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7233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46
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包括进气软管总成主体、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小型气压控制阀、小型增加泵、气压调节管道、网状排气口、隔音区、内管、外管,所述进气软管总成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进气管、气压调节管道以及排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所述的双进气管与双出气管,既可以单一使用一套,也可以同时使用,且修理便利,所述的气压调节管道通过小型气压控制阀、小型增加泵以及网状排气口配合保证了进气管内通入气体稳定,从而使进气软管更加耐用,所述的隔音层大大削弱其噪音,故其广泛的使用于各个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
技术介绍
软管主要用于各行业各设备作软体连接的一种软管,具体应用领域涵盖了船舶、船坞、罐车、农业、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以及冷热水、蒸汽、通风、冷却、消防、液压,介质如气、水、雾、泥水、砂粒、铁粒等等各个方面。现有的进气软管都采用单一进气单一出气,在进气软管损坏时,不便修理与更换、寿命短,且进气软管不能够控制气体单位流入量,导致气体单位通入量大时软管膨胀,单位通入量少时软管紧缩,使软管不断受交变应力影响,极易导致进气软管报废,且现有进气软管不能隔音,在使用时噪音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包括进气软管总成主体、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小型气压控制阀、小型增加泵、气压调节管道、网状排气口、隔音区、内管、外管,所述进气软管总成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进气管、气压调节管道以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且第一进气管位于第二进气管左方,所述气压调节管道由里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软管总成主体(1)、第一进气管(2)、第二进气管(3)、第一出气管(4)、第二出气管(5)、小型气压控制阀(6)、小型增加泵(7)、气压调节管道(8)、网状排气口(9)、隔音区(10)、内管(11)、外管(12),所述进气软管总成主体(1)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进气管、气压调节管道(8)以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2)、第二进气管(3),且第一进气管(2)位于第二进气管(3)左方,所述气压调节管道(8)由里向外依次为内管(11)、隔音区(10)以及外管(12),所述气压调节管道(8)中部开有两通孔,且气压调节管道(8)左方设有网状排气口(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进气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软管总成主体(1)、第一进气管(2)、第二进气管(3)、第一出气管(4)、第二出气管(5)、小型气压控制阀(6)、小型增加泵(7)、气压调节管道(8)、网状排气口(9)、隔音区(10)、内管(11)、外管(12),所述进气软管总成主体(1)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进气管、气压调节管道(8)以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2)、第二进气管(3),且第一进气管(2)位于第二进气管(3)左方,所述气压调节管道(8)由里向外依次为内管(11)、隔音区(10)以及外管(12),所述气压调节管道(8)中部开有两通孔,且气压调节管道(8)左方设有网状排气口(9),所述网状排气口(9)与气压调节管道(8)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与通孔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