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769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它是包括相互连接配合的主动轴、延时内筒、延时外筒和冲击座,主动轴与延时内筒之间螺纹连接。主动轴在动力设备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带动延时内筒向上做直线运动,延时内筒再带动延时外筒向上直线运动,延时外筒底部的卡齿从冲击座顶部凸台上的凹槽中脱离后,主动轴底部圆台上的滑块冲入凹槽中,主动轴与冲击座相连接,对待扭转冲击设备产生扭转冲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给定扭转动力设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控制内筒的直线运动的时间长短,达到扭转冲击的延时控制,得到待扭转冲击设备所需扭转冲击的速度,进而满足不同的扭转冲击加载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扭转冲击的加载强度,主要由扭转动力设备的性能决定,比如电动机转速、电动机从静止状态到额定转速的时间长度。对于给定的扭转动力设备,比如实验用冲击加载设备,在需要不同转速的扭转冲击加载的情况下,无法调节扭转冲击时转动轴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以克服现有扭转冲击装置在给定扭转动力设备的情况下无法调节扭转冲击转速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它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同轴的主动轴、冲击座,主动轴包括竖直轴和安装在竖直轴底部的圆台,竖直轴的顶端设有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连接槽,冲击座的顶部设有外径大于圆台直径的圆环状凸台,冲击座的内壁上设有与待扭转冲击设备相连接的卡槽,所述竖直轴的外壁顶部设有挡板,竖直轴的外壁上由内至外依次套接有同轴的延时内筒、延时外筒,延时内筒的高度低于延时外筒的高度,延时外筒的上缘位于挡板的下方;竖直轴与延时内筒之间为螺纹连接,延时内筒的顶部设有相对置的两个内滑块,内滑块插放于延时外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它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同轴的主动轴(1)、冲击座(4),主动轴(1)活动放置在冲击座(4)的上方,主动轴(1)包括竖直轴(17)和安装在竖直轴底部的圆台(18),竖直轴(17)的顶端设有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连接槽(5),冲击座(4)的顶部设有外径大于圆台直径的圆环状凸台(19),冲击座(4)的内壁上设有与待扭转冲击设备相连接的卡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轴(17)的外壁顶部设有挡板(6),竖直轴(17)的外壁上由内至外依次套接有同轴的延时内筒(2)、延时外筒(3),延时内筒(2)的高度低于延时外筒(3)的高度,延时外筒(3)的上缘位于挡板(6)的下方;竖直轴(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延时调速扭转冲击装置,它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同轴的主动轴(1)、冲击座(4),主动轴(1)活动放置在冲击座(4)的上方,主动轴(1)包括竖直轴(17)和安装在竖直轴底部的圆台(18),竖直轴(17)的顶端设有与动力设备相连接的连接槽(5),冲击座(4)的顶部设有外径大于圆台直径的圆环状凸台(19),冲击座(4)的内壁上设有与待扭转冲击设备相连接的卡槽(16),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轴(17)的外壁顶部设有挡板(6),竖直轴(17)的外壁上由内至外依次套接有同轴的延时内筒(2)、延时外筒(3),延时内筒(2)的高度低于延时外筒(3)的高度,延时外筒(3)的上缘位于挡板(6)的下方;竖直轴(17)与延时内筒(2)之间为螺纹连接,延时内筒(2)的顶部设有相对置的两个内滑块(12),内滑块(12)插放于延时外筒(3)顶端两侧的内滑块导向槽(11)中,延时内筒(2)与延时外筒(3)之间无接触无摩擦,延时外筒(3)的底部设有数块卡齿(14),卡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黄玉玲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