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37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在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支承座,在支承座上安装有至少三个并排的滚轴,在支承座相邻的两条边上安装有遮挡组件,遮挡组件包括水平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计有联动结构,当第一转轴转动到第一挡板竖向时,第二转轴也转动到第二挡板竖向,在支承座的另外两边也这设置有遮挡组件。这样通过在底座上安装支承座,在支承座上安装遮挡组件,从而提供了一种省力、高效的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使工件的转运更加高效,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Heat treatment workshop workpiece transport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treatment workshop workpiece transport vehicle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universal wheel, on the base of the upper bearing seat is installed, install the roller with at least three side-by-side on a supporting seat, a shield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seat on the adjacent block assembly including the level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the first and second baffl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with linkage structure, when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to the first vertical baffle, second shaft rotates to second vertical baffle, in addi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seat this is provided with shielding components. So on the bas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support seat,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block assembly, thus providing a labor-saving and efficient heat treatment workshop workpiece transport vehicles, transport to make the work more effici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artful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主要用于在热处理车间各工位之间转运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工件在热处理车间进行热处理时,通常需要成批量地装载在工装上,这样成批量的工件数量多、重量大。在热处理各个步骤中,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转运,依靠人工成批量地转运工件非常费力、并且效率低,依靠叉车或者行车也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申请人想到开发一种能省力、高效转运工件的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省力、高效的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包括水平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水平的支承座,在所述支承座上安装有至少三个并排的滚轴,在所述支承座相邻的两条边上安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水平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比第二转轴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支承座的对应边沿并弯折形成与第一挡板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弯折形成与第一转轴平行的手柄,在所述支承座靠近连接杆的部位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开有上下贯通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宽度与连接杆的宽度相适应,并且第一转轴位于该条形缺口内,在所述卡块上还开有与第一转轴垂直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与条形缺口的内端之间留有与连接杆粗细相适应的间距,在该滑槽内插有挡块;在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二挡板垂直的作用板,并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对应端与作用板垂直相抵;当挡块全部位于滑槽内时,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搭在支承座的上表面;当转动手柄,将连接杆转动到竖直状态,并推动连接杆卡入条形缺口内端,再将挡块的对应端推入条形缺口内将连接杆挡住时,所述第一挡板转动到竖直状态,同时所述第一转轴推动作用板和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挡板也转动到竖直状态;在所述支承座的另外两条边上也布置有结构相同的遮挡组件。采用上述结构,在底座上安装支承座,在支承座上安装遮挡组件,当工件需要随工装转运时,只需要将工装转移到支承座的滚轴上,再转动手柄,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处于竖直状态,然后推动底座或者支承座,即可对工件进行转移;滚轴在工装上车和下车时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并且万向轮也显著地减小了转运过程中所需的推动力,有遮挡组件的作用,即使转运速度稍快,工件和工装也不会滑落,从而提供了一种省力、高效的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并且,遮挡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省力、方便。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U”形的把手,所述把手的封闭端在上并与底座的其中一边平行,把手的上端竖向布置,所述把手的下端向底座方向弯折并与底座固定。推动更加方便。