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026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的新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原代分离;(二)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纯化与培养扩增;(三)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取的神经嵴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体外持续培养数代后仍具有增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细胞生物
,涉及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分化方法。
技术介绍
神经嵴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细胞类型。起源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背部,通过迁移至胚胎的各个部位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神经嵴细胞主要分为颅源性神经嵴细胞和躯干神经嵴干细胞,躯干颅源性神经嵴细胞分为迷走神经嵴和骶骨神经嵴,神经嵴细胞迁移至躯体各个部位后,可分化成黑色素细胞、颅面部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枢与外周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背根神经节(DRG)是由躯干神经嵴干细胞迁移分化而形成的。DRG细胞可体外分离和培养,为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移植提供细胞来源。近年来关于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有较多研究,主要利用流式分选的方法分离细胞,该方法可获得较纯的细胞源,但细胞损失较大。目前临床上有较多因神经嵴细胞发育不正常导致的疾病,如巨结肠,因早期发育过程中神经嵴细胞迁移至肠的数量不足,导致肠神经系统不完整,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体外能获得高质量和数量的神经干细胞用于移植到病变的肠中,有望解决巨结肠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一)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原代分离;(二)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纯化与培养扩增;(三)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一)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原代分离;(二)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纯化与培养扩增;(三)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诱导分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取出生后6天内的幼鼠,或E‐13.5天之后的鼠胚胎,或人流产胎儿,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背根神经节组织,剪成2毫米左右小块后,加入PBS(磷酸盐缓冲液)洗涤,800‐1000RMP离心5分钟,弃上清,加入原代培养基重悬后,转移至包被多聚鸟氨酸的培养板中,置于含5%CO2培养箱,于37度下培养恒温下培养,培养两天,待组织周围爬出细胞后,于显微镜下挑起组织块,并转移到新的多聚鸟氨酸包被的板中,继续同前面所述条件下培养,待组织周围爬出细胞后,去掉组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根神经节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基为:DMEM/F12培养基、1%N2、2%B27、20ng/ml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ng/ml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00IU/L青霉素/链霉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神经嵴干细胞较强的迁移能力,保留神经节组织块爬出的细胞中的最外围的部分,连续贴壁转移组织块3‐4次,用增殖培养基培养爬出的外围细胞,两天换一次培养基,四天左右传代,并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分离的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干细胞特异性分子标记(SOX10,Nestin,P7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根神经节源神经嵴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为:DMEM/F12培养基、2%(质量比)牛血清白蛋白、100IU/L青霉素/链霉素、1%(质量比)L‐丙氨酸‐L‐谷胺酰胺、1%MEMnon‐essentialaminoacids(非必须氨基酸)、0.1%(体积比)traceelementsA、0.1%(体积比)traceelementsB、0.1%(体积比)traceelementsC、0.18%(体积比)2‐mercaptoethanol(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胡珲丁园园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