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神经支配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232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用于去神经支配导管,该导管包括:一导管主体,其在一方向延伸而有一近侧端与一远侧端,且有一内腔,该内腔沿着其纵向形成;一可动构件,其设置在该导管主体的远侧端,可沿着该导管主体的纵向移动;一操作构件,其一远侧端连接该可动构件以移动该可动构件;复数个支撑构件,其一端连接该导管主体的末端且另一端连接该可动构件,其中当该可动构件移动以减小导管主体的末端与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时,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从而使得弯曲部分移离该导管主体;复数个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弯曲部分以产生热;及一导线,其分别电连接所述复数个电极,以对所述复数个电极提供一电源供应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去神经支配导管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2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3-0013100,10-2013-0013101和10-2013-0013102以及于2013年2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3-0018085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导管,更具体地,有关一种去神经支配导管,其消融不活化神经传导的部分神经;及一种含有导管的去神经支配装置。
技术介绍
去神经支配为对各种神经,阻断部分神经通路,诸如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通路,使得刺激或讯息无法传递的外科程序。去神经支配越来越多用于治疗一些疾病,诸如心律不整、舒缓疼痛、整型手术、或类似。尤其,如最近报导,去神经支配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许多努力正致力于对高血压有效治疗施行去神经支配。对于高血压案例,由于血压大部分可使用药物控制,故多数高血压患者到现在还靠着药物。不过,若利用药物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持续服药,造成不便性且增加费用。此外,若长时间服药,各种问题便会发生,诸如损坏内脏或其他副作用。此外,一些高血压患者遭遇难治性高血压,无法容易使用药物控制高血压。由于难治性高血压无法使用药物治疗,故增加意外可能性,诸如中风、心律不整、肾疾病、或类似。因此,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为非常严肃和急迫的课题。在此案例,去神经支配吸引注意,由于对治疗高血压为一项创新方案。尤其,藉由消融不活化神经传导的肾神经(即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使得阻断肾神经,以施行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去神经支配。若刺激肾神经,肾增加肾素荷尔蒙的产生,此可能导致血压增加。因此,若阻断肾神经,神经传导便不良,如此高血压可治疗,如经各种最近实验的验证。如前述,治疗高血压的代表性肾脏去神经支配在现阶段使用一导管。在使用导管的去神经支配中,一导管插入人体的一部位,例如大腿,且导管的远侧端位于肾动脉。在此状态,热经由射频(RF,RadioFrequency)能量或类似物于导管的远侧端产生,以阻断在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若施行使用导管的去神经支配,相较于使用腹部手术的去神经支配,只在人体切开一非常小区域。因此,可明显减少潜伏性复杂化或副作用,且由于局部麻醉,非常短的治疗或复原时间。因此,由于上述效益,使用导管的去神经支配为下一代高血压治疗方法的焦点。不过,使用导管的去神经支配尚未充分发展,特别地系,治疗高血压的去神经支配,如此有更多进步的空间。特别地系,已提议处理去神经支配的一些导管包括只有一电极,用以发射能量,诸如高频率,且所述电极位于一血管,例如在肾动脉,以阻断血管周围的神经。不过,在此结构中,电极可能不置放在肾神经的正确位置,如此可能不正确阻断肾神经。因此,在此一导管的情况,电极应位于肾动脉的各种位置,为了要正确阻断肾神经,此可能增加手术的时间,且造成复杂的作业程序。为了要解决这问题,最近曾经提议,一导管的远侧端处配置复数个电极。不过,若使用此方式配置复数个电极,带有电极的导管的远侧端(即为一导管尖端部)有一复杂的结构与大尺寸。若增加导管的远侧端,如前述,导管可能无法容易沿着小直径的血管移动,像似肾动脉,且亦可能损坏血管的内壁。此外,目前,当使用导管时,为了要保护器官,诸如血管,且允许导管容易移到目的地,一称为鞘管的导管位于一器官,诸如血管,然后所述导管移过靠近目的地的鞘管。在此案例,若导管有一大远侧端,导管可能无法容易移入鞘管,此可能使其在手术期间不容易抵达鞘管。此外,由于血管在消融的区域可能较窄,过去提议的一些导管可能引起狭窄,且亦可能无法容易操纵过去提议的一些导管。此外,过去提议的一些导管可能无法确保在一电极与一血管之间的正确接触。在此案例,藉由电极抵达神经的热能可能没有足够位准,此可能无法正确阻断神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而设计,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去神经支配导管,此可藉由包括复数个电极而有效阻断在血管附近的神经,及亦改善一不增加尺寸的尖端结构。从下列描述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及效益,且藉由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变得更明白。此外,应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效益可藉由文后申请专利范围或其组合而实施。技术解决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去神经支配导管,所述导管包括:一导管主体,其于一方向中延伸而有一近侧端与一远侧端,且有一内腔,所述内腔沿着其纵向形成;一可动构件,构成可沿着所述导管主体的纵向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内腔中移动;一操作构件,其一远侧端连接所述可动构件,以移动所述可动构件;复数个支撑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可动构件,且构成使得其另一端依据所述可动构件的活动而移近或移离所述导管主体;复数个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另一端,用以产生热;及一导线,分别电连接所述复数个电极,以对所述复数个电极提供一电源供应路径,所述导线有一可变区域,所述可变区域的长度为可改变,使得所述可变区域的一近侧端固定至所述导管主体的一侧部,且所述可变区域的一远侧端固定至所述可动构件。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有复数个侧孔,所述复数个侧孔形成在其远侧端的一侧表面,且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通过所述侧孔而移入或移出所述导管主体。更优选地,相较于所述可动构件,所述复数个侧孔靠近所述导管主体的远侧端,所述可动构件连接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一近侧端,且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一远侧端,且当所述可动构件于一方向中从所述导管主体的近侧端移向所述导管主体的远侧端,所述电极移远离所述导管主体。