所述支承座通过中心轴、轴承和支承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中心轴竖向固定在底座中部,所述轴承固套在中心轴外,所述支承套固套在轴承外,所述支承座固定在支承套的上端,在所述支承座的其中一角插装有竖向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上端弯折形成水平段,在所述底座的四角开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这样安装支承座,使支承座可以在底座上便捷地转动,转动到需要的方向后也可以通过插销快捷地对其进行限定,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滚轴并排布置有十一个,所述滚轴与支承座的其中一边平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安装支承座,在支承座上安装遮挡组件,从而提供了一种省力、高效的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使工件的转运更加高效,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底座1、滚轮2、中心轴3、轴承4、支承套5、插销6、水平段6a、、第一转轴7、连接杆7a、手柄7b、卡块8、把手9、挡块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第二转轴13、支承座14、作用板15、滚轴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水平的矩形底座1,在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本实施例优选所述万向轮有四个。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水平的矩形支承座14,所述支承座14通过中心轴3、轴承4和支承套5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中心轴3竖向固定在底座1中部,所述轴承4固套在中心轴3外,所述支承套5固套在轴承4外,所述支承座14固定在支承套5的上端。在所述支承座14的其中一角插装有竖向的插销6,所述插销6的上端弯折形成水平段6a,在所述底座1的四角开有与插销6配合的插孔。在所述支承座14上安装有至少三个并排的滚轴16,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滚轴16并排布置有十一个,所述滚轴16与支承座14的其中一边平行。在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U”形的把手9,所述把手9的封闭端在上并与底座1的其中一边平行,把手9的上端竖向布置,所述把手9的下端向底座1方向弯折并与底座1固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支承座14相邻的两条边上安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7比第二转轴13矮,在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3的中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与第一转轴7平行,所述第二挡板12与第二转轴13平行。所述第一转轴7远离第二转轴13的一端伸出支承座14的对应边沿并弯折形成与第一挡板11平行的连接杆7a,所述连接杆7a的外端弯折形成与第一转轴7平行的手柄7b。在所述支承座14靠近连接杆7a的部位固定有卡块8,所述卡块8靠近连接杆7a的一端开有上下贯通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宽度与连接杆7a的宽度相适应,并且第一转轴7位于该条形缺口内。在所述卡块8上还开有与第一转轴7垂直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与条形缺口的内端之间留有与连接杆7a粗细相适应的间距,在该滑槽内插有挡块10。在所述第二转轴13靠近第一转轴7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二挡板12垂直的作用板15,并且所述第一转轴7的对应端与作用板15垂直相抵。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挡块10全部位于滑槽内时,在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均搭在支承座14的上表面。如图4所示,当转动手柄7b,将连接杆7a转动到竖直状态,并推动连接杆7a卡入条形缺口内端,再将挡块10的对应端推入条形缺口内将连接杆7a挡住时,所述第一挡板11转动到竖直状态,同时所述第一转轴7推动作用板15和第二转轴13转动,使第二挡板12也转动到竖直状态;在所述支承座14的另外两条边上也布置有结构相同的遮挡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水平的支承座,在所述支承座上安装有至少三个并排的滚轴,在所述支承座相邻的两条边上安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比第二转轴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支承座的对应边沿并弯折形成与第一挡板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弯折形成与第一转轴平行的手柄,在所述支承座靠近连接杆的部位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开有上下贯通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宽度与连接杆的宽度相适应,并且第一转轴位于该条形缺口内,在所述卡块上还开有与第一转轴垂直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与条形缺口的内端之间留有与连接杆粗细相适应的间距,在该滑槽内插有挡块;在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二挡板垂直的作用板,并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对应端与作用板垂直相抵;当挡块全部位于滑槽内时,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搭在支承座的上表面;当转动手柄,将连接杆转动到竖直状态,并推动连接杆卡入条形缺口内端,再将挡块的对应端推入条形缺口内将连接杆挡住时,所述第一挡板转动到竖直状态,同时所述第一转轴推动作用板和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挡板也转动到竖直状态;在所述支承座的另外两条边上也布置有结构相同的遮挡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车间工件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水平的支承座,在所述支承座上安装有至少三个并排的滚轴,在所述支承座相邻的两条边上安装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比第二转轴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支承座的对应边沿并弯折形成与第一挡板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弯折形成与第一转轴平行的手柄,在所述支承座靠近连接杆的部位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开有上下贯通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宽度与连接杆的宽度相适应,并且第一转轴位于该条形缺口内,在所述卡块上还开有与第一转轴垂直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与条形缺口的内端之间留有与连接杆粗细相适应的间距,在该滑槽内插有挡块;在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二挡板垂直的作用板,并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对应端与作用板垂直相抵;当挡块全部位于滑槽内时,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晶焱鑫聚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