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0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后视镜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包括护罩本体(10),该护罩本体与球铰支架(20)连接在一起。所述护罩本体(10)包括左罩(11)和右罩(12),左罩(11)的边缘处设有台阶(114),该台阶上均匀分布多个卡块(113);右罩(12)的边缘处设有横条(121),该横条上均匀分布多个挡块(122),卡块(113)卡扣在横条(121)上,挡块(122)抵靠在台阶(114)上,从而使左罩(11)与右罩(12)紧固在一起。球铰支架(20)的下端两侧设有耳板(21),左罩(11)与右罩(12)的中间部位均设有安置槽(112),耳板(21)置于安置槽(112)内,从而使球铰支架(20)与左罩(11)、右罩(12)紧固在一起。

A shield for the rear view mirror of a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rear view mirror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cover for a car rear view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shield body (10), and the shiel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herical hinge support (20). The shield body (10) comprises a left cover (11) and the right cover (12), left cover (11) at the edge of a step (114),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n the steps of a plurality of clamping blocks (113); the right cover (12) at the edge of a bar (121),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the bar on a plurality of block (122), block (113) fastened in the bar (121), block (122) against the step (114), so that the left cover (11) and right cover (12) fastened together. Ball hinge bracket (20)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ear plate (21), left and right cover cover (11) (12) the middle parts are equipped with mounting groove (112), (21) placed on the ear plate mounting groove (112), so that the ball hinge bracket (20) and left cover (11) and right cover (12) fastening toge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后视镜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
技术介绍
目前内后视镜护罩装配于内后视镜支架上,与前风挡玻璃配合,但通常是将后视镜护罩通过注塑成型做成一个整体,虽然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成本,但给组装过程中带来了难度。针对上述的缺陷本申请的申请人研发了一种可分离的护罩,但其结构较为复杂,组装效率较低。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26402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包括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底部弧形面上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与密封垫上的圆孔相配合,从而将密封垫固定在护罩本体上。通过在护罩本体的底部增设密封垫,使护罩与前风挡玻璃之间的缝隙消除,两者贴合更加紧密,同时避免了护罩抖动时与前风挡玻璃发生磕碰产生异响。虽然该护罩为可拆分结构,但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支架与护罩仅仅通过两侧的支撑筋进行限位固定,连接不牢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该护罩可拆分为两部分,两部分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护罩与后视镜支架连接在一起。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包括护罩本体,该护罩本体与球铰支架连接在一起,护罩本体包括左罩和右罩,所述左罩的边缘处设有台阶,该台阶上均匀分布多个卡块;右罩的边缘处设有横条,该横条上均匀分布多个挡块,卡块卡扣在横条上,挡块抵靠在台阶上,从而使左罩与右罩紧固在一起;另外,挡块还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组装过程为:首先将右罩中间部位的挖槽放置在球铰支架的耳板与支撑块之间,接下来同样将左罩中间部位的挖槽放置在球铰支架的耳板与支撑块之间,这时球铰支架两侧的耳板的端部分别位于左罩以及右罩中间部位的安置槽内,最后将左罩上的卡块与右罩上的横条以及左罩上的台阶与右罩上的挡块扣合在一起,安装简单方便。优选的是,所述卡块卡扣在横条上,挡块抵靠在台阶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左罩与右罩的中间部位均设有安置槽。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置槽的两侧设有顶板,用于对护罩本体进行支撑。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置槽的内部设有多根筋条。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左罩的内侧的中间部位设有加强筋。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筋位于安置槽的外侧,对护罩本体中间部位起到加强的作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球铰支架的下端两侧设有耳板,该耳板置于安置槽内,从而使球铰支架与左罩、右罩紧固在一起。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球铰支架的下端两侧还设有支撑块,对护罩本体的安装起限位、支撑的作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块位于耳板的下方;支撑块与耳板之间留有间隙,用于限制护罩本体上下移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与顶板的上平面配合,从而进行上下限位。