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173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对前景进行亮度提升处理,并确定前景中的人脸区域;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由此,在调高处于逆光情况下的人脸区域图像时,避免了人脸肤色变淡而没有血色的问题,在提升图像质量的同时,保证了图像显示的视觉效果。

The face reg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backlight sce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face reg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 backlight scene which methods: when the detected light scene on the current image separation of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of the prospect of brightness backlight; enhance processing, and to determine the face region in the foreground; provided the corresponding high HSV color model and face region saturation. Thus, in the increase in face images under backlight conditions when, avoid the face skin pale and bloodless, in improving the image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e visual effect of image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拍照时,如果用户人脸位于光源和摄像头之间,会导致被摄用户人脸曝光不充分,出现逆光的效果。而在该逆光场景下拍摄的用户的人脸图像中,亮度非常低,用户人脸较黑暗,面试细节较为模糊。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逆光场景下的人脸亮度,把感光度ISO拉得很高,以通过增强对光灵敏度来提高人脸区域亮度,然而,ISO拉高后,噪声也会很大,降噪程度也会增强,从而会导致整张画面过亮,且降噪过强,往往会导致人像肤色变淡,没有血色,图像显示的视觉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逆光场景下,仅仅提高人脸区域的亮度,导致降噪强度增加而造成的人脸区域肤色惨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对所述前景进行亮度提升处理,并确定所述前景中的人脸区域;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装置,包括:分离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亮度提升模块,用于对所述前景进行亮度提升处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前景中的人脸区域;调整模块,用于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对前景进行亮度提升处理,并确定前景中的人脸区域,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由此,在调高处于逆光情况下的人脸区域图像时,避免了人脸肤色变淡而没有血色的问题,在提升图像质量的同时,保证了图像显示的视觉效果。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光拍摄场景示意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对当前拍摄画面图像处理前效果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对当前拍摄画面人脸区域亮度提升后效果示意图;图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对当前拍摄画面饱和度提高后的效果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如果提高ISO感光度,则图像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得到提高,在对光线的敏感度一旦提高,那么受到环境干扰而产生的噪声也会增大,为了减小图像中由于噪声而产生的一些无关像素点,针对图像的降噪力度会增加,但是随着降噪力度的增加,会导致图像的一些细节丢失,使得人脸区域面部颜色变淡、没有血色,视觉效果较差。为了解决提高人脸亮度与失去面部细节之间的矛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可以在提高逆光场景下,提升人脸区域的亮度的同时,避免牺牲脸部的细节,使得图像的视觉显示效果较强。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当被摄人物处于光源和摄像头之间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被摄人物的背面有较强的光线照射而正面光线不足,用户人脸区域较为模糊,用户对画面呈现效果并不满意。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不希望改变拍摄方向,则为了针对性的提高人脸区域亮度,可以分离出人脸区域所在位置。具体而言,由于在对拍摄的目标物体聚焦后,在目标物体所在的焦点区域之前和之后一段人眼容许的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范围为景深,其中,在焦点区域之前清晰成像的范围为前景景深,人脸区域所在位置处于前景景深中,在焦点区域之后清晰成像的范围为背景景深,逆光背景处于背景景深中,因而在本实例中,根据景深信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的方式不同,举例说明如下:第一种示例:可获取拍摄的相关参数,以根据拍摄摄像头的公式计算预览画面中焦点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的景深信息。在本示例中,可获取拍摄摄像头的容许弥散圆直径、光圈值、焦距、对焦距离等参数,从而根据公式:前景景深=(光圈值*容许弥散圆直径*对焦距离的平方)/(焦距的平方+光圈值*容许弥散圆直径*对焦距离)计算出前景景深,已根据前景景深分离出前景,并根据公式背景景深=(光圈值*容许弥散圆直径*对焦距离的平方)/(焦距的平方-光圈值*容许弥散圆直径*对焦距离)计算出逆光背景的景深,进而根据逆光背景的景深分离出逆光背景。第二种示例:根据双摄像头分别获取的当前拍摄画面数据确定焦点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的景深地图,根据景深地图确定焦点区域之前的前景景深和焦点区域之后的背景景深,并根据前景景深和背景景深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具体而言,在本示例中,由于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并不相同,因而,两个后置摄像头相对与拍摄的目标物体具有一定的角度差和距离差,因此二者获取的预览图像数据也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举例而言,对于拍摄目标物体上的A点,在摄像头1的预览图像数据中,A点对应的像素点坐标为(30,50),而在摄像头2的预览图像数据中,A点对应的像素点坐标为(30,48),A点在两个预览图像数据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差为50-48=2。在本示例中,可预先根据实验数据或者摄像头参数建立景深信息与相位差的关系,进而,可根据预览图像中各图像点在两个摄像头获取的预览图像数据中的相位差查找对应的景深信息。举例来说,对于上述A点对应的相位差2,如果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查询到对应的景深为5米,则预览画面中A点对应的景深信息为5米。由此,可得到当前预览画面中每个像素点的景深信息,即获取焦点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的景深地图。进而,在得到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对所述前景进行亮度提升处理,并确定所述前景中的人脸区域;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光场景的人脸区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逆光场景,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对所述前景进行亮度提升处理,并确定所述前景中的人脸区域;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当前拍摄画面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包括:根据双摄像头分别获取的当前拍摄画面数据确定焦点区域之外的图像区域的景深地图;根据所述景深地图确定所述焦点区域之前的前景景深和所述焦点区域之后的背景景深;根据所述前景景深和所述背景景深分离出前景和逆光背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前景中的人脸区域,包括:通过颜色通道检测算法,和/或,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前景中人脸区域的轮廓边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包括:检测当前场景的逆光强度;获取与所述逆光强度对应的增强幅度;根据所述增强幅度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增强幅度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的饱和度,包括:获取与人脸区域不同部位对应的饱和度调整系数;根据所述不同部位对应的饱和度调整系数和所述增强幅度,计算与所述不同部位对应的提升幅度;根据与所述不同部位对应的提升幅度,提高HSV色彩模型中与所述人脸区域对应像素位置的饱和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