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129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带配风装置的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包括:法兰,外壳体,中环导流通道,内环导流通道,连接钢板,外环导流通道,固定壳体;外部由钢板制成外壳体,外壳体内壁设置耐火纤维,在耐火纤维内侧和重质耐火材料之间设置固定壳体,在重质耐火材料内部设置内环导流通道,中环导流通道,外环导流通道;在外壳体两侧设有法兰,通过法兰与燃烧通道和转烟室连接;烧嘴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配风装置送入的冷气体经燃烧通道,通过混流装置的内环导流通道,中环导流通道和外环导流通道导向,使混流气体以一定的角度相互交叉相遇,充分混合,再经转烟室进入换热体。

A flue gas mixing device used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f a fuel gas hot blast furna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flue gas flow, combustion chamber, fuel gas stove with air distribution device comprises a flange, casing, central diversion channel, inner diversion channel, connecting plate, the outer ring of the diversion channel, the fixed shell made of steel plate; external shell, the outer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refractory fiber, fixed shell in between the inside and the heavy refractory refractory fiber, the inner guide channe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heavy refractory material, central diversion channel, the outer ring of the diversion channel; on both sides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e, the flange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to the smoke channel and the combustion burner;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and the air distribution device into the cold gas by burning the inner channel diversion channel flow device, central diversion channel a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diversion channel orientation, the mixed flowing gas in a certain angle each other Cross - meeting, fully mixed, and then into a heat transfer body through a tobacco - transfer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工程
,具体涉及带配风装置的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
技术介绍
燃油或燃气在热风炉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由配风装置送入的冷气体掺混后,进入转烟室,由于流程短,高温烟气与冷气体混合不充分,致使进入换热体的混合烟气温度不均,造成换热体受热不均,热应力大,使换热体极易开裂,影响热风炉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烟气混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将高温烟气与冷气体混合均匀的烟气混流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带配风装置的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包括:法兰,外壳体,连接钢板和固定壳体;外壳体为空心圆柱环,且外壳体轴向两端端部均设置有法兰,即法兰作为外壳体与外部装置的连接部分;其中,外壳体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固定壳体,固定壳体通过连接钢板与外壳体内壁连接固定,进而固定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环腔,且此环腔内填充耐火纤维;固定壳体的内部腔室内填充重质耐火材料;其中,重质耐火材料形成的饼状结构设置有由中心向外呈环状扩散的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若干个中环导流通道和若干个外环导流通道,即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集中设置于重质耐火材料形成的饼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若干个环导流通道呈环状分布周向环绕于内环导流通道径向外侧,若干个外环导流通道呈环状分布周向环绕于中环导流通道外侧;内环导流通道、中环导流通道和外环导流通道均为轴向贯通的通道,且相互之间的中心轴线的不平行;进一步的,内环导流通道由进气端向出气端的倾斜方向为向着重质耐火材料形成的饼状结构中心轴线倾斜;外环导流通道由进气端向出气端的倾斜方向与内环导流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侧的法兰与热风炉的燃烧通道和转烟室连接,整体结构