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6412 阅读:5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缓冲油缸,包括缸体,该缸体的一端结合有缸盖,缸体的另一端结合有底座;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一端穿出缸盖,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活塞。所述活塞面向底座的一端设有缓冲轴,当活塞滑向底座时,缓冲轴跟随活塞滑动而插入底座上的缓冲孔,缓冲轴的周面与缓冲孔内壁之间配合挤压液压油而达到缓冲,缓冲轴的周面上设有缓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动作顺畅、稳定,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缓冲轴的周面上设有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条缓冲槽,形成节流功效,避免压力波动,增强了油缸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油缸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
,尤其是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在快速运动过程中,会在行程终端产生强烈的冲击、噪声甚至是机械碰撞,尤其是在高压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严重地影响了油缸的使用寿命,因而必须在结束运动前进行适当的制动和缓冲,以保证系统和油缸的使用寿命。现有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液压油缸,如中国专利申请“改进缓冲效果的液压油缸”(申请公布号CN101936318A,申请公布日:2011年1月5日),这种油缸的结构特点是在活塞杆上套装有圆柱形缓冲套,该圆柱形缓冲套长度小于其在活塞杆相应安装段上的长度,缓冲套内壁与缓冲套安装段的外壁间隙配合,在液压油缸的缸盖上设有缓冲孔,液压油缸的有杆腔通过该缓冲孔与回油口连通,圆柱形缓冲套的外壁与该缓冲孔内壁间隙配合,当活塞杆靠近形成终端时,圆柱形缓冲套滑入缓冲孔内,渐渐堵塞回油口,这种内缓冲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不需要额外增加任何流量控制阀等液压元件,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缓冲方式,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下列不足:1、缓冲套的长度小于缓冲套安装段长度,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倾斜,当缓冲套进入缸盖的缓冲孔时,容易发生卡死;2、启动过程中存在抖动和爬行现象;3、缓冲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压力冲击。4、结构相对复杂,制作成本高,也不便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油缸,结构简单,动作顺畅、稳定,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油缸,包括缸体,该缸体的一端结合有缸盖,缸体的另一端结合有底座;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一端穿出缸盖,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活塞。所述活塞面向底座的一端设有缓冲轴,当活塞滑向底座时,缓冲轴跟随活塞滑动而插入底座上的缓冲孔,缓冲轴的周面与缓冲孔内壁之间配合挤压液压油而达到缓冲。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轴是由活塞杆同轴延伸构成。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轴的周面上设有缓冲槽,缓冲槽顺沿缓冲轴的轴向延伸。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的槽深从缓冲轴的外端朝活塞方向逐渐变浅。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槽有三条,三条缓冲槽在缓冲轴的周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轴为圆柱形,缓冲轴的外径小于底座上的缓冲孔的孔径,在缓冲孔的端口设有铜套,铜套内孔孔径与缓冲轴的外径一致。上述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孔的靠底端连通底座侧壁开设的油孔。本技术是在活塞面向底座的一端设有缓冲轴,当活塞滑向底座时,缓冲轴跟随活塞滑动而插入底座上的缓冲孔,缓冲轴的周面与缓冲孔内壁之间配合挤压液压油而达到缓冲。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动作顺畅、稳定,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再一优点是缓冲轴的周面上设有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条缓冲槽,缓冲槽顺沿缓冲轴的轴向延伸,且槽深逐渐变浅,形成节流功效,避免压力波动,使缓冲过程中缓冲速度逐渐回落,避免速度冲击,增强了油缸工作的稳定性。而三条缓冲槽在缓冲轴的周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使缓冲轴外周受力均衡,保证缓冲轴在底座上的缓冲孔中直线运动,进一步保护油缸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缓冲轴的周面上的缓冲槽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参阅图1、2所示,系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缓冲油缸,包括缸体1,该缸体1的一端结合有缸盖2,缸体1的另一端结合有底座3,形成封闭腔体。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4和活塞5,所述活塞杆4一端穿出缸盖2,活塞杆4的另一端连接活塞5。所述活塞5面向底座3的一端设有缓冲轴6,当活塞5滑向底座3时,缓冲轴6跟随活塞5滑动而插入底座3上的缓冲孔31,缓冲轴6的周面与缓冲孔31内壁之间配合挤压液压油而达到缓冲。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轴6是由活塞杆4同轴延伸构成,结构简单,方便制作,投资成本低。所述缓冲轴6的周面上设有缓冲槽61,缓冲槽61顺沿缓冲轴6的轴向延伸。缓冲槽61的槽深从缓冲轴6的外端朝活塞5方向逐渐变浅。缓冲槽61形成节流功效,避免压力波动,使缓冲过程中缓冲速度逐渐回落,避免速度冲击,增强了油缸工作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槽61有三条,三条缓冲槽61在缓冲轴6的周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工作中,使缓冲轴6外周受力均衡,保证缓冲轴在底座上的缓冲孔中直线运动,进一步保护油缸工作稳定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轴6为圆柱形,缓冲轴6的外径小于底座3上的缓冲孔31的孔径,在缓冲孔31的端口设有铜套7,铜套7内孔孔径与缓冲轴6的外径一致。该结构方便加工及组装,铜套7起到导正作用,使缓冲轴6能自动找正插入底座3上的缓冲孔31,另外由于铜套7质地较软,起到了缓冲作用,还可避免缓冲轴6与钢材料的底座3之间的碰撞损伤,因此也保护缓冲轴6,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缓冲孔31的靠底端连通底座3侧壁开设的油孔32,形成回路,实现注入和排出液压油,结构紧密,便于组装使用及维护。液压油经过缓冲孔31进出,油缸工作稳定,且缓冲效果佳。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型,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缓冲油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油缸,包括缸体(1),该缸体(1)的一端结合有缸盖(2),缸体(1)的另一端结合有底座(3);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4)和活塞(5),所述活塞杆(4)一端穿出缸盖(2),活塞杆(4)的另一端连接活塞(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面向底座(3)的一端设有缓冲轴(6),当活塞(5)滑向底座(3)时,缓冲轴(6)跟随活塞(5)滑动而插入底座(3)上的缓冲孔(31),缓冲轴(6)的周面与缓冲孔(31)内壁之间配合挤压液压油而达到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油缸,包括缸体(1),该缸体(1)的一端结合有缸盖(2),缸体(1)的另一端结合有底座(3);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杆(4)和活塞(5),所述活塞杆(4)一端穿出缸盖(2),活塞杆(4)的另一端连接活塞(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面向底座(3)的一端设有缓冲轴(6),当活塞(5)滑向底座(3)时,缓冲轴(6)跟随活塞(5)滑动而插入底座(3)上的缓冲孔(31),缓冲轴(6)的周面与缓冲孔(31)内壁之间配合挤压液压油而达到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6)是由活塞杆(4)同轴延伸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6)的周面上设有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阳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