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救援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2603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救援担架,它包括两根担架臂、包括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设置在担架臂的下方;所述担架臂包括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和第三直杆(3);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之间设有齿条(6)和与齿条(6)配合的齿轮(7),第一曲杆(4)的一端与齿条(6)的一端铰接,齿条(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曲杆(5)的一端,第一曲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1)固定连接,第二曲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直杆(3)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行变形和组装,使之可实现担架支架、梯子等多种用途,与其它配件配合可实现手推车、救生船等多种用途,满足急救现场的需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担架,尤其是多用途担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救援过程中普遍使用担架来运送病人,国内外担架设备功能都相对比较单 一,不能实现多用途,无法满足急救现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它能够进行不同 形式的变形和不同结构的组装,使之可实现担架支架、梯子等多种用途,与其它配件配合可 实现手推车、救生船等多种用途,满足急救现场的需要。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救援担架,它包括两根担架臂和用于连接两根担架臂的连接筋,连接筋设 置在两根担架臂之间;多功能救援担架还包括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 设置在担架臂的下方;所述担架臂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和第三直杆,第一直杆的一端与第二直杆的 一端铰接,第三直杆的一端与第二直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曲杆和第二曲杆之间设有齿条和与齿条配合的齿轮,第一曲杆的一端与齿条 的一端铰接,齿条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曲杆的一端,第一曲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固定连接, 第二曲杆的另一端与第三直杆铰接;齿轮的轴设置在第二曲杆上;齿轮上设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齿轮柄。上述方案中,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铰接处设有用于锁定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 锁紧机构。上述方案中,所述担架臂还包括第四直杆和第五直杆,第四直杆从第一直杆的外 侧端插入第一直杆,第五直杆从第三直杆的外侧端插入第三直杆。 上述方案中,第二曲杆上设有车轮连接装置。本技术的优点还在于1、能实现多种不同结构的变形,使之可实现担架支架、梯子等多种用途,与其它配 件配合可实现手推车、救生船等多种用途,满足急救现场的需要。2、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铰接处设有用于锁定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锁紧机构, 能一次锁定多个变形机构,操作方便。3、担架臂还包括第四直杆和第五直杆,第四直杆和第五直杆为伸缩杆,作为梯子 时,能够提高梯子的长度。4、第二曲杆上设有车轮连接装置,车轮能方便地连接在第二曲杆上。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是担架支架和梯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是推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是轮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有桨叶的大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背式担架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第一直杆、2-第二直杆、3-第三直杆、4-第一曲杆、5-第二曲杆、6-齿条、 7-齿轮、8-齿轮柄、9-第四直杆、10-第五直杆、11-连接筋、12-扶手、13-小轮、14-大轮、 15-U形铰链、16-踏板、17-桨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的本技术多功能救援担架实施例,它包括两根担架臂、用于连 接两根担架臂的连接筋11、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连接筋11设置在两根担架臂之间,第 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设置在担架臂的下方。所述担架臂包括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第三直杆3、第四直杆9和第五直杆10, 第一直杆1的一端与第二直杆2的一端铰接,第三直杆3的一端与第二直杆2的另一端铰 接;第三直杆3的上方设有可翻折的踏板16。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之间设有齿条6和与齿条6配合的齿轮7,第一曲杆4的 一端与齿条6的一端铰接,齿条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曲杆5的一端,第一曲杆4的另一端与 第一直杆1固定连接,第二曲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直杆3铰接;齿轮7的轴设置在第二曲杆5上;齿轮7上设有用于驱动齿轮7转动的齿轮柄8。 齿轮柄8的一端与齿轮7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扶手12。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铰接处的铰链为U形铰链15,U形铰链15上设有用于 锁定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锁紧机构。第四直杆和第五直杆为具有锁紧功能的伸缩杆,第四直杆9从第一直杆1的外侧 端插入第一直杆1,第五直杆10从第三直杆3的外侧端插入第三直杆3。第二曲杆5上设有车轮连接装置,其中大轮14的车轮连接装置为连接孔,大轮14 的可以方便地插入,小轮13为万向轮,小轮13的车轮连接装置为万向轮连接装置。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是担架支架和梯子时,第四直杆9和第 五直杆10伸出并锁定,作为担架时,踏板16倒下(如图3),可作为枕头使用。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是推车时,只需在如图1、2所示状态下将 大轮14安装在第二曲杆5上即可。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是轮椅时,只需在如图3所示状态下,解 锁U形铰链15的锁紧机构,通过齿轮柄8驱动齿轮7,齿轮7在齿条6上滚动,将齿条6向 外推,齿条6驱动第一直杆1上翻,驱动第三直杆3下翻即可。在图3所示状态下,在大轮14上安装上桨叶17 (如图5所示),在担架臂上固定铺 设浮力垫,本技术实施例多功能救援担架即可作为救生船使用。第一曲杆⑷上设有插接口,在图4所示状态下,将第四直杆9插入第一曲杆(4)上的插接口,卸下大轮(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多功能救援担架即可作为背式担 架使用,让被救人员坐在背式担架上,然后由救援人员背着担架行走。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 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多功能救援担架,它包括两根担架臂和用于连接两根担架臂的连接筋(11),连接筋(11)设置在两根担架臂之间;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救援担架还包括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设置在担架臂的下方;所述担架臂包括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和第三直杆(3),第一直杆(1)的一端与第二直杆(2)的一端铰接,第三直杆(3)的一端与第二直杆(2)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之间设有齿条(6)和与齿条(6)配合的齿轮(7),第一曲杆(4)的一端与齿条(6)的一端铰接,齿条(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曲杆(5)的一端,第一曲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1)固定连接,第二曲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直杆(3)铰接;齿轮(7)的轴设置在第二曲杆(5)上;齿轮(7)上设有用于驱动齿轮(7)转动的齿轮柄(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 铰接处设有用于锁定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锁紧机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臂还包括第四直 杆(9)和第五直杆(10),第四直杆(9)从第一直杆(1)的外侧端插入第一直杆(1),第五直 杆(10)从第三直杆(3)的外侧端插入第三直杆(3)。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曲杆(5)上设有车轮 连接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多功能救援担架,它包括两根担架臂、包括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设置在担架臂的下方;所述担架臂包括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和第三直杆(3);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之间设有齿条(6)和与齿条(6)配合的齿轮(7),第一曲杆(4)的一端与齿条(6)的一端铰接,齿条(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曲杆(5)的一端,第一曲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1)固定连接,第二曲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直杆(3)铰接。本技术能够进行变形和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救援担架,它包括两根担架臂和用于连接两根担架臂的连接筋(11),连接筋(11)设置在两根担架臂之间;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救援担架还包括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设置在担架臂的下方;  所述担架臂包括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和第三直杆(3),第一直杆(1)的一端与第二直杆(2)的一端铰接,第三直杆(3)的一端与第二直杆(2)的另一端铰接;  第一曲杆(4)和第二曲杆(5)之间设有齿条(6)和与齿条(6)配合的齿轮(7),第一曲杆(4)的一端与齿条(6)的一端铰接,齿条(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曲杆(5)的一端,第一曲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杆(1)固定连接,第二曲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直杆(3)铰接;  齿轮(7)的轴设置在第二曲杆(5)上;齿轮(7)上设有用于驱动齿轮(7)转动的齿轮柄(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海舒敬萍龚高王友袁国忠孙汉乔张子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