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院前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担架本体的前端固定有充气枕,充气枕通过管路连接手握充气气囊,手握充气气囊上具有排气阀,担架本体的后端固定有防滑脱装置,担架本体上至少设置有前、后两组固定带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带组件能够对患者进行固定,在医务人员抬患者过程中,防止患者移位,并通过防滑脱装置防止患者滑脱,从整体上保证急救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通过充气枕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头部调节控制至适宜的高度,尤其针对心衰病人等需要头部抬起或者半卧位的患者;整体担架结构合理,操作应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院前急救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院前急救担架,属于医用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急救时采用的担架通常结构简单,仅仅是一个担架本体,安全性能差,在急救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移位或者滑脱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心衰病人等需要头部抬起或者半卧位的患者,只能采用枕头垫高的方式,操作繁琐,而且枕头不易固定,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应用方便、能够防止患者移位滑脱且便于保证患者安全的院前急救担架。本技术所述的院前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担架本体的前端固定有充气枕,充气枕通过管路连接手握充气气囊,手握充气气囊上具有排气阀,担架本体的后端固定有防滑脱装置,担架本体上至少设置有前、后两组固定带组件。使用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尤其针对心衰病人等需要头部抬起或者半卧位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握充气气囊调节控制充气枕至适宜的高度,对患者安全进行保障,同时通过固定带组件对患者进行固定,在医务人员抬患者过程中,防止患者移位,并通过防滑脱装置防止患者滑脱,从整体上保证急救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所述的防滑脱装置包括左、右两支撑杆和防滑脱网,防滑脱网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固定连接,对应两支撑杆在担架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支撑杆放置槽,两支撑杆靠近担架本体后端的一端通过轴与担架本体铰接。用担架抬患者时,将左、右两支撑杆绕轴旋转,使两支撑杆以及防滑脱网共同形成的防滑脱装置与担架本体所在平面垂直,在担架倾斜时,能够通过防滑脱网对患者脚底形成有效支撑,从而防止患者向下滑脱,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不使用担架时,将左、右两支撑杆向反方向旋转,使两支撑杆位于担架本体的支撑杆放置槽中,节省空间。所述的固定带组件包括固定带和相互卡合的公扣、母扣,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担架本体一侧,另一端安装公扣,对应公扣在担架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母扣,通过公扣、母扣相互卡合实现对患者的固定,操作简便快捷。所述的担架本体上安装有固定台,固定台位于充气枕前端,固定台中设置氧气筒安装槽,固定台的上表面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有氧气筒定位用的卡箍。当患者需要持续吸氧时,可以将小氧气筒置于固定台的氧气筒安装槽中,并通过卡箍夹紧固定,防止小氧气筒移位或者掉落,并能避免因不小心触及氧气开关所造成氧流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所述的担架本体的侧面安装污物台,污物台位于充气枕一侧,污物台中放置一次性使用盒,一次性使用盒的盒口上具有软塑料挡盖,软塑料挡盖的中间位置开有缝隙。该一次性使用盒主要应用于呕吐患者,当患者呕吐时,沿缝隙拨开软塑料挡盖,将头端靠近软塑料挡盖呕吐即可,避免了病人呕吐物乱溅。所述的担架本体左、右两侧安装扶手,方便患者或者医务人员进行抓扶。所述的担架本体的底部具有万向轮,便于移动担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院前急救担架通过固定带组件能够对患者进行固定,在医务人员抬患者过程中,防止患者移位,并通过防滑脱装置防止患者滑脱,从整体上保证急救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通过充气枕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头部调节控制至适宜的高度,尤其针对心衰病人等需要头部抬起或者半卧位的患者;整体担架结构合理,操作应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中:1、担架本体;2、母扣;3、扶手;4、污物台;5、一次性使用盒;6、充气枕;7、固定台;8、卡箍;9、氧气筒安装槽;10、固定座;11、固定带;12、公扣;13、支撑杆放置槽;14、支撑杆;15、防滑脱网;16、轴;17、万向轮;18、排气阀;19、手握充气气囊;20、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院前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本体I,担架本体I的前端固定有充气枕6,充气枕6通过管路20连接手握充气气囊19,手握充气气囊19上具有排气阀18,担架本体I的后端固定有防滑脱装置,担架本体I上至少设置有前、后两组固定带组件。其中:防滑脱装置包括左、右两支撑杆14和防滑脱网15,防滑脱网15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14固定连接,对应两支撑杆14在担架本体I的左、右两侧设置支撑杆放置槽13,两支撑杆14靠近担架本体I后端的一端通过轴16与担架本体I铰接;固定带组件包括固定带11和相互卡合的公扣12、母扣2,固定带11的一端固定在担架本体I 一侧,另一端安装公扣12,对应公扣12在担架本体I的另一侧安装母扣2 ;担架本体I上安装有固定台7,固定台7位于充气枕6前端,固定台7中设置氧气筒安装槽9,固定台7的上表面设置固定座10,固定座10上固定有氧气筒定位用的卡箍8 ;担架本体I的侧面安装污物台4,污物台4位于充气枕6 —侧,污物台4中放置一次性使用盒5,一次性使用盒5的盒口上具有软塑料挡盖,软塑料挡盖的中间位置开有缝隙。使用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尤其针对心衰病人等需要头部抬起或者半卧位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握充气气囊19调节控制充气枕6至适宜的高度,对患者安全进行保障,同时通过固定带组件对患者进行固定,在医务人员抬患者过程中,防止患者移位,并打开防滑脱装置,使两支撑杆14以及防滑脱网15共同形成的防滑脱装置与担架本体I所在平面垂直,在担架倾斜时,能够通过防滑脱网15对患者脚底形成有效支撑,防止患者向下滑脱,从整体上保证患者安全。在用担架抬患者过程中,当患者需要持续吸氧时,可以将小氧气筒置于固定台7的氧气筒安装槽9中,并通过卡箍8夹紧固定,防止小氧气筒移位或者掉落,并能避免因不小心触及氧气开关所造成氧流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当患者呕吐时,将头端靠近污物台4上的一次性使用盒5并沿缝隙拨开软塑料挡盖,呕吐即可,避免了病人呕吐物乱溅。除上述外,为方便患者或者医务人员进行抓扶,在担架本体I的左、右两侧安装扶手3 ;在担架本体I的底部具有万向轮17,便于移动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院前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担架本体(1)的前端固定有充气枕(6),充气枕(6)通过管路(20)连接手握充气气囊(19),手握充气气囊(19)上具有排气阀(18),担架本体(1)的后端固定有防滑脱装置,担架本体(1)上至少设置有前、后两组固定带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院前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担架本体(I)的前端固定有充气枕(6),充气枕(6)通过管路(20)连接手握充气气囊(19),手握充气气囊(19)上具有排气阀(18),担架本体(I)的后端固定有防滑脱装置,担架本体(I)上至少设置有前、后两组固定带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脱装置包括左、右两支撑(14)和防滑脱网(15),防滑脱网(15)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14)固定连接,对应两支撑杆(14)在担架本体(I)的左、右两侧设置支撑杆放置槽(13),两支撑杆(14)靠近担架本体(I)后端的一端通过轴(16)与担架本体(I)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组件包括固定带(11)和相互卡合的公扣(12)、母扣(2),固定带(11)的一端固定在担架本体(I) 一侧,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歌今,
申请(专利权)人:王歌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