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桂林医学院专利>正文

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6481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还公开了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发现VIPR1基因可作为肝癌诊断和肝癌预后预测的特异标志基因,相比传统的检测手段,更快速、更特异、更灵敏、更准确,能够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从而降低肝癌的死亡率,且为防治肝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新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肝癌是全球范围和较不发达国家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发生率在东亚和东南亚以及北非和西非最高,在中南亚和北欧,中欧和东欧最低,约有50%的新发和死亡病例都在中国。由于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在发现时病人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加之肝癌是高侵袭性癌,肿瘤侵袭、肝内扩散和肝外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肝癌的预后仍然很差,存在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肝癌的转移复发是多基因、因子和信号通路共同协调,涉及许多调控因素的复杂过程。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指标物,然而,临床发现肝癌患者中甲胎蛋白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偏高,凭单一的甲胎蛋白血清学检测早期肝癌的漏诊率在50%以上,且有多篇报道指出肝癌组织中甲胎蛋白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之间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国内筛选肝癌的相关基因主要采用的是以基因芯片为代表的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研究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已筛选鉴别出大量差异表达基因。但是很多和预后有关的指标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产生偏倚的可能原因是大部分此类研究仅针对基因芯片的分析,以及样本数目、来源存在差异,导致得到的结果存在很多不一致性。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receptor1,VIPR1)编码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的受体。VIPR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分为两个亚型:VIPR1和VIPR2。广泛分布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包括肝、肺、肠、骨骼肌、心脏和肾脏。VIPR1和VIPR2的生物作用包括促进神经元存活、调节糖原代谢、刺激垂体释放催乳素和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以及免疫调节等。而VIPR1与肝癌发生和预后的相关性,目前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通过对已发表的肝癌基因芯片数据和RNA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验证,发现VIPR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组织相比,VIPR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本专利技术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出VIPR1基因在肝癌中的作用,从而对肝癌的发病机理进行探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发现VIPR1基因可作为肝癌诊断的特异标志基因,相比传统的检测手段,更快速、更特异、更灵敏、更准确,能够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从而降低肝癌的死亡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肝癌诊断产品包括:通过荧光定量PCR或免疫检测诊断肝癌的产品。更进一步,所述通过荧光定量PCR诊断肝癌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扩增VIPR1基因的引物。更进一步,所述特异扩增VIPR1基因的引物为:上游引物F:5'-CCTCCATTCAAGGCCGCAAT-3',下游引物R:5'-GCTGCTCATCCAAACTCGCT-3'。更进一步,所述通过免疫检测诊断肝癌的产品包括:与VIPR1蛋白特异结合的抗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预测产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发现VIPR1基因可作为肝癌预后预测的特异标志基因,使肝癌预后预测更加准确、快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肝癌中VIPR1基因显著低表达,在癌旁和远隔的正常肝细胞中VIPR1基因有较高表达,肝癌组织中VIPR1表达越低者,预后越差。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肝癌预后预测更准确快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为防治肝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新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肝癌中VIPR1基因显著低表达,在癌旁和远隔的正常肝细胞中VIPR1基因有较高表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发现VIPR1基因可作为肝癌诊断的特异标志基因,相比传统的检测手段,更快速、更特异、更灵敏、更准确,能够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从而降低肝癌的死亡率。2.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发现VIPR1基因可作为肝癌预后预测的特异标志基因,使肝癌预后预测更加准确、快速。3.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VIPR1在实体瘤肝组织的异常表达,为防治肝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新药。附图说明图1为Oncomine数据库中RoesslerLiver2基因芯片数据中VIPR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图2为Oncomine数据库中RoesslerLiver基因芯片数据中VIPR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图3为Oncomine数据库中WurmbachLiver基因芯片数据中VIPR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图4为Oncomine数据库中MasLiver基因芯片数据中VIPR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图5为Oncomine数据库中ChenLiver基因芯片数据中VIPR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图6为TCGA数据库中VIPR1在肝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图7为荧光定量PCR测定VIPR1在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图8为肝癌组织HE染色。图9为配对癌旁组织HE染色。图10为免疫组化检测VIPR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图11为免疫组化检测VIPR1在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图12为VIPR1在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图13为肝癌组织中VIPR1表达较低者与较高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VIPR1在Oncomine和TCGA数据库中表达情况利用Oncomine数据库中的5个基因芯片数据以及TCGA(TheCancerGenomeAtlas)中数据库的RNA测序数据,共包括1199例样本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准确的结果,避免单纯基因芯片或RNA测序研究,以及小样本量研究带来的不正确性,降低假阳性。1.1Oncomine数据库检索在Oncomine数据库(https://www.oncomine.org/resource/login.htmL)中选择RoesslerLiver2、RoesslerLiver、WurmbachLiver、MasLiver和ChenLiver共5套基因芯片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和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癌诊断产品包括:通过荧光定量PCR或免疫检测诊断肝癌的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荧光定量PCR诊断肝癌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扩增VIPR1基因的引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IPR1基因在制备肝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扩增VIPR1基因的引物为:上游引物F:5'-CCTCCATTCAAGGCCGCAAT-3',下游引物R:5'-GCTGCTCATCCAAACTCGCT-3'。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之婧金荣仲卢思聪李康智马义丽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