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99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5:26
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水相收集槽、油相收集槽;气液分离器中部安装有气液分离聚结滤芯、并将气液分离器分为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丝网除沫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上部空间、并将气液分离器上部空间分为上部第一空间、上部第二空间,出气阀门与气液分离器的上部第一空间连接,进气阀门与气液分离器下部空间连接;油水分离器内设上段填料、下段填料,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气液分离器上部第二空间的物料管道通过第一视镜、第一阀门与油水分离器内的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气液分离器下部空间的回收管道通过第二视镜、第二阀门与油水分离器内下段填料空间连接;油相收集槽通过第三阀门与油水分离器上端连接;水相收集槽通过第四阀门与油水分离器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双氧水生产中低温氧化尾气处理过程,从气液混合物中分离出液相混合物,进一步油水分离后回收芳烃和水,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装置芳烃和水消耗。

An aromatics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unit with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tail gas recovery device comprises a gas-liquid separator, oil-water separator, water collecting tank, oil collecting groove; the gas-liquid separato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and coalescence filter, a gas-liquid separator is divided into an upper space and the lower space, wire mesh demister is installed in the upper space, and a gas-liquid separator gas-liquid separator upper space the first space is divided into upper and upper second space, the air outlet valve and gas-liquid separator above the first space connection, the intake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pace of the gas-liquid separator; oil-water separator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filler filler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acking filler; gap junc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material pipeline gas-liquid separator space by second the first mirror, the first valve and the oil-water separator in the upper packing and lower packing gas; Recovery pipeline liquid separator connected through space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packing space second mirror, second valve and oil-water separator; oil collecting tank through the third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water collecting tank oil-water separator; oil-water separator and valves are connected by fourth e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tail gas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separating liquid phase mixture from gas-liquid mixture, recovering aromatics and water after oil and water separation,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reducing aromatics and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废气的气液分离及液相组分油水分离回收
,具体涉及双氧水生产中经过膨胀制冷后低温氧化尾气中芳烃的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双氧水生产中氧化工序以空气作为氧化剂,因而反应之后会产生大量氧化尾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含少量氧气和芳烃(C9或C10类芳烃)。如1套15万吨/年的装置,产量按18.75t/h计,生产中空气消耗量为23000~25000Nm3/h,从氧化塔直接出来的尾气中芳烃含量10~15g/Nm3,如果此部分尾气未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大气污染和芳烃的损失,使得环境遭受污染且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双氧水行业内一般采用水冷+膨胀制冷(或氨冷)+活性炭吸附等方式对氧化尾气中的芳烃进行回收,但芳烃总回收率约60~80%,仍有较多的芳烃无法回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膨胀制冷后的尾气虽然温度较低(2~5℃),但低温的尾气一般通过空罐自然沉降的方式进行气液分离,受分离体积和气体流速的影响使得气液混合物停留时间短,分离较为困难,最终大量的液滴被夹带到后工序而不能有效沉降分离,一般芳烃含量仍有2~3g/Nm3,甚至更高。由于膨胀制冷过程中的芳烃未能得以有效回收,导致后续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运行负荷较重,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最终会导致排入大气的尾气中有机组分偏高。因此采取合适的方式充分回收低温氧化尾气的芳烃,使放空尾气能够稳定达标排放,对保护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的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可有效的回收膨胀制冷后氧化尾气中的芳烃,降低双氧水装置的芳烃消耗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水相收集槽、油相收集槽;所述气液分离器中部安装有气液分离聚结滤芯、并将气液分离器分为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丝网除沫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上部空间、并将气液分离器上部空间分为上部第一空间、上部第二空间,出气阀门与气液分离器的上部第一空间连接,进气阀门与气液分离器下部空间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内设上段填料、下段填料,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气液分离器上部第二空间的物料管道通过第一视镜、第一阀门与油水分离器内的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气液分离器下部空间的回收管道通过第二视镜、第二阀门与油水分离器内下段填料空间连接;油相收集槽通过第三阀门与油水分离器上端连接;水相收集槽通过第四阀门与油水分离器下端连接。进一步讲,上段填料和下段填料的填料为聚丙烯。