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用燃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柴油车微粒排放的含氧混合燃料。
技术介绍
柴油机尽管有着油耗低的优势,但微粒(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高于汽油机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采用改善燃烧的各种技术,如推迟喷油时间、废气再循环(EGR)、高压喷油和进气增压等,由于PM与NOx之间存在两律相悖的关系,难以使两种排放物同时大幅度降低。因此,为满足中国第4阶段(简称国4,相当于欧4)及其以上的排放法规,柴油车通常采用的技术路线有两种:一种是发动机采用EGR降低NOx,同时排气系统安装微粒捕集器(DPF)净化PM;另一种是发动机采用高压喷油和进气增压降低PM,同时排气系统安装选择还原催化剂(SCR)降低NOx。也就是说,为满足第4阶段排放法规,柴油车必须安装排气后处理装置(DPF或SCR)。但一套后处理装置的价格往往是柴油机的50~100%,这样高的成本增加对生产厂商和用户都十分不利。在柴油中掺混含氧燃料,如甲醇、乙醇、碳酸二甲酯(DMC)等,可以显著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但排放法规所限制的PM未必能以相同幅度下降,因为PM是由干碳烟、可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柴油车微粒排放的含氧混合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燃料的含氧量为10~20%,十六烷值为5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柴油车微粒排放的含氧混合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燃料的含氧量为10~20%,十六烷值为50~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混合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燃料包括如下体积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生物柴油 30~50%,柴油 30~50%,碳酸二甲酯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昕,吴复甲,肖建华,帅石金,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