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12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位于下机体的正上方,所述下机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垫块,所述下机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所述出油管位于两个垫块之间,所述上机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和出油管的出油端均螺纹连接有管塞,所述上机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该加油均匀的减速机,通过在上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油罩,通过进油管进入的润滑有通过导油罩的分流能够快速的分散在上机体和下机体的内表面,达到了使润滑油均匀分散在减速机内部的效果。

A uniform redu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ducer gas uniform, including the upper body and lower body,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body, the lower body surfa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pa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body is fixed the oil, the oil out of the end of the oil pipe through the base and extends to below the base, the outle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block, the top of the fixed body is communicated with an oil inlet pipe, the inlet pipe and the oil out of the pipe ends are connected with a pipe thread plug, the upper body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gap and the second gap. The gas uniform speed reducer, through inside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by oil, lubricating the inlet pipe through the oil guiding cover flow can quickly dispersed in the upper body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ody, to make the oil dispersed in the gear reducer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
,具体为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
技术介绍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机;按照齿厂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机、圆锥齿轮减速机和圆锥-圆柱齿引轮减速机;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进轴式减速机,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为了降低减速机中轴承的磨损,需要在减速机中注入大量的润滑油,现有的减速机在加注润滑用的时候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减速机中的轴承无法得到充分的润滑,对轴承的润滑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解决了现有的减速机加油不均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位于下机体的正上方,所述下机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垫块,所述下机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所述出油管位于两个垫块之间,所述上机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和出油管的出油端均螺纹连接有管塞,所述上机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下机体的顶部对应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均呈半圆形,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之间卡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缺口和第四缺口之间卡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螺栓与上机体和下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螺栓与上机体和下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和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位于第二轴承的右侧,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的左端,所述转轴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座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的右侧,且转轴固定套接在第二轴承和第一油封内,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上机体的内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导油罩,所述上机体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油块,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机体的正面和背面通过第三螺栓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座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和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位于第四轴承的外侧,所述第三轴承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蜗杆的一端,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贯穿第四轴承座并延伸至下机体的外部,且蜗杆还固定套接在第四轴承和第二油封内,所述蜗轮位于蜗杆的正上方,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下机体的内壁与第三轴承座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油板,所述下机体的内壁与第四轴承座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导油板,所述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上机体的顶部和下机体的底部均呈拱形,所述导油罩呈拱形且其直径为上机体直径的六分之五。优选的,所述导油块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底端分别指向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一连接板下表面所成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第二导板与第二连接板下表面所成角度为三十度。优选的,所述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底端分别指向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导板与第三连接板下表面所成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第四导板与第四连接板下表面所成角度为三十度。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的外侧。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油板以下机体的中轴线为参照对称,两个所述第二导油板以下机体的中轴线为参照对称,两个所述第一导油板远离第三轴承座的一端分别与下机体内部的左右侧壁接触,两个所述第二导油板远离第四轴承座的一端分别与下机体内部的左右侧壁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导油板之间的夹角与两个第二导油板之间的夹角相同,两个所述第一导油板之间的夹角为一百六十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加油均匀的减速机,通过在上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油罩,通过进油管进入的润滑有通过导油罩的分流能够快速的分散在上机体和下机体的内表面,达到了使润滑油均匀分散在减速机内部的效果。(2)、该加油均匀的减速机,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螺栓与上机体和下机体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螺栓与上机体和下机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连接上机体和下机体,方便使用者对上机体和下机体进行拆卸,方便对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进行拆卸。(3)、该加油均匀的减速机,通过在下机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油管,下机体的底部呈拱形,方便使用者排除减速机内部的废油,操作方便。