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719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该隔震支座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与地基之间,隔震支座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下支座板以及与建筑物基础下表面相连的上支座板,下支座板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板,该聚四氟乙烯板的底部卡设在下支座板内,上支座板的底部固定设有镜面不锈钢板,并通过镜面不锈钢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聚四氟乙烯板上,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形状记忆合金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建筑物的水平滑移隔震,并具有自复位功能,能够自动消除建筑物在震后产生的整体位移,且稳定性及安全性好,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隔震能力,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水平隔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隔震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工程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隔震技术主要利用隔震支座,通过延长上部结构周期,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摩擦滑移隔震支座是一类常用的隔震支座,主要包括摩擦摆支座和水平滑移隔震支座。其中,摩擦摆支座虽然凭借重力作用具有自复位特性,但其在滑动过程中,会导致上部结构的上下起伏,因而稳定性差,不适用于高层结构隔震;而水平滑移隔震支座虽然稳定性较好,但却不具有自复位功能,导致结构在震后会有较大的整体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隔震能力且具有在震后自复位功能的自复位隔震支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该隔震支座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与地基之间,所述的隔震支座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下支座板以及与建筑物基础下表面相连的上支座板,所述的下支座板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板,该聚四氟乙烯板的底部卡设在下支座板内,所述的上支座板的底部固定设有镜面不锈钢板,并通过镜面不锈钢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所述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该隔震支座设置在建筑物基础(1)与地基(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支座包括设置在地基(2)上的下支座板(3)以及与建筑物基础(1)下表面相连的上支座板(4),所述的下支座板(3)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板(5),该聚四氟乙烯板(5)的底部卡设在下支座板(3)内,所述的上支座板(4)的底部固定设有镜面不锈钢板(6),并通过镜面不锈钢板(6)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聚四氟乙烯板(5)上,所述的上支座板(4)与下支座板(3)之间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形状记忆合金条(7),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条(7)对震后产生水平滑移的上支座板(4)进行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该隔震支座设置在建筑物基础(1)与地基(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支座包括设置在地基(2)上的下支座板(3)以及与建筑物基础(1)下表面相连的上支座板(4),所述的下支座板(3)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板(5),该聚四氟乙烯板(5)的底部卡设在下支座板(3)内,所述的上支座板(4)的底部固定设有镜面不锈钢板(6),并通过镜面不锈钢板(6)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聚四氟乙烯板(5)上,所述的上支座板(4)与下支座板(3)之间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形状记忆合金条(7),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条(7)对震后产生水平滑移的上支座板(4)进行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座板(3)包括设置在地基(2)上的下支座板支撑部(31)以及设置在下支座板支撑部(31)上且呈圆环形的下支座板连接部(32),所述的上支座板(4)包括与建筑物基础(1)下表面相连的上支座板支撑部(41)以及设置在上支座板支撑部(41)底部的上支座板连接部(42),所述的下支座板连接部(32)环绕设置在上支座板连接部(42)的外部,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条(7)设置在下支座板连接部(32)与上支座板连接部(4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条(7)的一端与下支座板连接部(3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上支座板连接部(4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卫星谢志行拜立岗章仪青刘念王梁坤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