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9418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预处理,将采收的黄姜浸入清水中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分别浸入醋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浸泡;(2)揉捻,先将黄姜粉进行蒸制,然后放入滚筒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并使用木锤轻砸;(3)恒温储藏,向揉捻黄姜粉中加入红茶粉,均匀混合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储藏;(4)炒制,将储藏黄姜粉放入锅中使用中火翻炒,然后放入焖锅中密封焖制;(5)熏蒸包装,将炒制黄姜粉平铺于竹簸箕底部,上部覆盖茉莉花,然后使用锅盖盖实进行熏蒸。

A processing method of instant ginger tea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stant ginger te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 pretreatment, ultrasonic cleaning will be harvested turmeric in water, then soaked in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2) rolling, first steamed yellow ginger powder, and then put into the roller rolling machine for rolling, and the use of wooden hammer hit light; (3) constant temperature storage, adding Black Tea powder to rolling yellow ginger powder, evenly mixed into the incubator for constant temperature storage; (4) fry will store turmeric powder into the pot in the fire and stir fry. Into the stew pot in seal stew; (5) fumigation packaging, will make Jiang Fenping fried shop on the bamboo dustpan bottom, the upper cover of jasmine, and then use the lid on real fum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姜,姜属多年草本植物,其生长高度可达到0.5-1m,其下部根茎肥厚、汁多,并且具有芳香和辛辣味道,可供药用、调味料以及其他鲜品加工,茎、叶、根茎可提取芳香油,作为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姜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其习性喜温,不耐寒和干旱,目前在我国的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均有大规模种植,主要品种有莱芜小姜、铜陵白姜、来凤姜等优良品种;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可补充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并且其中含有的姜油酮、姜酚等有效成分,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保健功能,素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和参汤”,并且其可入药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传统对姜采用腌制加工成分姜片进行食用,包装加工成本加工,食用方便性和携带性也较差,辛辣味强烈大多人有不适感,并且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食用存在安全隐患;而其它加工方法多采用原料混合后通过蒸煮、过滤制得液体姜茶,并且其中加入大量的糖分降低辛辣口感,保存时间较短,制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传统对姜采用腌制加工成分姜片进行食用,包装加工成本加工,食用方便性和携带性也较差,辛辣味强烈大多人有不适感,并且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食用存在安全隐患;而其它加工方法多采用原料混合后通过蒸煮、过滤制得液体姜茶,并且其中加入大量的糖分降低辛辣口感,保存时间较短,制作时间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采收的黄姜浸入清水中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浸入醋酸溶液在34-36℃温度下浸泡20-25min,再浸入碳酸钠溶液在27-30℃温度下浸泡12-15min,经去皮、烘干、粉化后制得黄姜粉,可使黄姜皮与肉质脱离,提高去皮效率和降低人工去皮加工成本;(2)揉捻:先将黄姜粉在68-73℃温度下蒸制40-45min,然后放入滚筒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与筒壁产生摩擦,使植物细胞壁受机械力压破,促进黄姜中有效成分渗出,滚筒转速70-80r/min,每揉捻15-20min取出后使用保鲜膜包裹,并使用木锤轻砸3-5min,反复进行5-6次,提高姜茶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制得揉捻黄姜粉;(3)恒温储藏:向揉捻黄姜粉中加入红茶粉,均匀混合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储藏,温度24-27℃,湿度为63%-67%,保存32-34h,制得储藏黄姜粉;红茶粉中发酵菌可为黄姜粉进行轻微发酵作用,提高黄姜茶的柔和性,并且恒温条件下黄姜中有效成分进行酶促作用,可提高黄姜茶的营养性;(4)炒制:将储藏黄姜粉放入锅中使用中火翻炒10-12min,然后放入焖锅中密封,水浴加热至50-54℃保持30-35min,制得炒制黄姜粉;可促进黄姜粉熟化,并能够促进红茶成分与黄姜粉融合;(5)熏蒸包装:将炒制黄姜粉平铺于竹簸箕底部,上部覆盖0.5-1cm厚茉莉花,然后使用锅盖盖实,保持烘烤温度在55-60℃熏蒸46-50min,可使茉莉花香渗透至黄姜粉内部,提高茶的芳香性和有效成分渗出率,然后使用浸泡袋包装,制得速溶性姜茶。