进一步讲,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为电子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有第一压力感应器,所述油水分离器上设有第二压力感应器;第一压力感应器、第二压力感应器向控制器输送数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尾气膨胀制冷工序出口芳烃含量由2~3g/Nm3降至1.2g/Nm3以下。2、降低后工序活性炭吸附装置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3、降低VOC排放浓度,改善装置周边环境。4、回收的芳烃和水均可返回系统循环使用,降低装置的物料消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气液分离器3、丝网除沫器4、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第一视镜6、第一阀门7、第二视镜8、第二阀门9、油水分离器10、第三阀门11、第四阀门12、水相收集槽13、油相收集槽14、第一压力感应器15、第二压力感应器16、控制器1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所示,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3、油水分离器10和水相收集槽13、油相收集槽14通过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3和油水分离器10均设置有液位计。气液分离器3中部安装有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并将气液分离器3分为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丝网除沫器4安装在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并将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分为上部第一空间、上部第二空间,出气阀门1与气液分离器3的上部第一空间连接,进气阀门2与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10内设上段填料、下段填料,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气液分离器3上部第二空间的物料管道通过第一视镜6、第一阀门7与油水分离器10内的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的回收管道通过第二视镜8、第二阀门9与油水分离器10内下段填料空间连接;油相收集槽14通过第三阀门11与油水分离器10上端连接;水相收集槽13通过第四阀门12与油水分离器10下端连接。气液分离器3上部回收的物料通过管道与视镜6、阀门7、油水分离器10相连。气液分离器3底部回收的物料通过管道与视镜8、阀门9、油水分离器10相连。油水分离器10设有上段填料和下段填料,优选的,上段填料和下段填料的填料为聚丙烯。油水分离器10上段填料和下段填料之连接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回收物料,下段填料下方的进料管与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回收物料。油水分离器10上下两段填料下方的进料管均在管道底部开有φ3~φ5的孔,管道末端封闭。油水分离器10通过第三阀门11与油相收集槽14连接。油水分离器10通过第四阀门12管道与水相收集槽13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低温氧化尾气经气液分离、油水分离等两个步骤进行分离回收。气液分离过程:低温氧化尾气经过进气阀门2后切向进入气液分离器3,在其下部空间进行自然沉降,聚集到一定量后通过第二视镜8、第二阀门9进入油水分离器10下层填料的下部进行油水分离;自然沉降后的低温氧化尾气继续经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网除沫器4后通过出气阀门1进入后工序。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是一种聚酯类高分子纤维材料,尾气中的液滴在通过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时会在其表面聚结,通过液体自身重力汇集在聚结盘上,经第一视镜6、第一阀门7进入油水分离器10上层填料的下部进行油水分离。第一视镜6和第二视镜8便于观察管道内物料量及流动情况,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9均为调节阀,自动控制气液分离器3内收集的物料保持在液位,并可防止气液分离器3内的气体串压至油水分离器10内。油水分离过程:因气液分离器3上部回收液体物料中芳烃(油相)占比高,下部回收液体物料中水(水相)占比高,故气液分离器3上部和下部回收的液体物料分别对应进入油水分离器10上段填料、下段填料。油水混合的物料在气液分离器3内经填料油水分离之后,水相沉降至分离器底部经阀门12回收至水相收集槽13;油相上升至分离器上部经第三阀门11回收至油相收集槽14。回收的芳烃及水均可返回双氧水装置循环使用。实施例1:气液分离器进口尾气量30000Nm3/h,温度5℃,压力0.06MPa,芳烃含量3.5g/Nm3,经气液分离器之后,总液体物料回收量为97kg/h,其中:上部聚结分离段回收的液体物料72kg/h(其中芳烃57kg/h,水15kg/h),下部自然沉降段回收的液体物料25kg/h(其中芳烃15kg/h,水10kg/h),合计回收芳烃72kg/h、水25kg/h;气液分离器出口尾气中芳烃含量1.10g/Nm3。实施例2:气液分离器进口尾气量25000Nm3/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3)、油水分离器(10)、水相收集槽(13)、油相收集槽(14);所述气液分离器(3)中部安装有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并将气液分离器(3)分为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丝网除沫器(4)安装在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并将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分为上部第一空间、上部第二空间,出气阀门(1)与气液分离器(3)的上部第一空间连接,进气阀门(2)与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10)内设上段填料、下段填料,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气液分离器(3)上部第二空间的物料管道通过第一视镜(6)、第一阀门(7)与油水分离器(10)内的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的回收管道通过第二视镜(8)、第二阀门(9)与油水分离器(10)内下段填料空间连接;油相收集槽(14)通过第三阀门(11)与油水分离器(10)上端连接;水相收集槽(13)通过第四阀门(12)与油水分离器(10)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氧水低温氧化尾气芳烃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收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3)、油水分离器(10)、水相收集槽(13)、油相收集槽(14);所述气液分离器(3)中部安装有气液分离聚结滤芯(5)、并将气液分离器(3)分为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丝网除沫器(4)安装在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并将气液分离器(3)上部空间分为上部第一空间、上部第二空间,出气阀门(1)与气液分离器(3)的上部第一空间连接,进气阀门(2)与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10)内设上段填料、下段填料,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气液分离器(3)上部第二空间的物料管道通过第一视镜(6)、第一阀门(7)与油水分离器(10)内的上段填料与下段填料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气液分离器(3)下部空间的回收管道通过第二视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清魏天荣徐思红佘林源项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