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莉专利>正文

样本送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809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54
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包括瓶体,瓶体口部设有瓶塞,在瓶塞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气口,所述的进液口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的排气口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结构为:单向阀阀芯的进口为平面部,出口为凸台部,阀芯通过连接部与进液口或排气口的内壁连接,在阀芯上设有至少一个从平面部穿透到凸台部的切缝。多条切缝在进液口或排气口的圆心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样本送检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液口,便于不带针头的注射器直接将样本注入到瓶体内,设置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配合排气阻液层,可以实现样品的有效隔离,避免样品收到污染。采用的单向阀结构便于加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将穿刺和积液送检的样本送检装 置。 样本送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有很多浆膜腔积液的病人,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等,这 类患者为了进行进一步的治疗,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积液的类型,往往需要抽取积液样 本进行生化、常规及细胞学等检查。而临床上目前并无专门针对积液采集的的容器,在实际 操作中,只能用普通负压抽血试管进行采样收集。 普通抽血试管收集积液的弊端: 1、每次收集积液样本时,都需要将普通负压抽血试管的瓶塞打开,用不带针头的 注射器将样本注入试管中,这样的操作可能会导致采集的样本受到污染,以致最终的检验 报告不准确。 2、送检积液细胞学检查往往需要收集较多的积液,而收集的积液量一旦超过试管 容积的2/3,由于试管内压力的升高,试管的瓶塞往往会自动弹开,导致试管无法密封。 3、在积液标本运送的过程中,由于试管的瓶塞容易松动,一旦试管倒置,会导致采 集的样本的溢出。 4、在对收集的积液样本进行化验时,检验员需要将试管的瓶塞再次打开,这样的 操作可能会导致采集的样本受到二次的污染,导致最终的检验报告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样本送检装置,便于不安装针头的注 射器直接注入,且在送检过程中,不会污染积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包括 瓶体,瓶体口部设有瓶塞,在瓶塞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气口,所述的进液口设有用于进液的第 一单向阀,所述的排气口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二单向阀。 所述的进液口局部为锥型,用于和注射器的前端密封配合。 所述的进液口和排气口上端与瓶塞的上端平齐。 所述的进液口和排气口的下端低于瓶塞的内壁。 瓶塞上端面还设有密封贴。 所述的排气口内还设有排气阻液层。 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结构为:单向阀阀芯的进口为平面部,出口为 凸台部,阀芯通过连接部与进液口或排气口的内壁连接,在阀芯上设有至少一个从平面部 穿透到凸台部的切缝。 多条切缝在进液口或排气口的圆心处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凸台部呈弧形。 所述的瓶体内壁设有阶台,瓶塞的外壁相应位置设有倒钩阶台。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样本送检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液口,便于不带针头的注射 器直接将样本注入到瓶体内,设置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配合排气阻液层,可以实现样 品的有效隔离,避免样品收到污染。采用的单向阀结构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在注入样本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单向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中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密封贴1,进液口 2,瓶塞3,排气阻液层4,瓶体5,排气口 6,倒钩阶台7,第 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8',平面部81,连接部82,凸台部83,切缝84,注射器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中,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包括瓶体5,瓶体5 口部设有瓶塞3,在瓶塞3 上设有进液口 2和排气口 6,所述的进液口 2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单向阀8,所述的排气口 6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二单向阀8'。由此结构,当注射器从进液口 2将样本注入时,排气口 6 便于排气,因此,瓶体5注入样本后不会影响瓶体5内的压力。优选的,瓶塞3采用丁基胶 塞。 优选的如图2中,所述的进液口2局部为锥型,用于和注射器的前端密封配合。当 抽取积液后,注射器与导管分离,此时在注射器的前端是没有针头的,另外添加针头较为麻 烦,也容易造成污染。采用该改进结构,则克服了这个技术问题。 如图1中,所述的进液口2和排气口6上端与瓶塞3的上端平齐。所述的进液口 2和排气口 6的下端低于瓶塞3的内壁。瓶塞3上端面还设有密封贴1。由此结构,在保存 过程中为密封状态,避免瓶体5使用前在存放过程中被污染。 优选的方案如图1、2、5中,所述的排气口 6内还设有排气阻液层4。排气阻液层 4为现有技术,类似户外防水透气服装采用的面料,该材料允许空气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 这是因为第二单向阀8'是排出可通过的,样本存在泄漏的可能,采用该结构后,则样本不会 泄漏。如图1和图5中,排气阻液层4分别设置在第二单向阀8'的出气侧和进气侧。图5 中的结构适用于粘稠度较低的样本,而且样本不会污染到第二单向阀8'。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第一单向阀8和第二单向阀8'的结构为:单向阀阀 芯的进口为平面部81,出口为凸台部83,阀芯通过连接部82与进液口 2或排气口 6的内壁 连接,在阀芯上设有至少一个从平面部81穿透到凸台部83的切缝84。第一单向阀8和第 二单向阀8'的结构相同,而方向相反。 优选的方案如图4中,多条切缝84在进液口 2或排气口 6的圆心处连接在一起。 本技术中单向阀结构可以方便地一体成型,便于模具加工,尤其是本例中的单向阀具 有自密封的特性,单向阀两侧的通过压力有区别,顺向通过压力较小,但是在没有压力的时 候,切缝84在材料自身特性下仍保持密封。而在受到逆向压力时,凸台部83的材料会被压 缩,反而使切缝84紧紧的压在一起,从而实现密封,直至压力大到可以破坏单向阀。但是这 种情况在样本送检过程中几乎不会碰到。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凸台部83呈弧形。由此结构,便于加工,且承受的逆 向压力也较大。 优选的方案如图1、2、5中,所述的瓶体5内壁设有阶台,瓶塞3的外壁相应位置设 有倒钩阶台7。由此结构,瓶塞3被更加可靠的固定在瓶体5 口部,避免在注入或送检过程 中意外开启,从而造成污染。 使用时,以注射器将收集的积液样品从进液口2注入到瓶体中,同时空气从排气 口 6经排气阻液层4和第二单向阀8'排出。检验时,检验医护人员以带针头的注射器将样 本抽出送检,采用本技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样本受到污染,同时也方便了积液标本 的运送。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 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 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包括瓶体(5),瓶体(5)口部设有瓶塞(3),其特征是:在瓶塞(3)上设有进液口(2)和排气口(6),所述的进液口(2)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单向阀(8),所述的排气口(6)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二单向阀(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包括瓶体(5),瓶体(5) 口部设有瓶塞(3),其特征是:在瓶塞 (3)上设有进液口(2)和排气口(6),所述的进液口(2)设有用于进液的第一单向阀(8),所 述的排气口(6)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二单向阀(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口(2)局部为锥 型,用于和注射器的前端密封配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口(2)和排气口 (6)上端与瓶塞(3)的上端平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口(2)和排气口 (6)的下端低于瓶塞(3)的内壁。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样本送检装置,其特征是:瓶塞(3)上端面还设有密封 贴⑴。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吕志阳刘阳张颖陈万平张炯杨俊丁家望贺超秦牧滕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