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790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正极汇流板、负极汇流板、双面整体夹具和八爪弹片,双面整体夹具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环状隔圈,环状隔圈把第一通孔分为正极圆孔和负极圆孔,负极圆孔上设有八爪弹片,八爪弹片固定电池,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电池的外侧分别连接有正极汇流板和负极汇流板,双面整体夹具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正极汇流板和负极汇流板上均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位置对应且内部贯穿设置有玻纤管,玻纤管内部贯穿设置有加热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低温环境下电池包的使用效率,避免电池安全性能失效时,电池内部气压增高,泄气阀爆破,电池爆炸燃烧,降低安全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池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包是由一个或多个蓄电池模块组成的单一机械总成,现阶段电池包加热装置只能实现局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最终影响电池充放电效果,且现阶段电池包加热装置体积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以提高了低温环境下电池包的使用效率,降低安全失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正极汇流板、负极汇流板、双面整体夹具和八爪弹片,双面整体夹具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矩阵型排列在双面整体夹具上;第一通孔内设有环状隔圈,环状隔圈把第一通孔分为正极圆孔和负极圆孔,负极圆孔上设有弹片爪槽,双面整体夹具上还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部贯穿设置有玻纤管,玻纤管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八爪弹片包括类“W”型弹片爪、圆环状上片和圆形下片,圆环状上片的内侧和圆形下片的外侧通过倒圆锥状的侧壁连接;倒圆锥状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四个向上翘起的连接片,弹片爪的底部固定在圆环状上片的外侧;正极圆孔连接电池正极,负极圆孔连接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正极汇流板、负极汇流板、双面整体夹具和八爪弹片,双面整体夹具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矩阵型排列在双面整体夹具上;第一通孔内设有环状隔圈,环状隔圈把第一通孔分为正极圆孔和负极圆孔,负极圆孔上设有弹片爪槽,双面整体夹具上还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部贯穿设置有玻纤管,玻纤管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八爪弹片包括类“W”型弹片爪、圆环状上片和圆形下片,圆环状上片的内侧和圆形下片的外侧通过倒圆锥状的侧壁连接;倒圆锥状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四个向上翘起的连接片,弹片爪的底部固定在圆环状上片的外侧;正极圆孔连接电池正极,负极圆孔连接电池负极,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正极汇流板、负极汇流板、双面整体夹具和八爪弹片,双面整体夹具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矩阵型排列在双面整体夹具上;第一通孔内设有环状隔圈,环状隔圈把第一通孔分为正极圆孔和负极圆孔,负极圆孔上设有弹片爪槽,双面整体夹具上还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部贯穿设置有玻纤管,玻纤管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八爪弹片包括类“W”型弹片爪、圆环状上片和圆形下片,圆环状上片的内侧和圆形下片的外侧通过倒圆锥状的侧壁连接;倒圆锥状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四个向上翘起的连接片,弹片爪的底部固定在圆环状上片的外侧;正极圆孔连接电池正极,负极圆孔连接电池负极,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电池的外侧分别连接有正极汇流板和负极汇流板,正极汇流板和负极汇流板的板面上均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良王淼高风祥吴阳刘鹏辉陈福春张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锂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