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71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围成多条沿经纱或纬纱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内填充有布料填充物。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绒面布的构造形式,其正面由布筒凸显明显的立体效果,布面紧实,反面具有很强的绒感,且兼具立体效果,中间采用打纬填充正面与反面形成的中空布筒,并填充填充物,形成空气层面料,填充物起到保证布筒结构存在并形成立体效果的重要支撑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其具有显著的立体感和绒感,紧实、保暖且弹性好,工艺简单、结构牢固,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442116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3442116,申请日为2016年05月2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梭织空气层绒面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
技术介绍
对于梭织面料而言,要想获得较好的绒面效果,第一种为采用高收缩原材料,利用纱线特性,染整开纤后收缩得到绒面效果,此种方式,高收缩纱线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原料,但高收缩纱线的成本较高,且对染整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第二种采用磨毛工艺,此种工艺是相对较传统的一种方法,但此种方法得到的绒面绒的长度相对较短。第三种采用拉毛后剪毛工艺,此种工艺一般采含氨纶的原理或其他弹性纱线等收缩后拉毛后剪毛达到密实的绒面,但真因为采用的是弹性纤维,所以生产周期及生产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近几年市面流行一种空气层面料,此种面料为针织面料,此种面料外观厚实,手感回弹很好,并且重量轻,保暖性好,此面料在服装上的塑形性好。已广泛的运用在女装领域。解决前述问题并在一块梭织面料上体现上述两种面料的特性,也就是说具有空气层面料的回弹性手感及厚实的外观,而且重量轻,在保暖层又有很好的绒面效果,在增加松软的手感同时增强保暖性的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著的立体感和绒感,紧实、保暖且弹性好,工艺简单、结构牢固,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的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围成多条沿经纱或纬纱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内填充有布料填充物;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编织段和所述布筒;所述经纱包括处于奇数位置的奇数经纱和处于偶数位置的偶数经纱;所述正常编织段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共同编织;所述布筒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反面布仅由所述偶数经纱排列构成;或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偶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反面布仅由所述奇数经纱排列构成;相邻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编织而成,或相邻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偶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与所述经纱编织的A纬纱,和作为所述填充物的B纬纱。所述布筒为圆柱形。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准备经纱和纬纱,文版用平纹进行织造;(2)进行整经、浆纱、并轴、分绞、穿综和上轴;(3)从一侧至另一侧进行排序,定义处于奇数位置的经纱为奇数经纱,处于偶数位置的经纱为偶数经纱;以奇数经纱作为正面布,以偶数经纱作为反面布;当编织正面布时,奇数经纱与纬纱编织,而偶数经纱不与纬纱编织;或以偶数经纱作为正面布,以奇数经纱作为反面布;当编织正面布时,偶数经纱与纬纱编织,而奇数经纱不与纬纱编织;(4)进行退浆;(5)进行精炼并染色;(6)进行定型。在所述步骤(1)中,经纱采用P-75D/144FSDDTY,以总经14250条,采用50羽/in钢扣,入扣法4根/入,上机幅宽180.3cm,穿棕方式采用布边1.1.2.2,布身3-14页顺穿,布身共14090根;纬纱包括与经纱编织的A纬纱,和作为所述填充物的B纬纱;A纬纱为P-75D/144FSDDTY,B纬纱为600D/576FSDDTY,上机纬密122T/in;序号1、2的经纱为布边,其他奇数经纱为正面布,其他偶数经纱为反面布,文版序号1.2.3.4经过15次循环,以60纬作为正面布组织,当在编织正面布时,偶数经纱不与A纬纱交织,形成松软的绒面;文版序号5为B纬纱打纬的文版提法,把处于正面的序号为3.5.7.9.11.13的B纬纱全部提起,不与正面的经纱和反面的经纱交叉;文版序号6.7.8.为连接线的文版提法,第一段中正面的奇数经纱通过文版序号6.7.8.三次交叉后,到第二段中正面还是奇数经纱来体现;文版序号9.—16.为重复文版1.-8.的操作。在所述步骤(5)中,采用分散染色工艺进行染色;在所述步骤(4)中,采用泼水抗静电定型。在所述步骤(3)之后,还进行检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突破传统绒面布的构造形式,其正面由布筒凸显明显的立体效果,布面紧实,反面具有很强的绒感,且兼具立体效果,中间采用打纬填充正面与反面形成的中空布筒,并填充填充物,形成空气层面料,填充物起到保证布筒结构存在并形成立体效果的重要支撑作用。第一实施方式为,正面布由纬纱与奇数经纱编织而成,反面布仅由偶数经纱排列构成,此结构是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在布筒的两侧进行交叉换层,可具体实现布筒结构,结构简单牢固,在填充填充物后会显著增强立体效果和反面布的绒感,而且此结构后道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割绒,对织造机台要求也相对较低,普通的多臂重磅喷水梭织机即可。第二实施方式为,正面布由纬纱与偶数经纱编织而成,反面布仅由奇数经纱排列构成。