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震宇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99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分散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充电桩本体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至少一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突出第一无线充电平台设置;在每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每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的内外两侧表面设有滑槽;在每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每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的内外两侧表面设有一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其同侧的滑槽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可以同时对多辆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效率高,无线充电装置另外还具有车锁的功能。

A multipurpose wireless charging pile for electric bicy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bicycle with wireless charging pile, including charging pile body, a plurality of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a plurality of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placed on the charging pile body; charging pile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the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and at least a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n both sides of each of the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and each of the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 set of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emission on both sides of each of the first wireless charging platform and each of the second wireless charging sliding platform,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the same side wi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can charge multiple electric bicycle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wireless charging efficiency is high. Besides, th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vehicle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小功率充电的领域。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电动电动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对电动电动自行车充电时,现有技术都采用有线充电方式,使用不便。特别是在小区停车棚内,电动车充电室,电源线杂乱无章,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如何在较少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一个安全、可靠、便捷的无线充电,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桩或者有线充电桩,只能实现一对一充电或者一对二充电,而在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充电桩的数量明显不够,增加充电桩也会提高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桩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所述充电桩本体呈门形,所述的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所述的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分散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突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滑槽;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一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其同侧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分散设置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使得一个充电桩本体上可以同时进行多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减少成本,解决了现有充电桩数量不足、成本高的问题;通过设置滑槽,可以调整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位置,提高无线充电线圈的耦合效率,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解决了现有无线充电线圈不方便调整、从而导致无线充电效率不高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每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液压缸、移动平台和发射线圈,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的底端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的表面;所述滑槽垂直地面设置。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液压缸用于带动移动平台移动,从而方便调整发射线圈的位置,使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更好的耦合,提高无线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进一步:在每个所述发射线圈的外周均设有环形硅钢片,所述环形硅钢片与所述发射线圈同心设置。进一步:还包括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前叉杆上;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环形铁片,所述环形铁片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外周、并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同心设置。上述进两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形硅钢片与环形铁片共同构成简单的电磁锁结构,环形硅钢片只需很小的电流就能产生很大的磁力,吸合环形铁片,锁住电动自行车,而不需要另外加锁,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在确保电动自行车安全的同时还能节省成本。进一步:所述环形铁片的大小与所述环形硅钢片的大小相同。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环形硅钢片与环形铁片能够完全吸合。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两侧的地面上均设有导向槽。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调整电动自行车的位置,以便环形硅钢片与环形铁片能够更好的吸合,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能够更好的耦合,保证无线充电效率。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与该表面上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对应的二维码。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每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设置独立的二维码,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使用该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并能查询到充电信息和收费信息,而不需要另外办理IC卡,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100、充电桩本体,110、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20、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30、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1、液压缸,132、移动平台,133、发射线圈,134、环形硅钢片,140、导向槽,150、有线插头,160、滑槽,200、无线充电接收装置,210、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20、环形铁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其包括充电桩本体100、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呈门形,所述的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所述的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分散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00上;所述充电桩本体100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突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滑槽160;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一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与其同侧的所述滑槽160滑动配合。所述充电桩本体100还包括蓄电池,用于给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提供应急电源,防止突然停电对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的影响。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前后两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多个有线插头150,方便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有线充电,用于没有设置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动自行车,扩大无线充电桩的适用范围。所述充电桩本体100中部的下方为空心的,方便放置使用有线插头150的电动自行车,使电动自行车更有序的放置,充电线也不会因为纠缠在一起而显得杂乱无章,还能防止漏电发生意外的情况发生。每个所述有线插头150均设有独立二维码,用户根据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使用该有线插头150。通过设置多个有线插头150,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动自行车进行有线充电,使充电桩同时具有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功能,满足不同充电方式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要,有效提高充电桩的适用性能。如图3所示,每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包括液压缸131、移动平台132和发射线圈133,所述液压缸131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平台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132的底端与所述滑槽160滑动配合,所述发射线圈133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132的表面;所述滑槽160垂直地面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132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160垂直的第二滑槽,所述发射线圈133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用于对所述发射线圈133进行横向的微调。在每个所述发射线圈133的外周均设有环形硅钢片134,所述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00)、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呈门形,所述的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所述的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分散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00)上;所述充电桩本体(100)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突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滑槽(160);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一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与其同侧的所述滑槽(160)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00)、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呈门形,所述的多个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所述的多个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分散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00)上;所述充电桩本体(100)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突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滑槽(160);在每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平台(120)和每个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平台(110)的内外两侧表面均设有一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与其同侧的所述滑槽(160)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30)包括液压缸(131)、移动平台(132)和发射线圈(133),所述液压缸(131)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平台(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132)的底端与所述滑槽(160)滑动配合,所述发射线圈(133)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震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