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担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44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救担架车,包括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板底部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一,所述万向轮一的顶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一,所述减震器一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销钉一,所述销钉一贯穿过触板连杆,所述穿触板连杆的上部设置有柱销一,所述触板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短连杆且所述短连杆的下部设置有销钉二,所述触板连杆与所述短连杆通过销钉二活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内侧上部设置有锁死挂钩且所述锁死挂钩与所述柱销一匹配。有益效果:使得急救担架车减震好,体型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操作的优点。

A first aid stretch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st-aid stretcher cart, comprising a frame, and the bed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able, the bottom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wheels, the top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re provid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the top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fixed with the supporting ro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rod provided with a pin, the pin has been through the touch plate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ouch plate wearing a top pin,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contact plate and the short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hort pin two, the touch plate connecting rod with the short connecting rod by a pin two,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hook and the lock hook and the pin of a match. Beneficial effects: the first aid stretcher car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hock absorption, small size,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carry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担架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急救担架车。
技术介绍
急救担架车是用于移动患者的辅助医疗器械。传统的急救担架车的结构复杂,减震功能小,不宜在灾难地区携带使用,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仅使得患者更加痛苦,而且加重创伤,使得救治更加困难;外观笨重,体积较大,需要较多的医护人员操作,弱化了救援能力,同时较大的体积也会影响到急救车的空间,对患者来说,严重的就会造成生命危险,需争分夺秒。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急救担架车,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急救担架车,包括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台板底部的车架,其中,所述车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一,所述万向轮一的顶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一,所述减震器一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销钉一,所述销钉一贯穿过触板连杆,所述触板连杆的上部设置有柱销一,所述触板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短连杆且所述短连杆的下部设置有销钉二,所述触板连杆与所述短连杆通过销钉二活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内侧上部设置有锁死挂钩且所述锁死挂钩与所述柱销一匹配,所述支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销钉三,所述支杆的上部与所述支架的下部通过所述销钉三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设置有销钉四且所述销钉四贯穿所述短连杆的上部,所述挡板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柱销二且所述柱销二与所述锁死挂钩相匹配,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台板的两侧底部,所述台板的底部且靠近所述台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二,所述减震器二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二,所述台板的顶部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下部通过活动螺栓与所述台板的顶部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台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安全带。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一和所述减震器二的内部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一和所述万向轮二的侧边设置有锁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扶手采用空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台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扳动支杆,使的支杆与台板成90°夹角,转动锁死挂钩,使得锁死挂钩与柱销一锁死,通过扳动扶手,使得扶手与台板成90°,活动螺栓卡死,使得扶手固定不动,将患者移到台板上,将安全带扣死在台板的另一侧,通过解开锁死挂钩,扳动触板连杆,使得支架往内侧转动,待支架转动到位,使得锁死挂钩与注销二锁死,通过万向轮二将车子轻松推入救护车内,为防止滑车,将轮子侧边的锁紧装置打开,由此可使得急救担架车有减震好,体型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操作的优点。另外,通过把台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安全带,使得在崎岖路面移动时,患者有更多保护,通过把减震器一和所述减震器二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使得减震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通过把万向轮一和所述万向轮二的侧边设置有锁紧装置,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通过把扶手采用空心结构,减轻自重,通过把台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使得台板承重能力提高,保障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急救担架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板;2、车架;3、万向轮一;4、减震器一;5、支杆;6、销钉一;7、触板连杆;8、柱销一;9、短连杆;10、销钉二;11、锁死挂钩;12、支架;13、销钉三;14、挡板;15、销钉四;16、柱销二;17、减震器二;18、万向轮二;19、扶手;20、活动螺栓;21、安全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救担架车。