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洁茹专利>正文

透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782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透镜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薄膜,封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一空腔,第二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密闭;控制器接收处理器产生的控制数据后,控制电动机通过第一通孔向第一空腔注入定量的第一流体,使薄膜在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定量形变,薄膜的曲率增大,从而调节薄膜达到缩小控制焦距;第二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薄膜的挤压下从第二通孔中流出;或者,电动机通过第一通孔抽出第一空腔中定量的第一流体,使薄膜在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定量形变,薄膜的曲率减小,从而调节薄膜达到扩大控制焦距;第二流体在薄膜的拉伸下从第二通孔流入第二空腔中。

Lens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ens device: the first and second housings; film sealed between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the first cavity formed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film, second cavity formation and thin film between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cond cavity is closed; the controller receives the control data generated by the processor, motor control the first injection fluid quantitatively to the first cavity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lm increases the quantitative deformation in the first fluid under pressure, the film curvature increases, thereby regulating the film to reduce control focal length; second fluid in the cavity in the second film extrusion from second through hole outflow; or, the first out of the first quantitative fluid motor the cavity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lm decreases the quantitative deformation in the first fluid under pressure, the film. The rate decreases and the film reaches the extended control focal length by adjusting the film, and the second fluid flows from the second hole into the second cavity under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透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增多,人们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以及各种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伤害越来越大,人们对眼镜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人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需要的焦距不同,但现有的用于眼镜的透镜装置的焦距是固定不可调的,用户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所用焦距相同,从而给人眼带来不适,用户体验度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透镜装置,能够通过调节薄膜两侧的流体的变化量,改变薄膜的曲率,从而实现焦距的调节,从而使用户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使用最适合的焦距,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薄膜,所述薄膜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密闭;控制器接收处理器产生的控制数据后,控制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空腔注入定量的第一流体,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定量形变,所述薄膜的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薄膜达到缩小控制焦距;所述第二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出,或者电动机通过第一通孔抽出第一空腔中定量的第一流体,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定量形变,所述薄膜的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薄膜达到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在所述薄膜的拉伸下从所述第二通孔流入第二空腔中。优选的,所述薄膜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偶数个。进一步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根据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圆形或锥形。优选的,所述透镜装置还包括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一壳体外侧,所述盖板为凸透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镜装置还包括底板,盖合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并与所述盖板相扣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盖板、底板、薄膜或第一流体中加入感光材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板、底板的材质为玻璃或树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板、底板和薄膜为可更换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装置,能够通过调节薄膜两侧的流体的变化量,改变薄膜的曲率,从而实现焦距的调节,从而使用户观看不同距离物体时,使用最适合的焦距,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通过改变薄膜两侧的流体的流量,使薄膜发生弹性形变,改变薄膜的曲率,从而改变透镜装置的焦距。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薄膜3。第一壳体1上具有第一通孔11,用于第一流体的流入或流出;第二壳体2上具有第二通孔21,用于第二流体的流入或流出;其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为圆形或锥形。可选的,第一流体可以是液体,例如水、硅油或透明反射性液体;当然也可以是气体,例如空气或惰性气体。同理,第二流体也可以是气体,例如空气或惰性气体,也可以是液体,例如水、硅油或透明反射性液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薄膜3封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第一壳体1和薄膜3形成第一空腔12,第一空腔12用于容置第一流体;第二壳体2和薄膜3形成第二空腔22,第二空腔22用于容置第二流体,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22之间密闭。其中,薄膜3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弹性薄膜。第一流体的作用是充入第一空腔12内,从而使得薄膜3发生形变,从而形成薄膜3曲率;所以可以调节第一流体在第一空腔12内的注入量,从而调节薄膜3的曲率,进而达到调节焦距的目的。第二流体的作用是充入第二空腔22内,是被动的,也就是说随着第一流体填充入第一空腔12的时候,因为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22之间是密闭的,第二空腔22内的第二流体的体积随之而改变。为了保证薄膜3的形变均匀,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数量相同,均为偶数个,且多个第一通孔11根据第一壳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第二通孔21根据第二壳体2的中心对称设置,更为优选的,多个第一通孔11和多个第二通孔21等间距设置,这样第一流体可以通过多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11均匀流入或流出第一空腔12,从而保证第一流体从第一空腔12的各个方向均匀对称的流入或流出;相对应的,第二流体可以通过多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通孔21均匀流出或流入至第二空腔22,从而保证第二流体从第二空腔22的各个方向均匀对称的流出或流入,进而保证薄膜3的形变是均匀的,实现焦距的精确调节。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所示,该透镜装置还包括盖板4和底板5,盖板4盖合在第一壳体1的外侧,底板5盖合在第二壳体2的外侧,并且盖板4和底板5相扣合,形成密封区域,将壳体和环形支撑架容置在该密封区域内。其中,盖板4和底板5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树脂,在本例中盖板4为凸透镜,底板5为平镜,需要说明的是,凸透镜和平镜并不限制于盖板4和底板5的透镜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盖板4和底板5的透镜类型进行选择。进一步的,盖板4可以为具有度数的凸透镜或凹透镜,使透镜装置可以被用作老花镜或近视镜。为了使透镜装置还具有遮光的功能,在盖板4、底板5、薄膜3或第一流体中加入感光材料,感光材料的颜色可以为多种;也可以混入多种感光材料,在不同光强度下,某一种感光材料占主导作用,从而实现变色,达到遮光效果。盖板4和底板5是可更换的,用户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颜色的盖板4、底板5,或不同度数的盖板4。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的焦距调节可以是通过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的,处理器根据测距元件检测到的当前距离和原有距离计算得到距离变化量,根据距离变化量以及距离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得到焦距变化量,根据焦距变化量以及焦距和薄膜3曲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薄膜3曲率变化量;根据薄膜3曲率变化量以及薄膜3曲率和第一流体流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第一流体的改变量;根据第一流体的改变量以及电动机参数计算得到电动机的步进量,从而生成控制数据,其中,该测距元件可以是测距镜头,依据事实情况,人眼看5米以外的事物,可认为是同一个焦距;而在5米以内的事物,人眼的焦距会有些微的调整。本装置的测距镜头,采用图像以锐度来判定相对距离,或者通过超声波、红外、微波等以接收电波时间来测定距离。处理器将计算得到的控制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机根据控制数据向第一空腔12中注入或抽出定量的第一流体,使得薄膜3的曲率发生改变,使透镜装置的焦距得到调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镜装置可以单独佩戴使用,为使用方便可以将两个透镜装置置于眼镜框中进行使用,此外该装置还可以置于光学检测仪器中进行使用。在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薄膜,所述薄膜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密闭;控制器接收处理器产生的控制数据后,控制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空腔注入定量的第一流体,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定量形变,所述薄膜的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薄膜达到缩小控制焦距;所述第二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出;或者,电动机通过第一通孔抽出第一空腔中定量的第一流体,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定量形变,所述薄膜的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薄膜达到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在所述薄膜的拉伸下从所述第二通孔流入第二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薄膜,所述薄膜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和薄膜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密闭;控制器接收处理器产生的控制数据后,控制电动机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空腔注入定量的第一流体,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增大定量形变,所述薄膜的曲率增大,从而调节所述薄膜达到缩小控制焦距;所述第二空腔中的第二流体在所述薄膜的挤压下从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出;或者,电动机通过第一通孔抽出第一空腔中定量的第一流体,使所述薄膜在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下减小定量形变,所述薄膜的曲率减小,从而调节所述薄膜达到扩大控制焦距;所述第二流体在所述薄膜的拉伸下从所述第二通孔流入第二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秋峰
申请(专利权)人:邵洁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