此结构是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在布筒的两侧进行交叉换层,可具体实现布筒结构,结构简单牢固,在填充填充物后会显著增强立体效果和反面布的绒感,而且此结构后道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割绒,对织造机台要求也相对较低,普通的多臂重磅喷水梭织机即可。两种结构均可实现布筒结构,而且在实际编织过程中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在相邻的布筒之间进行提前交叉换层编织,然后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在布筒的两侧再进行交叉换层。可实现布筒结构,而且在实际编织过程中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最少可只在布筒的两侧进行交叉换层,工艺更加简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其具有显著的立体感和绒感,紧实、保暖且弹性好,工艺简单、结构牢固,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简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局部简易结构示意图。图中:1-经纱11-奇数经纱12-偶数经纱2-纬纱21-A纬纱3-布筒31-正面布32-反面布4-填充物5-正常编织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如图1和2所示,包括经纱1和纬纱2。经纱1和纬纱2围成多条沿经纱1或纬纱2方向延伸的布筒3,布筒3内填充有布料填充物4。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由布筒3凸显明显的立体效果,布面紧实,反面具有很强的绒感,且兼具立体效果,中间采用打纬填充正面与反面形成的中空布筒,并填充填充物4,形成空气层面料,填充物4起到保证布筒3结构存在并形成立体效果的重要支撑作用。优选地,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编织段5和布筒3;经纱1包括处于奇数位置的奇数经纱11和处于偶数位置的偶数经纱12;正常编织段5由纬纱2与奇数经纱11和偶数经纱12共同编织;布筒3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31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32;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为,正面布31由纬纱2与奇数经纱11编织而成,反面布32仅由偶数经纱12排列构成,此结构是奇数经纱11和偶数经纱12在布筒3的两侧进行交叉换层,可具体实现布筒3结构,结构简单牢固,在填充填充物4后会显著增强立体效果和反面布的绒感,而且此结构后道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割绒,对织造机台要求也相对较低,普通的多臂重磅喷水梭织机即可。进一步优选的第二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围成多条沿经纱或纬纱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内填充有布料填充物;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编织段和所述布筒;所述经纱包括处于奇数位置的奇数经纱和处于偶数位置的偶数经纱;所述正常编织段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共同编织;所述布筒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反面布仅由所述偶数经纱排列构成;或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偶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反面布仅由所述奇数经纱排列构成;相邻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编织而成,或相邻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偶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与所述经纱编织的A纬纱,和作为所述填充物的B纬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围成多条沿经纱或纬纱方向延伸的布筒,所述布筒内填充有布料填充物;包括相互交替排列的正常编织段和所述布筒;所述经纱包括处于奇数位置的奇数经纱和处于偶数位置的偶数经纱;所述正常编织段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和偶数经纱共同编织;所述布筒包括朝向正面的正面布和朝向反面的反面布;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反面布仅由所述偶数经纱排列构成;或所述正面布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偶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反面布仅由所述奇数经纱排列构成;相邻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奇数经纱编织而成,或相邻的所述布筒的正面布均由所述纬纱与所述偶数经纱编织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与所述经纱编织的A纬纱,和作为所述填充物的B纬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筒为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体感梭织空气层绒面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准备经纱和纬纱,文版用平纹进行织造;(2)进行整经、浆纱、并轴、分绞、穿综和上轴;(3)从一侧至另一侧进行排序,定义处于奇数位置的经纱为奇数经纱,处于偶数位置的经纱为偶数经纱;以奇数经纱作为正面布,以偶数经纱作为反面布;当编织正面布时,奇数经纱与纬纱编织,而偶数经纱不与纬纱编织;或以偶数经纱作为正面布,以奇数经纱作为反面布;当编织正面布时,偶数经纱与纬纱编织,而奇数经纱不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曙光黄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