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17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6:30
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面向T梁端面的一侧设有开口,且箱体具有用于容纳被拉断并弹出的钢束的空腔,千斤顶位于空腔内,且钢束穿过开口并与千斤顶相连;空腔内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后端内依次叠设有防撞板、缓冲层和减震板;钢束贯穿千斤顶并延伸至防护罩内;若干个滑环可滑动地套设在滑杆上,且滑环与若干个牵引链的上端一一相连,各牵引链的下端分别与千斤顶或防护罩固定相连。第一侧面的内壁上设有吸能层,且第一侧面上开有供斜撑杆的顶端穿过且使斜撑杆的底端着地的穿孔。一旦预应力钢束拉断,防护罩将引导断裂钢束共同撞击缓冲层,实现预应力钢束的定向打靶和软着陆,防止预应力钢束的二次弹射。

A prestressed steel beam tensioning protective device for T beam

A T beam of prestressed steel beam tension protection device, the protective device comprises a box body, one side of the box for the T beam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for receiving snap and eject the steel beam, Jack is located in the cavity, and the steel beam through the opening and jack connected;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protective the cover in the rear end of a bumper plate are sequentially stacked, a buffer layer and a damping plate; steel beam through jack and extends to the protective cover; a plurality of slip ring slidably sleeved on the slide rod, and a plurality of traction chain ring and the upper one is, the lower ends of the traction chain respectively with Jack or protective cover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 energy absorbing layer,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side is perforated with the top of the inclined pol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clined pole is perforated. Once the prestressed steel bundle is broken, the protective cover will guide the fractured steel beam to impact the buffer layer together, so as to realize the directional shooting and soft landing of the prestressed steel beam, and prevent the two ejection of the prestressed stee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中广泛使用的预制装配式T梁,在预应力钢束张拉过程中,由于锚具质量问题、钢绞线受力不当、钢绞线有热损伤或机械损伤、材料冶金缺陷、张拉设备操作不当等原因,极易发生预应力钢束被拉断,其能量瞬间释放,对操作工人及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传统的张拉防护装置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防护装置质量大,较笨重,依靠自身重量抵抗冲击力。(2)移动不方便,需要借助起吊设备进行移动。(3)单层防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4)传统防护装置吸能效果差,主要依靠预应力钢束与防护装置的硬碰撞进行,容易造成预应力钢束的二次弹射,且弹射方向不定,仍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钢束沿T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T梁的两端,且所述钢束外露于所述T梁的两头分别与千斤顶连接并通过所述千斤顶进行张拉;所述T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面向所述T梁端面的一侧设有开口,且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纳被拉断并弹出的钢束的空腔,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钢束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千斤顶相连;所述空腔内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开口杯形,且所述防护罩的前端为对准所述千斤顶的喇叭口,所述防护罩的后端内依次叠设有防撞板、缓冲层和减震板,且所述减震板通过若干个弹簧固定在防护罩的内底面上;钢束贯穿所述千斤顶并延伸至防护罩内;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滑杆,且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沿着T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个滑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上,且所述滑环与若干个牵引链的上端一一相连,各牵引链的下端分别与千斤顶或防护罩固定相连,以调节所述千斤顶或防护罩的位置;定义所述箱体上正对箱体上的所述开口的侧面为第一侧面,与所述开口相邻的侧面为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则第一侧面的内壁上设有吸能层,且第一侧面上开有供斜撑杆的顶端穿过且使斜撑杆的底端着地的穿孔;所述第二侧面上开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入口,且所述出入口配有可开关的密封门;所述箱体的底面配有若干个滚轮。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卡放闲置的斜撑杆的卡槽。进一步,所述滚轮为自带刹车装置的滚轮。进一步,所述箱体由外框架和面板拼合而成。进一步,所述拉链为铁链。进一步,所述防撞板为发泡橡胶板,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泡沫铝。进一步,所述吸能层为发泡橡胶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专利技术依据传统张拉防护设备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双重防护(即箱体和防护罩),具备较好的吸能效果,能够控制钢束拉断时射出的方向,并实现能量释放时钢束软着陆,避免造成伤害事故。