖化处理阶段被纤维素酶作用。预处理的具体步骤(1)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 chrysosporium)特性由中国农科院上海食用菌所惠赠,为一种真菌,在特定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产生分解木质素的酶类,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2)工艺过程和条件①向稻草中加入葡萄糖、氯化铵和水(其中每100克干稻草中加葡萄糖2克、氯化铵0.3克、水100克),混匀,121℃下灭菌2h,接入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培养降解。②培养降解的条件接种量为5%,37-39℃,pH自然,料容比为1∶5(料干重∶容器体积),周期为30天。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取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自然干燥后,备用;(2)粉碎秸秆稻草经锤式粉碎机粉碎、过筛成20~40目稻草粉;(3)预处理;(4)双酶糖化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45℃、pH4.5、150rpm、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糖化,获得还原糖;(5)过滤对秸秆的糖化液经过滤后除去固态不溶物后成为澄清的糖化液;(6)灭菌经添加营养物质调整后的糖化液要经过121℃,30min灭菌处理;(7)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tannophilus)P-01的扩大培养和应用用基本培养基对P-01进行扩大培养,之后按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基本培养基为A(g/100ml)MgSO4·7H2O 0.05,CaCl2·H2O 0.01,KH2PO40.1,(NH4)2SO40.5,NaCl 0.01,琼脂2.0,pH5.0。(8)发酵采用P-01对初始糖浓度为6%糖化液在30℃发酵,周期为84h;(9)蒸馏本操作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塔式或柱式蒸馏,与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的蒸馏方式完全相同;预处理采用白腐真菌固态培养降解稻草的方法进行木质素降解处理,具体步骤(一)菌种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 chrysosporium)该菌种由中国农科院上海食用菌所惠赠,为一种真菌,在特定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产生分解木质素的酶类,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二)特定的培养基生成条件①向每100克干稻草中加入2克的葡萄糖和0.3克的氯化铵,水100克,混匀,121℃下灭菌2h,接入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培养降解;②培养降解的条件接种量为5%,37-39℃,pH自然,料容比为1∶5(料干重容器体积),周期为30天。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1、成本低 2、环境污染小 3、条件温和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取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自然干燥后,备用;(2)粉碎秸秆稻草经锤式粉碎机粉碎、过筛成20~40目稻草粉;(3)预处理;(4)双酶糖化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45℃、pH4.5、150rpm、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糖化,获得还原糖;(5)过滤对秸秆的糖化液经过滤后除去固态不溶物后成为澄清的糖化液;(6)灭菌经添加营养物质调整后的糖化液要经过121℃,30min灭菌处理;(7)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tannophilus)P-01的扩大培养和应用用基本培养基对P-01进行扩大培养,之后按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8)发酵采用P-01对初始糖浓度为6%糖化液在30℃发酵,周期为84h;(9)蒸馏本操作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塔式或柱式蒸馏,与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的蒸馏方式完全相同;其特征是预处理采用白腐真菌固态培养降解稻草的方法进行木质素降解处理,具体步骤(一)菌种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chrysosporium)该菌种由中国农科院上海食用菌所惠赠,为一种真菌,在特定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产生分解木质素的酶类,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二)特定的培养基生成条件①向每100克干稻草中加入2克的葡萄糖和0.3克的氯化铵,水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类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取: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自然干燥后,备用;(2)粉碎:秸秆稻草经锤式粉碎机粉碎、过筛成20~40目稻草粉;(3)预处理;(4)双酶糖化: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45℃、pH4.5、150rpm、液固比为15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糖化,获得还原糖;(5)过滤:对秸秆的糖化液经过滤后除去固态不溶物后成为澄清的糖化液;(6)灭菌:经添加营养物质调整后的糖化液要经过121℃,30min灭菌处理;(7)嗜鞣管囊酵母(Pachysolentannophilus)P-01的扩大培养和应用:用基本培养基对P-01进行扩大培养,之后按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8)发酵:采用P-01对初始糖浓度为6%糖化液在30℃发酵,周期为8 4h;(9)蒸馏:本操作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塔式或柱式蒸馏,与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的蒸馏方式完全相同;其特征是:预处理采用白腐真菌固态培养降解稻草的方法进行木质素降解处理,具体步骤(一)菌种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chr ysosporium)该菌种由中国农科院上海食用菌所惠赠,为一种真菌,在特定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产生分解木质素的酶类,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二)特定的培养基生成条件①向每100克干稻草中加入2克的葡萄糖和0.3克的氯化铵,水100克,混匀,121℃下灭菌2h,接入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培养降解;②培养降解的条件:接种量为5%,37-39℃,pH自然,料容比为1∶5(料干重∶容器体积),周期为30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良宋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