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钢管运输轨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洞钢管运输轨道。适用于布置钢衬的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布置钢衬的水利水电隧洞工程施工,涉及到钢管的洞内运输及安装定位。直径较大、壁厚较厚的钢管运输一般采取轨道运输的方式,对于纵坡较大的隧洞更是如此。钢管运输至洞内后,还需准确测量定位,然后用外支撑加固,防止钢管在外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一般情况下洞内钢管运输轨道采用工字钢制作,钢管外支撑采用脚手架钢管或者槽钢制作。上述做法存在以下问题:外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轨道被浇筑在混凝土内,即使在浇筑前将轨道拆除,由于工字钢较重,也无法作为外支撑使用,需单独从洞外运输外支撑。上述常规做法不但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投资的增加,且轨道运输次数的增多也增加了项目成本,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隧洞钢管运输轨道,以减少钢材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洞钢管运输轨道,用于隧洞内运输钢管,其特征在于:在隧洞底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预留有沿隧洞布置的槽口,槽口内装有双拼槽钢轨道,该双拼槽钢轨道由两个切割后可作为钢管与隧洞之间外支撑的槽钢对扣拼装焊接而成,沿双拼槽钢轨道在槽口内轨道的两侧位置布置有插筋,所述槽口内回填有用于固定双拼槽钢轨道的混凝土。所述双拼槽钢轨道采用塑料膜包裹。所述槽钢规格为[120×80。所述槽口宽20cm,深10cm。所述插筋直径22mm,长度30cm,沿双拼槽钢轨道布置的间距为1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洞钢管运输轨道,用于隧洞(1)内运输钢管(2),其特征在于:在隧洞(1)底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垫层(4),混凝土垫层(4)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预留有沿隧洞(1)布置的槽口(401),槽口内装有双拼槽钢轨道(5),该双拼槽钢轨道由两个切割后可作为钢管(2)与隧洞(1)之间外支撑(3)的槽钢(501)对扣拼装焊接而成,沿双拼槽钢轨道(5)在槽口(401)内轨道的两侧位置布置有插筋(7),所述槽口内回填有用于固定双拼槽钢轨道的混凝土(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钢管运输轨道,用于隧洞(1)内运输钢管(2),其特征在于:在隧洞(1)底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垫层(4),混凝土垫层(4)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预留有沿隧洞(1)布置的槽口(401),槽口内装有双拼槽钢轨道(5),该双拼槽钢轨道由两个切割后可作为钢管(2)与隧洞(1)之间外支撑(3)的槽钢(501)对扣拼装焊接而成,沿双拼槽钢轨道(5)在槽口(401)内轨道的两侧位置布置有插筋(7),所述槽口内回填有用于固定双拼槽钢轨道的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敦敏,陈永红,付祖南,金志国,邵洪泽,于良,黄德法,宗徐剑,贺新武,陈涛,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