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05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捆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集屑箱;第一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送丝轮,第一送丝轮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第二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和第二送丝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送丝轮上开设有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与第一U形槽均为陶瓷齿轮,第二U形槽与第一U形槽位置相对应形成钢丝通道;集屑箱罩设在第二轮组上,钢丝通道位于集屑箱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钢丝对齿轮的轮齿造成磨损,减少铁屑和铁粉的产生,同时能够实现对铁屑和铁粉的收集、储存和排放,提高送丝效果,减少故障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
本技术涉及钢筋捆绑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内,基础建设是国家必不可少的,建设工程时通常使用钢筋捆绑成一个框架然后使用水泥浇筑以此来构成钢筋水泥,其的韧性和坚固性能好,因此得以大规模的发展。在机械不发达的时候,都是采用人工捆绑,其捆绑效率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使用钢丝将相对位置的钢筋捆绑在一起不仅仅劳动量大且危险程度高,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自动钢筋捆绑机,极大的提高了捆绑的效率,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这种自动钢筋捆绑机的工作原理为:将钢丝绕制在丝盘上,将丝盘放入机体内,再将钢丝插入送丝机构,然后通过送丝机构输送到出丝机构中,在出丝机构中又设置者切丝机构,而输出的钢丝则穿过需捆绑的钢筋输入进机体内,通过切丝机构将其切断,然后在机体上通过绕丝机够将钢丝捆绑好。现有的钢筋捆绑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送丝机构处,由于输送钢丝的时候钢丝会与送丝齿轮出现摩擦,长时间使用后,齿轮的轮齿必定会受到磨损,导致送丝效果难度增大,从而影响捆绑效果,送丝不成功,会影响捆绑进度;二是钢丝和齿轮的摩擦,会产生铁粉或者铁屑,铁粉或铁屑累积过多会影响送丝效果,而且,铁屑落到壳体内进行堆积,容易发生故障,影响壳体内其它零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能够避免钢丝对齿轮的轮齿造成磨损,减少铁屑和铁粉的产生,同时能够实现对铁屑和铁粉的收集,减少故障发生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集屑箱;所述第一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送丝轮,所述第一送丝轮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环绕在第一送丝轮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和第二送丝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送丝轮上开设有与第一U形槽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环绕在第二送丝轮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陶瓷齿轮,所述第二U形槽与第一U形槽位置相对应形成钢丝通道;所述集屑箱罩设在第二轮组上,所述钢丝通道位于集屑箱外部。进一步,所述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U形槽至少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至少两个的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形成至少两个钢丝通道。进一步,所述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内均等距离设有数条条纹。进一步,所述条纹呈圆弧形。进一步,所述集屑箱内粘接有磁铁,所述磁铁位于第二轮组的下方。进一步,所述集屑箱包括相连通的收集部和储存部,所述收集部和储存部相连通的位置为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宽度尺寸小于储存部和收集部的宽度尺寸,所述磁铁位于连通通道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磁铁为横向放置的L形结构。进一步,所述磁铁的上表面粘贴有绝磁层。进一步,所述集屑箱的底部开设有卸屑口,所述卸屑口安装有卸屑盖,所述卸屑盖内安装有磁铁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一送丝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和第二送丝轮同步转动,利用第二U形槽和第一U形槽形成的钢丝通道实现了对钢丝的输送,减少了铁粉或铁屑的产生,通过齿轮和送丝轮同轴设置,避免了钢丝对齿轮的轮齿造成磨损,提高了送丝效果;通过条纹设置,使得钢丝通道对钢丝的咬合更加有力;集屑箱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铁屑的收集、储存和排放,避免铁粉或铁屑四处扩散,减少故障发生率,集屑箱内将连通通道的宽度尺寸设计小于储存部和收集部的宽度尺寸,可以避免铁屑的倒流,进一步防止铁屑的扩散,集屑箱内横向放置的L形结构的磁体,实现了对铁屑的吸附,进一步加强了集屑箱的收集效果。