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球铰支架的底部设有底座,用于后视镜整体的安装固定。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滑道,待后视镜与球铰支架、护罩本体组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底座上的滑槽将后视镜组装体固定在其它部件上,不会发生晃动,例如将后视镜放置在带有固定架的吸盘上,然后吸附在挡风玻璃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护罩本体的中间部位开有挖槽,用于放置球铰支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护罩本体一端的下方均开有挖槽,从而方便左罩与右罩的拆装以及护罩内部其它部件的安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护罩本体的底部边缘处设有密封垫,使护罩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缝隙消除,两者贴合更加紧密,同时避免护罩抖动时与前挡风玻璃发生磕碰产生异响。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具有以下优点:左罩的边缘处设有台阶,该台阶上均匀分布多个卡块;右罩的边缘处设有横条,该横条上均匀分布多个挡块,卡块卡扣在横条上,挡块抵靠在台阶上,从而使左罩与右罩固在一起;球铰支架两侧的耳板,该耳板置于左罩以及右罩的安置槽内,从而从左右、前后、上下对球铰支架进行紧固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1优选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2优选实施例中左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3优选实施例中左罩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2优选实施例中右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5优选实施例中右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1优选实施例中球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图7优选实施例中球铰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护罩本体10,左罩11,加强筋111,安置槽112,卡块113,台阶114,顶板115,右罩12,横条121,挡块122,挖槽13,球铰支架20,耳板21,支撑块22,底座23,滑道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通过在球铰支架20的两侧设置耳板21、支撑块22,以及在将护罩本体10设计为可拆卸的左罩11和右罩12,从而实现了护罩本体10与球铰支架20可拆卸地紧固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罩本体10的中间部位开有挖槽13,用于放置球铰支架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罩本体10一端的下方均开有挖槽13,从而方便左罩11与右罩12的拆装以及护罩内部其它部件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罩本体10的底部边缘处设有密封垫,使护罩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缝隙消除,两者贴合更加紧密,同时避免护罩抖动时与前挡风玻璃发生磕碰产生异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板21的前后面对支架与护罩的配合进行前后限位,耳板21的侧面则对支架与护罩的配合进行左右限位,从而将支架与护罩紧密连接在一起。如图3-图6所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包括护罩本体10,该护罩本体与球铰支架20连接在一起,护罩本体10包括左罩11和右罩12,所述左罩11的边缘处设有台阶114,该台阶上均匀分布多个卡块113;右罩12的边缘处设有横条121,该横条上均匀分布多个挡块122,卡块113卡扣在横条121上,挡块122抵靠在台阶114上,从而使左罩11与右罩12紧固在一起;另外,挡块122还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本技术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的组装过程为:首先将右罩12中间部位的挖槽13放置在球铰支架20的耳板21与支撑块22之间,接下来同样将左罩11中间部位的挖槽13放置在球铰支架20的耳板21与支撑块22之间,这时球铰支架20两侧的耳板21的端部分别位于左罩11以及右罩12中间部位的安置槽112内,最后将左罩11上的卡块113与右罩12上的横条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包括护罩本体(10),该护罩本体与球铰支架(20)连接在一起,护罩本体(10)包括左罩(11)和右罩(12),其特征在于,左罩(11)的边缘处设有台阶(114),该台阶上均匀分布多个卡块(113);右罩(12)的边缘处设有横条(121),该横条上均匀分布多个挡块(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包括护罩本体(10),该护罩本体与球铰支架(20)连接在一起,护罩本体(10)包括左罩(11)和右罩(12),其特征在于,左罩(11)的边缘处设有台阶(114),该台阶上均匀分布多个卡块(113);右罩(12)的边缘处设有横条(121),该横条上均匀分布多个挡块(1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卡块(113)卡扣在横条(121)上,挡块(122)抵靠在台阶(114)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左罩(11)与右罩(12)的中间部位均设有安置槽(1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安置槽(112)的内部设有多根筋条。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左罩(11)的内侧的中间部位设有加强筋(11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加强筋(111)位于安置槽(112)的外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内后视镜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安置槽(112)的两侧设有顶板(115)。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陈苗廖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科迪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