且本专利技术移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更高,可循环利用,能够更快捷、安全地完成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施工工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支撑杆与箱体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吸能层与第一侧面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钢束12沿T梁11的长度方向(即为图1中的y轴方向,x轴方向为T梁11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T梁11的两端,且所述钢束12外露于所述T梁11的两头分别与千斤顶1连接并通过所述千斤顶1进行张拉;所述T梁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面向所述T梁端面的一侧设有开口14,且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纳被拉断并弹出的钢束12的空腔,所述千斤顶1位于所述空腔内,且钢束12穿过所述开口14并与所述千斤顶1相连;所述空腔内还设有用于引导拉断钢束12的着陆方向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呈开口杯形,且所述防护罩2的前端为对准所述千斤顶1的喇叭口,所述防护罩2的后端内从前到后依次叠设有防撞板4、缓冲层5和减震板6,且所述减震板6通过若干个弹簧固定在防护罩2的内底面上;所述钢束12贯穿所述千斤顶1并延伸至所述防护罩2内;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滑杆7,且所述滑杆7的长度方向沿着T梁11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个滑环20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7上,且所述滑环20与若干个牵引链3的上端一一相连,各牵引链3的下端分别与千斤顶1或防护罩2固定相连,以调节所述千斤顶1或防护罩2的位置;定义所述箱体上正对箱体上的所述开口14的侧面为第一侧面17,与所述开口14相邻的侧面为第二侧面21和第三侧面;则第一侧面17的内壁上设有吸能层10,且第一侧面17上开有供斜撑杆8的顶端穿过且使斜撑杆8的底端着地的穿孔;所述第二侧面21上开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入口,且所述出入口配有可开关的密封门18;所述箱体的底面配有若干个滚轮13。所述第一侧面17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卡放闲置的斜撑杆8的卡槽9。所述滚轮13为自带刹车装置的滚轮。所述箱体由外框架和面板拼合而成。所述拉链3为铁链。所述防撞板4为发泡橡胶板,所述缓冲层5为泡沫铝。所述吸能层10为发泡橡胶板,所述发泡橡胶板通过螺栓19固定在第一侧面17的内壁上。所述密封门18的一侧通过合页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面17上,且所述密封门18与所述第一侧面17之间设有固定锁。一旦预应力钢束12拉断,防护罩2将引导钢束12共同撞击缓冲层5,实现预应力钢束的定向打靶和软着陆,防止预应力钢束的二次弹射。本专利技术安全性高,可移动,使用方便易操作,能重复使用。1、防护装置的加工:(a)加工钢横杆和钢竖杆,进行外框架的拼装,钢横杆和钢竖杆的尺寸根据预制T梁的最大规格确定。钢横杆和钢纵杆可采用工字型钢或U性槽钢进行焊接,滑杆7为Φ10的圆形钢管,且安装在箱体内顶面以下10cm处。(b)外框架制作完成后,进行底板15、顶板、侧板的安装,其中侧板(第二侧面21和第三侧面的构成板)、顶板、后板(第一侧面17的构成板)均为5mm厚钢板,底板15为10mm厚钢板,连接方式为焊接(机械连接也可)。在第二侧面21所在的侧板上切割出0.9m*2m大小的门18,并通过合叶与第二侧面21所在的侧板连接,且焊接把手及简易锁。后板外侧焊接一可转动斜撑杆及斜撑杆8的固定卡槽9,卡槽9位于后板高度的1/3—2/3之间。斜撑杆8的长度为第一侧面17高度的2/3。(c)安装滚轮13,箱体四角各安装一自带刹车功能的滚轮。(d)在滑杆7上套入两个滑环20,滑环20下各系一可拉长或缩短的铁链3,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滑环20可在滑杆7上自由滑动,一个滑环20连接张拉千斤顶1,另一个滑环20连接防护罩2。(e)防护罩2为开口杯型,开口较大,底部较小,底部设置三层,分别为防撞板4,缓冲层5以及减震板6。防护罩2外围为聚碳酸酯塑料制作,厚度为10mm,底部防撞板4为发泡橡胶板,缓冲层5为孔径较大的泡沫铝,减震板6通过6个弹簧与底面连接。(d)第一侧面17为5mm厚钢板,且第一侧面内壁面上添加了20mm发泡橡胶板10,发泡橡胶板10的四角均通过M8螺栓固定在第一侧面17内壁面上。(2)防护装置的使用(a)待T梁11浇筑、养护到规定强度后,穿预应力钢束12,安装锚具。(b)工人将本专利技术推到T梁11两端面,放下斜撑杆8,斜撑杆8一端斜穿入穿孔,另一端着地,以支撑住箱体,并将滚轮13刹车踩下,确保箱体固定不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束沿T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T梁的两端,且所述钢束外露于所述T梁的两头分别与千斤顶连接并通过所述千斤顶进行张拉;所述T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面向所述T梁端面的一侧设有开口,且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纳被拉断并弹出的钢束的空腔,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钢束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千斤顶相连;所述空腔内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开口杯形,且所述防护罩的前端为对准所述千斤顶的喇叭口,所述防护罩的后端内依次叠设有防撞板、缓冲层和减震板,且所述减震板通过若干个弹簧固定在防护罩的内底面上;所述钢束贯穿所述千斤顶并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内;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滑杆,且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沿着T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个滑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上,且所述滑环与若干个牵引链的上端一一相连,各牵引链的下端分别与千斤顶或防护罩固定相连,以调节所述千斤顶或防护罩的位置;定义所述箱体上正对箱体上的所述开口的侧面为第一侧面,与所述开口相邻的侧面为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则第一侧面的内壁上设有吸能层,且第一侧面上开有供斜撑杆的顶端穿过且使斜撑杆的底端着地的穿孔;所述第二侧面上开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入口,且所述出入口配有可开关的密封门;所述箱体的底面配有若干个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束沿T梁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T梁的两端,且所述钢束外露于所述T梁的两头分别与千斤顶连接并通过所述千斤顶进行张拉;所述T梁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面向所述T梁端面的一侧设有开口,且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纳被拉断并弹出的钢束的空腔,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钢束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千斤顶相连;所述空腔内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开口杯形,且所述防护罩的前端为对准所述千斤顶的喇叭口,所述防护罩的后端内依次叠设有防撞板、缓冲层和减震板,且所述减震板通过若干个弹簧固定在防护罩的内底面上;所述钢束贯穿所述千斤顶并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内;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滑杆,且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沿着T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个滑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上,且所述滑环与若干个牵引链的上端一一相连,各牵引链的下端分别与千斤顶或防护罩固定相连,以调节所述千斤顶或防护罩的位置;定义所述箱体上正对箱体上的所述开口的侧面为第一侧面,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卫兵沈佳栋魏金校史进王锦涛沈佩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