另外优选地,相较于所述可动构件,所述复数个侧孔靠近所述导管主体的近侧端,所述可动构件连接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一远侧端,且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一近侧端,且当所述可动构件于一方向从所述导管主体的远侧端移向所述导管主体的近侧端,所述电极移动更远离所述导管主体。另外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有一侧插槽,所述侧插槽形成在所述侧孔形成的区域中,所述侧插槽为凹向所述导管主体的内部,使得所述电极在其中插入。另外优选地,所述导管有复数个前孔,所述复数个前孔形成在其远侧端的一前表面,且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透过所述前孔而移入或移出所述导管主体。另外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其远侧端的前表面,且复数个支撑构件与复数个电极移过所述开口以接纳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内腔或拉出所述导管主体。另外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另一端移离所述导管主体的状态,所述复数个电极在所述导管主体的纵向中彼此以预定距离隔开。另外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另一端移离所述导管主体的状态,所述复数个电极在所述导管主体的纵向中彼此以0.3cm(公分)至0.8cm(公分)隔开。另外优选地,所述复数个电极经由射频产生热。另外优选地,所述支撑构件为预成形,使得其另一端可依据所述可动构件的活动而移离所述导管主体。另外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包括至少一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内腔,以限制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距离。另外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有一导孔,所述导孔形成在远侧端,使得一导线经由所述导孔而移动。另外优选地,去神经支配导管可更包括一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连接在所述导管主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在另一方面中,亦提供一去神经支配装置,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去神经支配导管。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去神经支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去神经支配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去神经支配导管,包括:一导管主体,其在一方向延伸而有一近侧端与一远侧端,且有一内腔,所述内腔沿着其纵向形成;一可动构件,其构成可于沿着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纵向,在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内腔中移动;一操作构件,其的一远侧端连接所述可动构件以移动所述可动构件;复数个支撑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可动构件,且构成使得另一端依据所述可动构件的活动而移近或移离导管主体;复数个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另一端以产生热;及一导线,其分别电连接所述复数个电极,以对所述复数个电极提供一电源供应路径,所述导线有一可变区域,所述可变区域的长度为可变,使得所述可变区域的一近侧端固定至所述导管主体的一侧部,且所述可变区域的一远侧端固定至所述可动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05 KR 10-2013-0013100;2013.02.05 KR 10-2011.一种去神经支配导管,包括:一导管主体,其在一方向延伸而有一近侧端与一远侧端,且有一内腔,所述内腔沿着纵向形成;一可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远侧端,可沿着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而移动;一操作构件,其一远侧端连接所述可动构件以移动可动构件;复数个支撑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导管主体的一末端,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可动构件,其中当所述可动构件移动以减少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末端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会弯曲,使得弯曲部移离所述导管主体;复数个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支撑构件的弯曲部,用以产生热;及一导线,其分别电连接所述复数个电极,以对所述复数个电极提供一电源供应路径;其中所述导管主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数个点处与至少两个支撑构件连接,所述数个点沿所述导管主体的纵向、以预定距离彼此隔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神经支配导管,其中所述可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外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神经支配导管,其更包括一强化构件,所述强化构件在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纵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其中所述强化构件的一远侧端固定至所述可动构件,且所述强化构件的一近侧端插入所述导管主体的一通孔,使得所述强化构件的所述近侧端可依据所述可动构件的活动而移过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神经支配导管,其中所述可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内腔;及其中所述导管主体有一开口,在所述支撑构件弯曲时,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弯曲部可经由所述开口而拉出所述导管主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神经支配导管,其中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弯曲部移离所述导管主体的状态,所述复数个电极在所述导管主体的纵向中彼此以预定距离隔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去神经支配导管,其中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弯曲部移离所述导管主体的状态,所述复数个电极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帝张慧原宋承佑张宇翼
申请(专利权)人:韩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