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99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包括基台和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坩埚、控制箱、电极杆、电极夹头、自耗电极、炉壳、抽真空机构以及冷却水套,在所述控制箱设置有供电电源和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通过设置双工位双炉室的结构,在第一炉壳熔炼结束后,通过工位转换机构可以快速加装调整到第二炉壳工位,进行连续熔炼,与此同时,第一炉壳工位可以进行出料、清理,检查,第一冷却水套的水温能够完全恢复到位,适应循环生产,大大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突破行业技术壁垒;而由基台向上设置的工位转换机构,取代传统的上悬挂式电极升降机构,能够使得双工位旋转替换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
本技术属于钛合金熔炼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
技术介绍
真空自耗熔炼设备通常包括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以及相关的冷却机构、抽真空机组等,是在真空环境中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熔炼金属的一种熔炼设备,主要用于熔炼难熔金属及稀有金属,尤其是在钛及钛合金熔炼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的结构,包括内置坩埚的炉壳,炉壳内坩埚外设置有夹套式的冷却水室,上炉壳连接有抽真空系统,炉壳内套设有竖向正对坩埚设置的电极,电极包括位于上方的过渡电极(电极杆)和焊接在过渡电极下方的自耗电极,过渡电极上部连接在升降主轴上,升降主轴上部通过滑动密封结构可滑动地穿过炉壳,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炉壳真空度以及升降主轴进行升降控制系统;现有的真空自耗炉在使用过程中,产量受到设备的限制,在连续生产时在填充自耗电极过程以及冷却水套循环过程中都有单个工位难以避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实用的双炉室真空自耗炉。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包括基台和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坩埚、控制箱、电极杆、电极夹头、自耗电极、炉壳、抽真空机构以及冷却水套,在所述控制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所述基台(1)上的坩埚、控制箱(2)、电极杆(4)、电极夹头(41)、自耗电极(5)、炉壳、抽真空机构(7)以及冷却水套,在所述控制箱(2)设置有供电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坩埚和自耗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坩埚设置在所述炉壳内,在所述坩埚外侧套设所述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水循环机构(9);所述电极杆(4)设置在所述炉壳上部,所述电极杆(4)通过所述电极夹头(41)连接所述自耗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包括第一炉壳(61)和第二炉壳(62),相配套地,所述坩埚依次包括有第一坩埚(81)和第二坩埚(8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炉室真空自耗炉,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所述基台(1)上的坩埚、控制箱(2)、电极杆(4)、电极夹头(41)、自耗电极(5)、炉壳、抽真空机构(7)以及冷却水套,在所述控制箱(2)设置有供电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坩埚和自耗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坩埚设置在所述炉壳内,在所述坩埚外侧套设所述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水循环机构(9);所述电极杆(4)设置在所述炉壳上部,所述电极杆(4)通过所述电极夹头(41)连接所述自耗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包括第一炉壳(61)和第二炉壳(62),相配套地,所述坩埚依次包括有第一坩埚(81)和第二坩埚(82),所述冷却水套依次包括有第一冷却水套(83)和第二冷却水套(84);在所述基台(1)上还设置有工位转换机构(3),所述工位转换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炉壳(61)和第二炉壳(62)之间,所述工位转换机构(3)包括电极转换部(31)、横移液压缸(34)、抬升液压缸(35)以及回旋驱动机构(36);所述电极转换部(31)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杆(4),所述电极转换部(31)通过连接所述抬升液压缸(35)上下升降,所述电极转换部(31)通过连接所述横移液压缸(34)横向平移,所述电极转换部(31)通过连接所述回旋驱动机构(36)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亨强周建林谭志荣赖洪兵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新晶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