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35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包括浇筑模具,在所述浇筑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金属液进入浇筑模具型腔内部的流道,多个流道均与集液腔连通,在所述浇筑模具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浇筑模具型腔内部连通的溢流槽,在所述多个流道构成的浇注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流道,所述辅助流道的一端与集液腔连通,其另一端与浇筑模具端角部对应的内部腔体连通,在所述浇筑模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溢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辅助流道的设置,能够使金属液顺利的流至浇筑模具的端角处,以使金属液充分填充到浇筑模具型腔内部的各个部位,同时在浇筑模具的两侧端部增加辅助溢流槽,以提高浇筑模具在两端部的排气能力,消除和减少铸件缺陷。

A mold for casting aluminum die ca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 for casting device of aluminum die-casting, including casting mold, a plurality of liquid metal into the runner pouring mold cavity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casting mold, a plurality of flow channels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collecting chamber, there are multiple internal overflow tank and pouring mold cavity communicated set on another side of the casting mold, pouring channel at both ends of the plurality of channel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auxiliary channel, one end of the auxiliary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collecting chamber, and the other end of pouring mold corner internal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sting mold are respectively set there is at least one auxiliary overflow tank.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auxiliary channel settings, can make the liquid metal flow to the pouring mould smoothly at the end angle, so that the metal liquid is fully filled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internal casting mold cavity, and both sides at the end of the pouring mould auxiliary overflow tan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sting mold at both ends of the exhaust capacity to eliminate and reduce casting de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
本技术属于产品铸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铝压铸是将铝液快速高压充填到模具型腔的铸造。在填充过程中,会夹杂大量空气,因此会在铸件内部或表皮下形成气孔。气孔的产生,会影响铸件有效承载面积,气孔周围会引起应力集中从而降低铸件强度;气孔也会导致产品不能满足气密性要求,从而影响产品的最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产品铸造质量,减少内部缩孔现象,保证气密性要求的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包括浇注模具,在所述浇注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金属液进入浇注模具型腔内部的流道,多个流道均与集液腔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浇注模具型腔内部连通的溢流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流道构成的浇注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流道,所述辅助流道的一端与集液腔连通,其另一端与浇注模具端角部对应的内部腔体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溢流槽。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其所述浇注通道两端的辅助流道整体呈八字形布置,所述辅助流道的出液口端朝向浇注模具的端角部。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其在所述集液腔两端、辅助流道的进液口对应处成形有向外部凸起的弧形腔。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其所述流道由进液口向出液口逐渐变大呈喇叭状,在所述集液腔中部设置有分流凸起部,所述分流凸起部用于将集液腔内的金属液均匀地分流到两侧的各流道处。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其所述浇注模具与溢流槽连接的一侧为凸起部与凹陷部交替布置的结构,所述溢流槽通过溢流道与浇注模具的凸起部连通,且每个凸起部对应连接有至少两个溢流槽。本技术通过辅助流道的设置,能够使金属液顺利的流至浇注模具的端角处,以使金属液充分填充到浇注模具型腔内部的各个部位,同时在浇注模具的两侧端部增加辅助溢流槽,以提高浇注模具在两端部的排气能力,减少产品两端部的内部缩孔现象,消除和减少铸件缺陷,提高产品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浇注模具,2为流道,3为集液腔,4为溢流槽,5为辅助流道,6为辅助溢流槽,7为弧形腔,8为分流凸起部,9为溢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包括浇注模具1,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金属液进入浇注模具1型腔内部的流道2,多个流道2均与集液腔3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浇注模具1型腔内部连通的溢流槽4,所述溢流槽用于排除型腔中的气体,并储存混有气体和涂料残渣的金属液,在所述多个流道2构成的浇注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流道5,所述辅助流道5的一端与集液腔3连通,其另一端与浇注模具1端角部对应的内部腔体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溢流槽6。其中,所述浇注通道两端的辅助流道5整体呈八字形布置,所述辅助流道5的出液口端朝向浇注模具1的端角部,在所述集液腔3两端、辅助流道5的进液口对应处成形有向外部凸起的弧形腔7,以有利于为辅助流道提供金属液,保证金属液通过辅助流道流至浇注模具的端角部;所述流道2由进液口向出液口逐渐变大呈喇叭状,在所述集液腔3中部设置有分流凸起部8,所述分流凸起部8用于将集液腔3内的金属液均匀地分流到两侧的各流道2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注模具1与溢流槽4连接的一侧为凸起部与凹陷部交替布置的结构,所述溢流槽4通过溢流道9与浇注模具1的凸起部连通,且每个凸起部对应连接有两个溢流槽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包括浇注模具(1),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金属液进入浇注模具(1)型腔内部的流道(2),多个流道(2)均与集液腔(3)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浇注模具(1)型腔内部连通的溢流槽(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流道(2)构成的浇注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流道(5),所述辅助流道(5)的一端与集液腔(3)连通,其另一端与浇注模具(1)端角部对应的内部腔体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溢流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包括浇注模具(1),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金属液进入浇注模具(1)型腔内部的流道(2),多个流道(2)均与集液腔(3)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浇注模具(1)型腔内部连通的溢流槽(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流道(2)构成的浇注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流道(5),所述辅助流道(5)的一端与集液腔(3)连通,其另一端与浇注模具(1)端角部对应的内部腔体连通,在所述浇注模具(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溢流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铝压铸的模具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通道两端的辅助流道(5)整体呈八字形布置,所述辅助流道(5)的出液口端朝向浇注模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韬苗发胜龚培发曾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艾默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