(4)、该加油均匀的减速机,通过在上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油罩,蜗轮转动时甩在导油罩内表面的润滑油能够被导油罩导向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上,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得到持续的润滑。(5)、该加油均匀的减速机,通过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能够分别将润滑油快速的导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内,使润滑油的润滑更加均匀,解决了现有的减速机加油不均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C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图4中D处放大图。图中:1上机体、2下机体、3底座、4垫块、5出油管、6进油管、7管塞、8第一缺口、9第二缺口、10第三缺口、11第四缺口、12第一轴承座、13第二轴承座、14第一螺栓、15第二螺栓、16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18第一油封、19转轴、20蜗轮、21连杆、22导油罩、23导油块、24第一连接板、25第二连接板、26第一导板、27第二导板、28第一通孔、29第三螺栓、30第三轴承座、31第四轴承座、32第三轴承、33第四轴承、34第二油封、35蜗杆、36第一导油板、37第二导油板、38第三连接板、39第四连接板、40第三导板、41第四导板、42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包括上机体(1)和下机体(2),所述上机体(1)位于下机体(2)的正上方,所述下机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垫块(4),所述下机体(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油管(5),所述出油管(5)的出油端贯穿底座(3)并延伸至底座(3)的下方,所述出油管(5)位于两个垫块(4)之间,所述上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的进油端和出油管(5)的出油端均螺纹连接有管塞(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8)和第二缺口(9),所述下机体(2)的顶部对应第一缺口(8)和第二缺口(9)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缺口(10)和第四缺口(11),所述第一缺口(8)、第二缺口(9)、第三缺口(10)和第四缺口(11)均呈半圆形,所述第一缺口(8)和第三缺口(10)之间卡接有第一轴承座(12),所述第二缺口(9)和第四缺口(11)之间卡接有第二轴承座(13),所述第一轴承座(12)通过第一螺栓(14)与上机体(1)和下机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3)通过第二螺栓(15)与上机体(1)和下机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12)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座(13)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7)和第一油封(18),所述第一油封(18)位于第二轴承(17)的右侧,所述第一轴承(1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9)的左端,所述转轴(19)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座(13)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13)的右侧,且转轴(19)固定套接在第二轴承(17)和第一油封(18)内,所述转轴(19)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20),所述上机体(1)的内部通过连杆(21)固定连接有导油罩(22),所述上机体(1)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座(12)和第二轴承座(13)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油块(23),所述第一轴承座(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4),所述第二轴承座(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5),所述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板(26)和第二导板(27),所述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8);所述下机体(2)的正面和背面通过第三螺栓(29)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0)和第四轴承座(31),所述第三轴承座(30)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32),所述第四轴承座(31)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33)和第二油封(34),所述第二油封(34)位于第四轴承(33)的外侧,所述第三轴承(3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蜗杆(35)的一端,所述蜗杆(35)的另一端贯穿第四轴承座(31)并延伸至下机体(2)的外部,且蜗杆(35)还固定套接在第四轴承(33)和第二油封(34)内,所述蜗轮(20)位于蜗杆(35)的正上方,所述蜗杆(35)与蜗轮(20)啮合,所述下机体(2)的内壁与第三轴承座(30)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油板(36),所述下机体(2)的内壁与第四轴承座(31)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导油板(37),所述第三轴承座(30)和第四轴承座(31)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8)和第四连接板(39),所述第三连接板(38)和第四连接板(39)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板(40)和第四导板(41),所述第三连接板(38)和第四连接板(39)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均匀的减速机,包括上机体(1)和下机体(2),所述上机体(1)位于下机体(2)的正上方,所述下机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垫块(4),所述下机体(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油管(5),所述出油管(5)的出油端贯穿底座(3)并延伸至底座(3)的下方,所述出油管(5)位于两个垫块(4)之间,所述上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的进油端和出油管(5)的出油端均螺纹连接有管塞(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8)和第二缺口(9),所述下机体(2)的顶部对应第一缺口(8)和第二缺口(9)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三缺口(10)和第四缺口(11),所述第一缺口(8)、第二缺口(9)、第三缺口(10)和第四缺口(11)均呈半圆形,所述第一缺口(8)和第三缺口(10)之间卡接有第一轴承座(12),所述第二缺口(9)和第四缺口(11)之间卡接有第二轴承座(13),所述第一轴承座(12)通过第一螺栓(14)与上机体(1)和下机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3)通过第二螺栓(15)与上机体(1)和下机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12)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座(13)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7)和第一油封(18),所述第一油封(18)位于第二轴承(17)的右侧,所述第一轴承(1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9)的左端,所述转轴(19)的右端贯穿第二轴承座(13)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13)的右侧,且转轴(19)固定套接在第二轴承(17)和第一油封(18)内,所述转轴(19)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20),所述上机体(1)的内部通过连杆(21)固定连接有导油罩(22),所述上机体(1)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座(12)和第二轴承座(13)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油块(23),所述第一轴承座(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4),所述第二轴承座(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5),所述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板(26)和第二导板(27),所述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8);所述下机体(2)的正面和背面通过第三螺栓(29)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座(30)和第四轴承座(31),所述第三轴承座(30)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32),所述第四轴承座(31)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33)和第二油封(34),所述第二油封(34)位于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浩升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企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