步骤(1)所述的超声波振荡清洗,其频率为33kHz,时间为14-17min。步骤(1)所述的醋酸溶液,其质量浓度为7%-9%;所述的碳酸钠溶液,其质量浓度为3%-4%。。步骤(2)所述的揉捻,其温度为47-50℃。步骤(3)所述的红茶粉,其加入量为黄姜粉质量的4%-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预处理方法,将采收的黄姜分别浸入醋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可黄姜皮与肉质脱离,提高去皮效率和降低人工去皮加工成本。揉捻,将黄姜粉置于滚筒揉捻机中通过滚动与筒壁产生摩擦,使植物细胞壁受机械力压破,促进黄姜中有效成分渗出,而通过木锤轻砸可进一步提高黄姜中有效成分渗出,提高姜茶液中有效成分含量。恒温储藏,将黄姜粉与红茶粉混合后进行恒温储藏,红茶粉中发酵菌可为黄姜粉进行轻微发酵作用,提高黄姜茶的柔和性,并且恒温条件下黄姜中有效成分进行酶促作用,可提高黄姜茶的营养性。炒制方法,采用炒制和保温方法,可促进黄姜粉熟化,营养成分更容易渗出、溶解,并能够促进红茶成分与黄姜粉融合,降低黄姜茶辛辣口感。熏蒸包装,通过上部使用茉莉花覆盖熏蒸,可使茉莉花香渗透至黄姜粉内部,提高茶的芳香性和有效成分渗出率,而采用浸泡袋进行包装,包装简单、饮用方便,并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采收的黄姜浸入清水中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浸入醋酸溶液在35℃温度下浸泡21min,再浸入碳酸钠溶液在28℃温度下浸泡13min,经去皮、烘干、粉化后制得黄姜粉,可黄姜皮与肉质脱离,提高去皮效率和降低人工去皮加工成本;(2)揉捻:先将黄姜粉在69℃温度下蒸制42min,然后放入滚筒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与筒壁产生摩擦,使植物细胞壁受机械力压破,促进黄姜中有效成分渗出,滚筒转速73r/min,每揉捻16min取出后使用保鲜膜包裹,并使用木锤轻砸4min,反复进行5次,提高姜茶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制得揉捻黄姜粉;(3)恒温储藏:向揉捻黄姜粉中加入红茶粉,均匀混合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储藏,温度25℃,湿度为64%,保存33h,制得储藏黄姜粉;红茶粉中发酵菌可为黄姜粉进行轻微发酵作用,提高黄姜茶的柔和性,并且恒温条件下黄姜中有效成分进行酶促作用,可提高黄姜茶的营养性;(4)炒制:将储藏黄姜粉放入锅中使用中火翻炒11min,然后放入焖锅中密封,水浴加热至51℃保持32min,制得炒制黄姜粉;可促进黄姜粉熟化,并能够促进红茶成分与黄姜粉融合;(5)熏蒸包装:将炒制黄姜粉平铺于竹簸箕底部,上部覆盖0.5-1cm厚茉莉花,然后使用锅盖盖实,保持烘烤温度在56℃熏蒸47min,可使茉莉花香渗透至黄姜粉内部,提高茶的芳香性和有效成分渗出率,然后使用浸泡袋包装,制得速溶性姜茶。步骤(1)所述的超声波振荡清洗,其频率为33kHz,时间为15min。步骤(1)所述的醋酸溶液,其质量浓度为7.3%;所述的碳酸钠溶液,其质量浓度为3.2%。。步骤(2)所述的揉捻,其温度为48℃。步骤(3)所述的红茶粉,其加入量为黄姜粉质量的4.4%。实施例2:(1)预处理:将采收的黄姜浸入清水中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浸入醋酸溶液在36℃温度下浸泡24min,再浸入碳酸钠溶液在29℃温度下浸泡14min,经去皮、烘干、粉化后制得黄姜粉,可黄姜皮与肉质脱离,提高去皮效率和降低人工去皮加工成本;(2)揉捻:先将黄姜粉在71℃温度下蒸制44min,然后放入滚筒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与筒壁产生摩擦,使植物细胞壁受机械力压破,促进黄姜中有效成分渗出,滚筒转速78r/min,每揉捻19min取出后使用保鲜膜包裹,并使用木锤轻砸5min,反复进行6次,提高姜茶液中有效成分含量,制得揉捻黄姜粉;(3)恒温储藏:向揉捻黄姜粉中加入红茶粉,均匀混合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储藏,温度26℃,湿度为66%,保存34h,制得储藏黄姜粉;红茶粉中发酵菌可为黄姜粉进行轻微发酵作用,提高黄姜茶的柔和性,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采收的黄姜浸入清水中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浸入醋酸溶液在34‑36℃温度下浸泡20‑25min,再浸入碳酸钠溶液在27‑30℃温度下浸泡12‑15min,经去皮、烘干、粉化后制得黄姜粉;(2)揉捻:先将黄姜粉在68‑73℃温度下蒸制40‑45min,然后放入滚筒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滚筒转速70‑80r/min,每揉捻15‑20min取出后使用保鲜膜包裹,并使用木锤轻砸3‑5min,反复进行5‑6次,制得揉捻黄姜粉;(3)恒温储藏:向揉捻黄姜粉中加入红茶粉,均匀混合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储藏,温度24‑27℃,湿度为63%‑67%,保存32‑34h,制得储藏黄姜粉;(4)炒制:将储藏黄姜粉放入锅中使用中火翻炒10‑12min,然后放入焖锅中密封,水浴加热至50‑54℃保持30‑35min,制得炒制黄姜粉;(5)熏蒸包装:将炒制黄姜粉平铺于竹簸箕底部,上部覆盖0.5‑1cm厚茉莉花,然后使用锅盖盖实,保持烘烤温度在55‑60℃熏蒸46‑50min,然后使用浸泡袋包装,制得速溶性姜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溶性姜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采收的黄姜浸入清水中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浸入醋酸溶液在34-36℃温度下浸泡20-25min,再浸入碳酸钠溶液在27-30℃温度下浸泡12-15min,经去皮、烘干、粉化后制得黄姜粉;(2)揉捻:先将黄姜粉在68-73℃温度下蒸制40-45min,然后放入滚筒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滚筒转速70-80r/min,每揉捻15-20min取出后使用保鲜膜包裹,并使用木锤轻砸3-5min,反复进行5-6次,制得揉捻黄姜粉;(3)恒温储藏:向揉捻黄姜粉中加入红茶粉,均匀混合后放入恒温箱内进行恒温储藏,温度24-27℃,湿度为63%-67%,保存32-34h,制得储藏黄姜粉;(4)炒制:将储藏黄姜粉放入锅中使用中火翻炒10-12min,然后放入焖锅中密封,水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东永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