呈圆饼状;外壳体由钢板制成外壳体,外壳体与内部固定壳体间隙内填充的耐火纤维制作为保温层,固定壳体内腔室由重质耐火材料浇注成耐火层,在重质耐火材料内设置不同倾斜角度的内环导流通道、中环导流通道和外环导流通道,高温烟气和冷气体通过本装置的内环导流通道、中环导流通道和外环导流通道的不同角度的导向后,以一定的角度相遇,增强气体的混流度,使高温烟气和冷气体充分混合后,烟气温度均匀,经转烟室进入换热体,进而保证换热体各处受热均匀,防止换热体受热不均开裂,保证热风炉稳定、高效运行,延长热风炉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整体结构,科学合理、新颖,也可用于其它设备的高温气体与冷气体掺混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共3幅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配于热风炉的燃烧通道和转烟室之间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法兰,2-耐火纤维,3-重质耐火材料,4-外壳体,5-中环导流通道,6-内环导流通道,7-连接钢板,8-外环导流通道,9-固定壳体,10-烧嘴,11-配风装置,12-燃烧通道,13-转烟室。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用于带配风装置的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包括:法兰1,外壳体4,连接钢板7和固定壳体9;外壳体4为空心圆柱环,且外壳体4轴向两端端部均设置有法兰1,即法兰1作为外壳体4与外部装置的连接部分;其中,外壳体4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固定壳体9,固定壳体9通过连接钢板7与外壳体4内壁连接固定,进而固定壳体9与外壳体4之间形成环腔,且此环腔内填充耐火纤维2;固定壳体9的内部腔室内填充重质耐火材料3,固定壳体9优选为圆环状,且与外壳体4中心同轴设置;其中,重质耐火材料3形成的饼状结构设置有由中心向外呈环状扩散的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6、若干个中环导流通道5和若干个外环导流通道8,即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6集中设置于重质耐火材料3形成的饼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若干个环导流通道5呈环状分布周向环绕于内环导流通道6径向外侧,若干个外环导流通道8呈环状分布周向环绕于中环导流通道5外侧;内环导流通道6、中环导流通道5和外环导流通道8均为轴向贯通的通道,且相互之间的中心轴线的不平行;进一步的,内环导流通道6由进气端(热风炉的高温烟气和冷气体的送人端)向出气端(与转烟室13连接端)的倾斜方向为向着重质耐火材料3形成的饼状结构中心轴线倾斜;外环导流通道8由进气端向出气端的倾斜方向与内环导流通道6的倾斜方向相反。其中,内环导流通道6、中环导流通道5和外环导流通道8最优方案为每相邻两个导流通道出气气柱均可相遇碰撞,最大限度的保证高温烟气和冷气体混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侧的法兰1与热风炉的燃烧通道12和转烟室13连接(即本专利技术装配于燃烧通道12和转烟室13之间),整体结构呈圆饼状;外壳体4由钢板制成外壳体,外壳体4与内部固定壳体9间隙内填充的耐火纤维制作为保温层,固定壳体9内腔室由重质耐火材料浇注成耐火层,在重质耐火材料内设置不同倾斜角度的内环导流通道6、中环导流通道5和外环导流通道8,由热风炉的烧嘴10送入的高温烟气和由热风炉的配风装置送入的冷气体通过本装置的内环导流通道6、中环导流通道5和外环导流通道8的不同角度的导向后,以一定的角度相遇,增强气体的混流度,使高温烟气和冷气体充分混合后,烟气温度均匀,经转烟室13进入换热体,进而保证换热体各处受热均匀,防止换热体受热不均开裂,保证热风炉稳定、高效运行,延长热风炉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带配风装置的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1),外壳体(4),连接钢板(7)和固定壳体(9);所述外壳体(4)为空心圆柱环,且外壳体(4)轴向两端端部均设置有法兰(1),即法兰(1)作为外壳体(4)与外部装置的连接部分;其中,外壳体(4)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固定壳体(9),固定壳体(9)通过连接钢板(7)与外壳体(4)内壁连接固定,进而固定壳体(9)与外壳体(4)之间形成环腔,且此环腔内填充耐火纤维(2);所述固定壳体(9)的内部腔室内填充重质耐火材料(3);其中,重质耐火材料(3)形成的饼状结构设置有由中心向外呈环状扩散的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6)、若干个中环导流通道(5)和若干个外环导流通道(8),即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6)集中设置于重质耐火材料(3)形成的饼状结构的中心位置,若干个环导流通道(5)呈环状分布周向环绕于内环导流通道(6)径向外侧,若干个外环导流通道(8)呈环状分布周向环绕于中环导流通道(5)外侧;内环导流通道(6)、中环导流通道(5)和外环导流通道(8)均为轴向贯通的通道,且相互之间的中心轴线的不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带配风装置的燃油燃气热风炉燃烧室的烟气混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1),外壳体(4),连接钢板(7)和固定壳体(9);所述外壳体(4)为空心圆柱环,且外壳体(4)轴向两端端部均设置有法兰(1),即法兰(1)作为外壳体(4)与外部装置的连接部分;其中,外壳体(4)的空腔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固定壳体(9),固定壳体(9)通过连接钢板(7)与外壳体(4)内壁连接固定,进而固定壳体(9)与外壳体(4)之间形成环腔,且此环腔内填充耐火纤维(2);所述固定壳体(9)的内部腔室内填充重质耐火材料(3);其中,重质耐火材料(3)形成的饼状结构设置有由中心向外呈环状扩散的若干个内环导流通道(6)、若干个中环导流通道(5)和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