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急救担架车,包括台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台板1底部的车架2,其中,所述车架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一3,所述万向轮一3的顶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一4,所述减震器一4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销钉一6,所述销钉一6贯穿过触板连杆7,所述触板连杆7的上部设置有柱销一8,所述触板连杆7的顶端设置有短连杆9且所述短连杆9的下部设置有销钉二10,所述触板连杆7与所述短连杆9通过所述销钉二10活动连接,所述支杆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锁死挂钩11且所述锁死挂钩11与所述柱销一8匹配,所述支杆5的顶部设置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底部设置有销钉三13,所述支杆5上部与所述支架12下部通过所述销钉三13活动连接,所述支架1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内侧设置有销钉四15且所述销钉四15贯穿所述短连杆9的上部,所述挡板14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柱销二16且所述柱销二16与所述锁死挂钩11相匹配,所述挡板14设置于所述台板1的两侧底部,所述台板1的底部且靠近所述台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二17,所述减震器二17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二18,所述台板1的顶部设置有扶手19,所述扶手19的下部通过活动螺栓20与所述台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扳动支杆5,使的支杆5与台板1成90°夹角,转动锁死挂钩11,使得锁死挂钩11与柱销一8锁死,通过扳动扶手19,使得扶手19与台板1成90°,活动螺栓20卡死,使得扶手19固定不动,将患者移到台板1上,将安全带21扣死在台板1的另一侧,通过解开锁死挂钩11,扳动触板连杆7,使得支架12往内侧转动,待支架12转动到位,使得锁死挂钩11与注销二16锁死,通过万向轮二18将车子轻松推入救护车内,为防止滑车,将万向轮二18侧边的锁紧装置打开,由此可使得急救担架车有减震好,体型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操作的优点。此外,通过把台板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安全带21,使得在崎岖路面移动时,患者有更多保护,通过把减震器一4和所述减震器二1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使得减震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通过把万向轮一3和所述万向轮二18的侧边设置有锁紧装置,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通过把扶手19采用空心结构,减轻自重,通过把台板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使得台板1承重能力提高,保障安全。综上所述,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扳动支杆5,使的支杆5与台板1成90°夹角,转动锁死挂钩11,使得锁死挂钩11与柱销一8锁死,通过扳动扶手19,使得扶手19与台板1成90°,活动螺栓20卡死,使得扶手19固定不动,将患者移到台板1上,将安全带21扣死在台板1的另一侧,通过解开锁死挂钩11,扳动触板连杆7,使得支架12往内侧转动,待支架12转动到位,使得锁死挂钩11与注销二16锁死,通过万向轮二18将车子轻松推入救护车内,为防止滑车,将万向轮二18侧边的锁紧装置打开,由此可使得急救担架车有减震好,体型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操作的优点。另外,通过把台板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安全带21,使得在崎岖路面移动时,患者有更多保护,通过把减震器一4和所述减震器二17的内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急救担架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急救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台板(1)底部的车架(2),其中,所述车架(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一(3),所述万向轮一(3)的顶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一(4),所述减震器一(4)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销钉一(6),所述销钉一(6)贯穿过触板连杆(7),所述触板连杆(7)的上部设置有柱销一(8),所述触板连杆(7)的顶端设置有短连杆(9)且所述短连杆(9)的下部设置有销钉二,所述触板连杆(7)与所述短连杆(9)通过销钉二(10)活动连接,所述支杆(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锁死挂钩(11)且所述锁死挂钩(11)与所述柱销一(8)匹配,所述支杆(5)的顶部设置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底部设置有销钉三(13),所述支杆(5)的上部与所述支架(12)的下部通过所述销钉三(13)活动连接,所述支架(1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内侧设置有销钉四(15)且所述销钉四(15)贯穿所述短连杆(9)的上部,所述挡板(14)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柱销二(16)且所述柱销二(16)与所述锁死挂钩(11)相匹配,所述挡板(14)设置于所述台板(1)的两侧底部,所述台板(1)的底部且靠近所述台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二(17),所述减震器二(17)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二(18),所述台板(1)的顶部设置有扶手(19),所述扶手(19)的下部通过活动螺栓(20)与所述台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担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台板(1)底部的车架(2),其中,所述车架(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一(3),所述万向轮一(3)的顶部均设置有减震器一(4),所述减震器一(4)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销钉一(6),所述销钉一(6)贯穿过触板连杆(7),所述触板连杆(7)的上部设置有柱销一(8),所述触板连杆(7)的顶端设置有短连杆(9)且所述短连杆(9)的下部设置有销钉二,所述触板连杆(7)与所述短连杆(9)通过销钉二(10)活动连接,所述支杆(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锁死挂钩(11)且所述锁死挂钩(11)与所述柱销一(8)匹配,所述支杆(5)的顶部设置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底部设置有销钉三(13),所述支杆(5)的上部与所述支架(12)的下部通过所述销钉三(13)活动连接,所述支架(12)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内侧设置有销钉四(15)且所述销钉四(15)贯穿所述短连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名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