本技术的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结构简单,能够避免钢丝对齿轮的轮齿造成磨损,减少铁屑和铁粉的产生,同时能够实现对铁屑和铁粉的收集、储存和排出,提高了送丝效果,减少故障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轮组1、第一齿轮11、第一送丝轮12、第一U形槽121、第二轮组2、第二齿轮21、第二送丝轮22、第二U形槽221、集屑箱3、收集部31、储存部32、连通通道33、钢丝通道4、条纹5、磁铁6、卸屑盖7、绝磁层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包括第一轮组1、第二轮组2和集屑箱3,集屑箱3将第二轮组2部分容纳;第一轮组1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11和第一送丝轮12,第一送丝轮12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121,第一U形槽121环绕在第一送丝轮12的外圆周面上;第二轮组2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21和第二送丝轮22,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11啮合,第二送丝轮22上开设有与第一U形槽121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二U形槽221,第二U形槽221环绕在第二送丝轮22的外圆周面上,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21均为陶瓷齿轮,陶瓷的硬度较大,可减少铁粉和铁屑对齿轮的磨损,第二U形槽221与第一U形槽121位置相对应形成钢丝通道4;集屑箱3罩设在第二轮组2上,钢丝通道4位于集屑箱3外部。其中,第一U形槽121和第二U形槽221的数量相等,第一U形槽121至少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至少两个的第一U形槽121和第二U形槽221形成至少两个钢丝通道4。这样的设计能够同时满足两根以上的钢丝输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第一U形槽121和第二U形槽221内均等距离设有数条条纹5。条纹5的设计可以在钢丝输送时增大钢丝和第一送丝轮12、钢丝和第二送丝轮2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钢丝不易打滑,以提高钢丝捆绑的牢固性。条纹5呈圆弧形,第一U形槽121内的条纹5与第一U形槽121槽壁相配合,第二U形槽221内的条纹5与第二U形槽221槽壁相配合。圆弧形的设计在增大钢丝和第一送丝轮12、钢丝和第二送丝轮22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条纹5对钢丝表面的刮伤。集屑箱3内粘接有磁铁6,磁铁6位于第二轮组2的下方。磁铁6能够有效地收集钢丝传送过程中产生的铁屑,避免铁屑到处扩散,影响钢丝的传送,同时,方便对铁屑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集屑箱3包括相连通的收集部31和储存部32,收集部31和储存部32相连通的位置为连通通道33,连通通道33的宽度尺寸小于储存部32和收集部31的宽度尺寸,磁铁6位于连通通道33的上方。铁屑在磁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由收集部31经连通通道33最后落入储存部32储存起来,进一步避免铁屑扩散。磁铁6为横向放置的L形结构。随着钢丝传送的进行,铁屑越来越多,磁铁6上吸引的铁屑也越来越多,悬挂在磁铁6上,当被吸引的铁屑的重力达到磁力的极限时,部分铁屑掉落在储存部32。由于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通过电机对第一齿轮11进行驱动,电机启动时会使整个捆绑机振动,此时便可以将磁铁6上的铁屑震落,另外,整个捆绑机使用时处于运动状态,也能进一步将铁屑震落在储存部32内。磁铁6的上表面粘贴有绝磁层8。绝磁层8可以使铁屑在磁力的作用下更多的朝储存部32移动,避免铁屑吸附在磁铁6的上表面。磁铁6对应的集屑箱3的底部为倾斜结构,这样有利于铁屑的流动。集屑箱3的底部开设有卸屑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集屑箱;所述第一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送丝轮,所述第一送丝轮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环绕在第一送丝轮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和第二送丝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送丝轮上开设有与第一U形槽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环绕在第二送丝轮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陶瓷齿轮,所述第二U形槽与第一U形槽位置相对应形成钢丝通道;所述集屑箱罩设在第二轮组上,所述钢丝通道位于集屑箱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集屑箱;所述第一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送丝轮,所述第一送丝轮上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环绕在第一送丝轮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轮组包括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和第二送丝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送丝轮上开设有与第一U形槽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环绕在第二送丝轮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陶瓷齿轮,所述第二U形槽与第一U形槽位置相对应形成钢丝通道;所述集屑箱罩设在第二轮组上,所述钢丝通道位于集屑箱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U形槽至少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至少两个的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形成至少两个钢丝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筋捆绑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