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安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05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筋安装工具,用于使拉筋一端的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拉筋弯钩弯折以达到设计要求,拉筋安装工具包括:施力杆,施力杆包括平直段,平直段的端部连接有与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弯折段。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拉筋弯钩外圆上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连接于第一弯折段上,以在施力杆的作用下带动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且拉筋安装效率高,不仅满足施工安全,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解决了拉筋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筋安装工具
本技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拉筋安装工具。
技术介绍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按照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5.3.3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现有加工中,按照135°的要求加工拉筋两端的拉筋弯钩后,基本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将拉筋完全安装至主筋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筋安装工具,以解决拉筋的两端无法完全安装至主筋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筋安装工具,用于使拉筋一端的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拉筋弯钩弯折以达到设计要求,拉筋安装工具包括:施力杆,施力杆包括平直段,平直段的端部连接有与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弯折段;用于套设在拉筋弯钩外圆上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连接于第一弯折段上,以在施力杆的作用下带动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进一步地,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于第一弯折段的外侧,第一弯折段的外侧为与第一弯折段弯折方向相反的侧面。进一步地,施力杆还包括供施工人员握持施力的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连接于平直段的另一端且与平直段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与第一弯折段的弯折方向相反。进一步地,第二弯折段与平直段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弯折段与平直段之间的夹角相等。进一步地,第一弯折段与平直段之间的夹角为45°~55°。进一步地,第一弯折段与平直段之间的夹角为45°。进一步地,第一弯折段长150mm~250mm;连接套筒长40mm~90mm;第二弯折段长150mm~250mm;平直段长400mm~1200mm。进一步地,第一弯折段长200mm;连接套筒长70mm;第二弯折段长200mm;平直段长900mm。进一步地,第二弯折段、平直段及第一弯折段一体成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安装拉筋前,将拉筋一端按照设计要求弯折成弯折角度等于或大于135°的成型的拉筋弯钩,并将拉筋另一端弯折成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未成型的拉筋弯钩,然后将拉筋插入钢筋网中以使成型的拉筋弯钩勾住主筋,且未成型的拉筋弯钩外露于钢筋网,接着再将本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的连接套筒套装于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未成型的拉筋弯钩上,最后施工人员施力施力杆以使连接套筒带动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勾住主筋,从而完成拉筋的安装。本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且拉筋安装效率高,不仅满足施工安全,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解决了拉筋安装困难的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拉筋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施力杆;11、平直段;12、第一弯折段;13、第二弯折段;20、连接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筋安装工具,用于使拉筋一端的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拉筋弯钩弯折以达到设计要求,拉筋安装工具包括:施力杆10,施力杆10包括平直段11,平直段11的端部连接有与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弯折段12。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拉筋弯钩外圆上的连接套筒20,连接套筒20连接于第一弯折段12上,以在施力杆10的作用下带动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采用本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安装拉筋前,将拉筋一端按照设计要求弯折成弯折角度等于或大于135°的成型的拉筋弯钩,并将拉筋另一端弯折成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未成型的拉筋弯钩,然后将拉筋插入钢筋网中以使成型的拉筋弯钩勾住主筋,且未成型的拉筋弯钩外露于钢筋网,接着再将本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的连接套筒20套装于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未成型的拉筋弯钩上,最后施工人员施力施力杆10以使连接套筒20带动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勾住主筋,从而完成拉筋的安装。本技术的拉筋安装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且拉筋安装效率高,不仅满足施工安全,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解决了拉筋安装困难的问题。可选地,如图1所示,连接套筒20固定连接于第一弯折段12的外侧,第一弯折段12的外侧为与第一弯折段12弯折方向相反的侧面。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套筒20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弯折段12固定连接。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便于施工人员施力以使连接套筒20带动拉筋弯钩弯折,本优选实施例中,施力杆10还包括供施工人员握持施力的第二弯折段13,第二弯折段13连接于平直段11的另一端且与平直段11呈夹角设置。安装拉筋时,施工人员握持第二弯折段13施力,可减小所需施力的力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操作变得更简单、易于实施。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弯折段13、平直段11及第一弯折段12一体成型,不仅增强施力杆10的结构强度,且便于施力杆10的制作、成型。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弯折段13的弯折方向与第一弯折段12的弯折方向相反。进一步地,第二弯折段13与平直段11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弯折段12与平直段11之间的夹角相等。本技术中,第一弯折段12与平直段11之间的夹角为45°~55°,同样的,第二弯折段13与平直段11之间的夹角为45°~55°。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12与平直段11之间的夹角为45°,同样的,第二弯折段13与平直段11之间的夹角为45°。本技术中,第一弯折段12长150mm~250mm。连接套筒20长40mm~90mm。第二弯折段13长150mm~250mm。平直段11长400mm~1200mm。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12长200mm。连接套筒20长70mm。第二弯折段13长200mm。平直段11长900m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筋安装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筋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用于使拉筋一端的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拉筋弯钩弯折以达到设计要求,所述拉筋安装工具包括:施力杆(10),所述施力杆(10)包括平直段(11),所述平直段(11)的端部连接有与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弯折段(12);用于套设在所述拉筋弯钩外圆上的连接套筒(20),所述连接套筒(20)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2)上,以在所述施力杆(10)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所述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筋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用于使拉筋一端的弯折角度小于135°的拉筋弯钩弯折以达到设计要求,所述拉筋安装工具包括:施力杆(10),所述施力杆(10)包括平直段(11),所述平直段(11)的端部连接有与其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弯折段(12);用于套设在所述拉筋弯钩外圆上的连接套筒(20),所述连接套筒(20)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2)上,以在所述施力杆(10)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拉筋弯钩弯折以使所述拉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到设计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2)的外侧,所述第一弯折段(12)的外侧为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2)弯折方向相反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10)还包括供施工人员握持施力的第二弯折段(13),所述第二弯折段(13)连接于所述平直段(1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平直段(11)呈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筋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段(13)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2)的弯折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冯金龙孙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