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77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X轴横梁、防护罩、CCD主轴、CCD定位仪、固定立臂、加工台面、挡板、底座、电控柜、控制器、调节旋钮、套筒、升降导轨、CCD主机、清晰度调节器、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设有的CCD定位仪通过调节旋钮可以对套筒的直径进行调节,进而控制升降导轨的送紧度,就可以带动CCD主机进行升降高度调整,待调整完成,将调节旋钮进行锁紧,使套筒与升降导轨进行固定,就能够防止垂直度偏移,确保了定位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属于CCD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CCD图像传感器,也叫图像控制器。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936085.9的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其包括两个相平行的X轴移动滑台;设置于两个X轴移动滑台之间的Y轴移动滑台;设置于Y轴移动滑台上的抓取机械手;设置于Y轴移动滑台上的CMOS图像采集模块、LED光源模块和光反射模块,光反射模块与LED光源模块的中心重合并且保持与抓取机械手在同一平面上;设置于X轴移动滑台同一平面位置上的取料平台a和做货平台b;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光源增量同步控制器,该控制器内设脉冲比较器。本技术能够实现了工件的智能识别定位,具有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实用性强,稳定性能好等特点,同时,也节省了更多的人力资本。现有的技术进行升降调节时,无法通过导轨进行固定,就会导致升降调节时位置偏移,造成了垂直度超差,影响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进行升降调节时,无法通过导轨进行固定,就会导致升降调节时位置偏移,造成了垂直度超差,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X轴横梁、防护罩、CCD主轴、CCD定位仪、固定立臂、加工台面、挡板、底座、电控柜、控制器,所述的防护罩活动连接CCD主轴,所述的CCD主轴与CCD定位仪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左侧设有固定立臂,所述的加工台面设于CCD定位仪的下方,所述的底座设于挡板的下方,所述的电控柜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控柜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包括调节旋钮、套筒、升降导轨、CCD主机、清晰度调节器、摄像头,所述的调节旋钮与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的套筒与升降导轨相连接,所述的升降导轨右侧设有CCD主机,所述的CCD主机与清晰度调节器相连接,所述的清晰度调节器活动连接摄像头。进一步地,所述的X轴横梁与防护罩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立臂与挡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高度为60cm。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长度为130cm。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控柜为防水材质,有效防止渗水。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工台面为铸造铁材质,大大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CCD定位仪通过调节旋钮可以对套筒的直径进行调节,进而控制升降导轨的送紧度,就可以带动CCD主机进行升降高度调整,待调整完成,将调节旋钮进行锁紧,使套筒与升降导轨进行固定,就能够防止垂直度偏移,确保了定位的精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CCD定位仪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X轴横梁-1、防护罩-2、CCD主轴-3、CCD定位仪-4、固定立臂-5、加工台面-6、挡板-7、底座-8、电控柜-9、控制器-10、调节旋钮-401、套筒-402、升降导轨-403、CCD主机-404、清晰度调节器-405、摄像头-4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X轴横梁1、防护罩2、CCD主轴3、CCD定位仪4、固定立臂5、加工台面6、挡板7、底座8、电控柜9、控制器10,所述的防护罩2活动连接CCD主轴3,所述的CCD主轴3与CCD定位仪4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4左侧设有固定立臂5,所述的加工台面6设于CCD定位仪4的下方,所述的底座8设于挡板7的下方,所述的电控柜9与底座8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0与电控柜9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4包括调节旋钮401、套筒402、升降导轨403、CCD主机404、清晰度调节器405、摄像头406,所述的调节旋钮401与套筒402活动连接,所述的套筒402与升降导轨403相连接,所述的升降导轨403右侧设有CCD主机404,所述的CCD主机404与清晰度调节器405相连接,所述的清晰度调节器405活动连接摄像头406,所述的X轴横梁1与防护罩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立臂5与挡板7相连接,所述的底座8高度为60cm,所述的挡板7长度为130cm,所述的电控柜9为防水材质,有效防止渗水,所述的加工台面6为铸造铁材质,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在使用者需要对本实用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X轴横梁1使CCD主轴3进行X轴的高速运动,设有的防护罩2用于保护X轴横梁1内部零件,而后通过调节旋钮401可以将套筒402调松,而后进行CCD主机404的高度升降调整,待调整完毕后,将调节旋钮401锁紧即可,通过升降导轨403保证了垂直度,不需要工作人员重新打表校准,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所述的摄像头406为CCD图像传感器,也叫图像控制器,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本技术的X轴横梁1、防护罩2、CCD主轴3、CCD定位仪4、固定立臂5、加工台面6、挡板7、底座8、电控柜9、控制器10、调节旋钮401、套筒402、升降导轨403、CCD主机404、清晰度调节器405、摄像头40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技术进行升降调节时,无法通过导轨进行固定,就会导致升降调节时位置偏移,造成了垂直度超差,影响定位精度,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防止垂直度偏移,确保了定位的精度,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调节旋钮401与套筒402活动连接,所述的套筒402与升降导轨403相连接,所述的升降导轨403右侧设有CCD主机404,所述的CCD主机404与清晰度调节器405相连接,所述的清晰度调节器405活动连接摄像头40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X轴横梁(1)、防护罩(2)、CCD主轴(3)、CCD定位仪(4)、固定立臂(5)、加工台面(6)、挡板(7)、底座(8)、电控柜(9)、控制器(10),所述的防护罩(2)活动连接CCD主轴(3),所述的CCD主轴(3)与CCD定位仪(4)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4)左侧设有固定立臂(5),所述的加工台面(6)设于CCD定位仪(4)的下方,所述的底座(8)设于挡板(7)的下方,所述的电控柜(9)与底座(8)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0)与电控柜(9)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4)包括调节旋钮(401)、套筒(402)、升降导轨(403)、CCD主机(404)、清晰度调节器(405)、摄像头(406),所述的调节旋钮(401)与套筒(402)活动连接,所述的套筒(402)与升降导轨(403)相连接,所述的升降导轨(403)右侧设有CCD主机(404),所述的CCD主机(404)与清晰度调节器(405)相连接,所述的清晰度调节器(405)活动连接摄像头(4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运动中用CCD视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X轴横梁(1)、防护罩(2)、CCD主轴(3)、CCD定位仪(4)、固定立臂(5)、加工台面(6)、挡板(7)、底座(8)、电控柜(9)、控制器(10),所述的防护罩(2)活动连接CCD主轴(3),所述的CCD主轴(3)与CCD定位仪(4)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4)左侧设有固定立臂(5),所述的加工台面(6)设于CCD定位仪(4)的下方,所述的底座(8)设于挡板(7)的下方,所述的电控柜(9)与底座(8)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0)与电控柜(9)活动连接,所述的CCD定位仪(4)包括调节旋钮(401)、套筒(402)、升降导轨(403)、CCD主机(404)、清晰度调节器(405)、摄像头(406),所述的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